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肿瘤转移和肿瘤所致死亡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53例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患眼眼别、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肿瘤形态、肿瘤大小、继发视网膜脱离等临床特征,以及肿瘤细胞类型、是否侵犯睫状体、巩膜导管、视盘、穿透眼球壁、巩膜浸润等病理特征。手术后随访7.2~66.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7.1个月。分别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各因素与肿瘤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基底直径(X2=10.084)、肿瘤细胞类型(X2=18.974)、肿瘤是否侵犯睫状体(X2=12.968)、巩膜导管(X2=17.814)、肿瘤穿透眼球壁(X2=4.050)、虹膜表面是否有新生血管(X2 =9.318)以及手术前高眼压(X2=9.318)与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和肿瘤所致死亡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犯睫状体与肿瘤发生转移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 =4.334,P=0.037);肿瘤细胞类型(X2=5.260)、虹膜新生血管(X2=5.145)与肿瘤所致死亡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0~40个月发生转移和死亡的比例升高。结论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预后与其大小、侵犯部位、肿瘤细胞类型等因素相关。手术后20个月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肿瘤转移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前,WLAN的主要建设模式以室内独立放装和室分系统合路方式为主,室外广域覆盖模式应用策略不明确,规划建设不是很成熟。对WLAN广域覆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研究,并进
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是规划环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三江平原水利规划的实施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以及在满足区域环境功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
目的 探讨尺侧腕屈肌及旋前圆肌移位重建脑性瘫痪前臂旋前畸形患者前臂旋后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脑瘫患者单侧前臂旋前畸形无明显智力障碍的6例,将尺侧腕屈肌转位至桡侧腕
目的 探讨T2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方法 分析246例接受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T2胸中段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每例病人清扫
目的 探讨孕晚期胎心电子监护(CTG)出现间歇正弦曲线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产前CTG出现正弦曲线的48例孕33~41周孕妇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domain 7,egfl 7)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和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目的:分析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fibronectin glomerulopathy,GFN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经肾活检明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是腹膜透析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及介导纤维化和血管增生的细胞因子有关.高糖、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
目的观察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的环肺静脉隔离导管射频消融术本身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