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工业废水中COD方法的改进

来源 :中国环境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工业废水中COD,文献[1]要求在18N硫酸酸度下对水样加热回流两小时。本文参考库仑法做了提高酸度,缩短加热回流时间的试验,采用在20.35N(根据加入硫酸毫升数计算,故产生小数)的酸度下,加热回流15分钟,结果满意。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微机在井巷工程座标计算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说明微机在这方面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效率。文中对座标闭合计算公式作了推导,并与传统计算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概念及动态规划方法对环境噪声测量的布点数进行优化研究。所建立的模型试用于厦门市环境噪声布点数的优化研究。
期刊
式中f_c为测量结果的波动程度。表示精密度,(?)_B为空白试验的平均值,(?)_c为被测物含量的平均值,上式表明,空白值越高,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越差。在特定条件下,要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密度,一方面要提高分析方法本身的精密度,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地降低空白值。究竟空白值应该控制在什么限度内,还必须与试样的实际含量联系起来,在精密度较为恒定的情况下,空白值的控制应随试样含量高低而
期刊
本文论述圆锥螺旋压缩弹簧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软件包,内容包括圆锥螺旋压缩弹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两种弹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绘图和数据处理。
期刊
防治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最重要而又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为此大气质量监测和排放废气污染物的监督监测技术必须紧紧跟上。相对于水环境监测而言,我国的气环境监测是比较薄弱的,加强气环境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的科学研究已刻不容缓。
期刊
在液压系统的CAD中,计算机已能代替人完成一部分工作。然而,设计中的大部分工作仍是人工完成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已开始采用专家系统,从而能在更高的程度上代替人的工作。与液压系统的CAD比较,一个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专家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自动选取系统的元件,确定元件型号、工作参数,拟定系统原理图;2°进行动态仿真;3°自动分析仿真结果,提出改进方案,进行系统优化。
期刊
本文系采用桑色素(Morin)试剂,在碱性介质中与铍离子作用,生成铍—桑色素络合物,在紫外或可见光照射下发射黄绿色荧光,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大气环境和工业废气中铍含量的分析方法。当采样体积为10m~3,最低检出浓度为1×10~(-6)mg/m~3。最高检出浓度为0.25mg/m~3。对不同铍含量样品测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6%和3.4%。方法的回收率在87%—110%之间。
期刊
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多源地区大气监测站位优选的数学方法。通过对各排放源及其最高地面浓度区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并对各供选监测站位进行量化寻优分析,从而得出大气监测站位优选序列,为选点方案的最后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本文采用固体吸附剂法进行甲基对硫磷采样。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市环境监测站、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选用弗罗里硅土、D—3520树脂和国产101白色担体为吸附剂,均获得较高的扑集效率。当采用国产的101白色酸洗担体为吸附剂时,应用乙酸乙酯或丙酮为淋洗剂。最后用气相色谱对甲基对硫磷进行定量测定。本法分析甲基对硫磷的最低检测限为1×10~(-10)g,含量范围为0.16—4μg/ml的加标样,6次
期刊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BOD_5的测定采用虹吸法是为了避免操作中的充氧问题,而在实际采样,运输乃至实验中无不处在充氧状态,而且要求稀释用水的溶解氧接近饱和。根据气液两相的氧动态平衡的原理,我们改进原虹吸法为倾注法,在测溶解氧固定前放置15分钟—20分钟,使水样瓶中气液两相的氧达到动态平衡。对不同水样测定结果表明倾注法可取代虹吸法、且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