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来氟米特(LEF)联合强的松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DPLN)患者,探讨LEF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DPLN患者40例,根据随机、开放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LEF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环磷酰胺(CTX)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周期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监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3的水平变化,并分别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补体C3水平显著升高,而血肌酐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其他文献
化疗药物外渗是在静脉滴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化疗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由于化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大,可因起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甚至坏死,严重时深达骨膜,造成肌肉、肌腱坏死,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如何保护血管,减少化疗药物外渗,是护理人员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通过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 将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按有无心源性休克分为无休克组(n=32)和休克组(n=8),无休克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类注射液(鲁南欣康注射液)静脉滴注,休克组患者休克纠正后给予鲁南欣康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其疗效.结果 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除中转开腹4例外,余均顺利切除阑尾.本组手术时间为20~90 min,平均31 min.对78例术后病人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2例发生左下腹切口感染,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阑尾炎病人有针对性的选择腹腔镜手
肺叶间裂对肺部病变定位、评价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通过对多种重建方位及层厚显示肺叶间裂进行评价,以探讨肺叶间裂最佳多平面重建(MPR)重建方位和层厚,为观察肺叶间裂提供最佳方案。
期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DPN 在老年人发病率高达90%以上[1].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病程长、肢端缺血缺氧严重,DPN 发生率高,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我院2008 年10月至2010 年2 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
期刊
目的 探讨CA72—4、补体C3a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贵门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在贲门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贲门癌患者(贲门癌组)、60例贲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CA72—4、补体C3a、TSGF的浓度,并对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贲门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探讨其联合
期刊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血钾浓度减低(低钾血症)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肌肉疾病.发作时血清K+浓度降低,但其降低程度常与肌肉瘫痪程度不成比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疲劳、受凉、精神刺激和酗酒、饱餐等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本病发作一般无生命危险,但严重低钾血症时将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做到及时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我院急诊科200
期刊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物引起难治性药物性肝损害使用保肝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12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一般能量合剂保肝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15、30
2008年以来,我院对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成功施行右心房双心室三腔起搏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6.4岁,均为肥大心脏伴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间期>120 ms,患者行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多巴胺等治疗后心衰有所控制,但仍反复多次住院,患者情况符合我
期刊
目的 探讨经阴道注水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THLPA)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8例盆腔粘连不孕症患者行THLPA,并于术中行输卵管染色通液术、宫腔镜检查与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结果 5条输卵管近端周围少量薄膜粘连和4个卵巢盆壁致密粘连未松解,其他盆腔薄膜粘连均被松解.输卵管通畅性:32条输卵管近端阻塞者,通液术后19条(59%)被疏通,6条被部分疏通.术后(14.7±2.2)个月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