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手工艺在当下的传承与流变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海藏族的手工艺精彩纷呈,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本文先分析青海藏族手工艺的种类,接着分析其特点,最后提出一套传承青海藏族手工艺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青海藏族;手工艺;传承
  一、前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技能,手工艺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精华,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其中,青海藏族的手工艺精彩纷呈,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本文先分析青海藏族手工艺的种类,接着分析其特点,最后提出一套传承青海藏族手工艺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青海藏族手工艺的种类
  青海藏族手工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作用有欣赏、实用、祭祀三种,基本含有吉祥如意、富贵平安的寓意,这些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青海藏族手工艺受到了国内外爱好者的普遍青睐。具体而言,青海藏族手工艺有以下两类:
  (一)精神文化类
  主要有壁画(间画、墙壁画等)、唐卡(重彩画唐卡、彩金唐卡、水墨画唐卡德国)、泥塑(抚泥式泥塑、陶器式泥塑等)、雕刻(浮雕、全雕、经文雕刻等)、印版(龙达印版、文字印版等)。这些手工艺是为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服务的,旨在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艺术情操。
  (2)生产生活类
  主要有交通(石木桥、铁索桥等)、农具(筛子、犁、背兜等)、牧具(镰刀、抛儿、奶桶等)、编织(竹编筐、蒸笼等)、藏香(熏香、供香等)、家具(箱子、床、桌子等)。这些手工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青海藏族手工艺的特点
  (一)保存持久
  青海藏族手工艺具有保存持久的基本特点,以唐卡为例,是藏族采用特有的矿物质颜料和多种宝石粉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经久不变质不褪色的性质。蜚声国际的藏纸也质地柔软,不腐蚀、不虫蛀,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保存数千年。
  (二)美观实用
  众所周知,青海藏族人民喜爱色彩斑斓、装饰华贵的物品,藏式的寺院宫殿都具备富丽堂皇的装饰特点,令人印象深刻,心生敬意。建筑、陶器、雕刻、编制等手工艺品在现实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具备强烈的实用性,为人们的生活而服务。
  (三)综合性强
  青海藏族的很多手工艺品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藏品。就金汁写成的经典而言,从艺术角度来说是珍贵的书法作品;从信仰角度而言是神圣之品;从手工艺角度而言,需要藏纸的制作、打磨与染色。可见青海藏族的手工艺品具备强烈的综合性。
  四、青海藏族手工艺在当下的传承
  青海藏族手工艺具有珍贵的价值,在当前背景下应该得到传承与弘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保护传人
  在传统模式下传承青海藏族手工艺,基本是依靠民间艺人的口口相传,这样的方式难以避免地导致某些优秀作品和优质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所以培养保护传人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要培养保护传人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大力宣传,扩大青海藏族手工艺的影响力,让一些赋闲在家的女性进入手工艺这个行业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促使这些女性熟练掌握藏族手工艺的表演技巧;二是由政府出面,联合民间手工艺行业协会,与一些学校加强联系,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派送优秀的、富有实践经验的手工艺大师到学校中授课,让学生集中学习藏族手工艺,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不断传承下去。
  (二)开展藏族手工艺课程
  一方面,在小学、中学阶段开设藏族手工艺课程,既可以落实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可以扩大藏族手工艺的影响力,从娃娃抓起,通过藏族手工艺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还能培养年青一代对藏族手工艺的兴趣与爱好,从中挖掘出优秀的人才,为不断传承这一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三)设立民间手工艺专业学校
  国家可以设立专业的藏族手工艺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一样,设置相关制度招收学员,在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艺的同时,对他们传授一定的文化课,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全方面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具备扎实文化底蕴、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壮大藏族手工艺从业人员增强后劲力。
  五、结束语
  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弘扬青海藏族手工艺,使其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土登彭措.藏史纲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8.
  [2]土登尼玛等.藏汉大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1419.
  [3]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委.西藏历史资料选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9- 20.
  [4]刘立忠.藏传佛教艺术[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8:320- 333.
  [5]策·阿拉腾松布尔.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品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
  [6]李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J].艺术设计,2007,(2).
  [7]马华.传统手工艺传承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们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非凡,取得不错的成就。然而,景观设计数量上的迅猛增长和技术上的西方化导致景观设计的“统一化”,雷同的景观设计一抓一大把,缺少特异性和创新性,没有把各个地域的特色展现出来,缺少吸引人眼球的优秀设计作品。景观设计的西方化和统一化致使许多地方文化、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灰飞烟灭。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
期刊
【摘要】: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一战时期,Rag这种新音乐风格在美国深受大众喜爱,很是流行。Rag全称Ragtime,即雷格泰姆。Ragtime属于爵士乐的来源之一,该领域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人士也认为其是爵士乐的早期形式。是基于2/4、4/4拍节奏基础之上使用多种复杂的切分节奏。让重音处于弱拍处,使人感受到一种摇摆不定的体会。本文对于Ragtime音乐背景以及斯考特·乔普林的音乐之路背景进行简析,然后
期刊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环境设计教育也有其自身特点。在我国设计教育现行体系之下,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相对较为封闭的教学机制,学生的课程学习较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完成的,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建立环境设计工作室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机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设计项目实践融为一体,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设计项目
期刊
【摘要】: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方面: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厚的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
期刊
【摘要】:主要以西北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其油画《草原上的人们》(又名《草原上的祥云》)在2014年斩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铜奖,水彩画《小扎西的冬天》获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提名,综合材料绘画《新家园建设者》(又名《农民工小涂》)入选,创造了全国美展史上一位画家三件不同画种作品同时入选并获奖的新纪录。本文从美学角度对熊礼斌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进行意象
期刊
【摘要】:情感是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艺术中的情感又和普通的情感不同,是艺术家自身带有的,同时渗透到艺术作品中,且又感染着欣赏者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形、神、色调和整体性等方面来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从美术史的发展和典型时期的艺术大师中,我们可以推论到绘画的情感都始终在表达绘画者的理想,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感基础上的,表达的是艺术家所认为的美,这些情感是真实的存在过。由此便得出情感在
期刊
【摘要】: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它潜藏了艺术的生命。走入生活,人的的主动性体现在观察、感受以后所采取的方法、行动,这个过程对绘画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体验;情感;艺术;创作  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玩味生活。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因为不仅包含了生存还有思维、情感,是体现人类所有的
期刊
【摘要】:身体是美的载体,舞蹈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身体所呈现的不同姿态形态来发现舞蹈的美,对比中西方舞蹈美的差异所在,欣赏不同的舞蹈美。  【关键词】:阴阳平衡;外开直立;外放与内收  前言  美学离不开情感、艺术、自然。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词语均是在美的范畴内。在《哲学与美学—一种无原则的批判》中有这样一句话“身体美是自然美的顶峰,是艺术美,尤其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美的中心”。据此我们可以
期刊
【摘要】:在V.S.奈保尔的长篇处女座《通灵的按摩师》中,作者运用了漫画笔法勾勒出主人公格涅沙飘摇的一生,同时也展现了特立尼达地区的时代变迁。  【关键词】:《通灵的按摩师》;漫画笔法;文化混杂  漫画,“乃漫笔而画之也’。漫画在所有的画中是最不受约束的一种,也是任由想象发挥的一种。奈保尔的作品也如漫画一般,由形传神,想象奇特。纵观《通灵的按摩师》一书,更可以明显感到那种“漫笔而画之”的漫画风格。
期刊
【Abstract】: As a kind of natural material, bamboo since ancient started by a human use, in order to meet al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the life needs, wheth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amboo cultu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