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1.1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其生长发育和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温度、水分、光照、气体成分、气流等气象条件。
  1.2大气提供了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气候资源。要使农业生物顺利完成生长发育或完成预定的农事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能量积累或有利环境,其中有利的气象条件就构成了农业气候资源。
  1.3农业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垦荒、植树造林、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对局地大气环境会产生各种影响。
  总之,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诸多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主要是在露天条件下生长的生命有机体,这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受大气环境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
  2.气象因子对作物的影响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研究和掌握作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其反映规律,可为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本地常规种植的水稻为例:
  2.1水稻对温度的要求:水稻为喜温作物。播种要求日平均温度≥10℃;分蘖要求日平均气温15~17℃;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
  2.2水稻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它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水稻单叶饱和光强一般在3~5万勒克斯左右,而群体的光饱和点随时面积指数增大而变高,一般最高分蘖期为6万勒克斯左右,孕穗期可达8万勒克斯以上。
  2.3影响水稻产量的农业气象条件: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为:单位面积产量=穗数/平方米×粒数/穗×千粒重。产量构成要素虽然决定于品种特性与栽培措施,但以相同品种、相似栽培条件相比可以看出,气象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1)穗数:指单位面积穗数。对水稻而言,光照、温度和水分条件与有效穗数关系密切。从播种到抽穗的条件对水稻穗数,如平方米基本苗数,分蘖数,主茎与分蘖成穗率等起决定作用。
  (2)粒数:指每穗结实粒数。影响水稻粒数的时期有:幼穗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水稻的粒数的增加,为产量奠定基础。
  (3)粒重:水稻的千粒重,在很大程度上受灌浆期气象条件的影响。影响表现在两方面:灌浆时间和灌浆速度。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灌浆期以湿潤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水,以保持根系活力,以减少空粒和秕粒。
  (4)收获:丰产还必须丰收,因此适宜的田间管理,为收获做准备:
  ①及早排水:尽量排干本田里的水,必要时挖沟将低洼地的水及早排干晒田。
  ②收割时间:一般水稻95%以上颖壳发黄,谷粒定型变硬,米粒呈透明状,即可收割。
  ③收割方式:如天气晴好或条件允许,最好人工割晒,这样可明显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同时稻谷商品性好,整精米率高,价格才好。
  3.目前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服务情况
  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预报是针对农业生产需要而编发的专业气象预报,包括农业生物的生育、产量、灾害等状况的预报和各种农业专用天气预报。
  按预报内容,农业气象预报可分四类:
  (1)农业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状况预报,包括主要生育期及苗情长势预报等;
  (2)农业气象灾害预报,诸如霜冻预报、冻害预报、寒露风预报、低温冷害预报、干热风预报以及作物病虫气象预报等;
  (3)农用天气预报,如作物播种期、收获期以及平时田间管理需要的天气预报等。
  农业气象预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一次性的预报,也有分阶段逐步订正预报和实时性预报等。
  4.综合分析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气象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气象服务的手段也由传统的经验型、模糊型、单一型不断向专业化、精细化和多样化发展。农业生产与气象在生产中是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因素,通过气象部门的测报和预报业务,充分利用预报所提供的信息,为指导全年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156322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红卫农场气象站)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国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建设,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农场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强化农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提升农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促进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从农场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入手,阐述了如何加强农场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供交流。  檔案管理是农场基础性工作,是农场发展的真实性写照,在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进程中,档案对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凸显,通过强化档案的
随着农场的发展建设,农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着变化,人员与工作流程的增加使档案管理的内容在丰富的同时,也造成相对的混乱,为促进农场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农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梳理出适合农场发展的档案管理要求和流程,不断完善农场档案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近幾年,农场经济建设发展较快,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信息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推动
机电一体化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在机电一体化中传感器是体统的最重要环节,能够很开的获取信息,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鉴别能力,精准的获取信息。如果在农业机械中缺少了传感器,就无法对信息进行识别,系统的功能就会丧失。因此,农业机械的发展离不开传感器。因此,数字传感器在农业机械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很多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等都安装了传感器,使得机械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