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师者,只有敬业,爱业,才能乐业”。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非常热爱我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更加热爱每天与我朝夕相伴的孩子们。正是凭借着我对孩子们的一片热爱,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现就如何开展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亲近每个孩子,树立师者威望。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解宽容对待 ,促使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犹如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给以“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授予固定的几个学生,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学生。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的健康发展。
三、提供展示空间,强化能力训练。
“跳起来摘苹果”的理论使我们明白:在某些方面,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孩子接受锻炼,才能促其发展。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胆怯懦弱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又缺乏基本的锻炼,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在全体同学面前,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听之任之,而應积极创造情境,逐步培养其自信心,促其性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曾悄悄地对一位性格内向、很文静的男生说:“老师这几天较忙,对班级管理可能力不从心,你愿意帮我代管几天吗?”看着我诚恳的目光,他接受了。之后,我宣布让他代管几天班级,几天中,我观察他,发现他能够组织学生早读,组织学生扫地,有条不紊地组织班级工作。他开始变化了,并且变化出乎意料:性格开朗活泼了,似乎变了一个人。他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让孩子们“跳起来摘苹果”的信心,我总是寻找各种机会,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
四、协调家校关系 ,力求家长支持。
与城里学生家长相比,多数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学习不够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学习只是老师的事情,家长所该做的事情就是挣钱供孩子读书,供他们吃喝穿戴,至于孩子学好学坏那是老师的事情。正是由于这种偏激看法的影响,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除了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还要抓住任何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明白:在学校里老师管孩子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得尽一定的责任,否则在学校里养成的学习习惯就会遭到破坏。进而逐渐改变家长的固有观念,使家长懂得应该“有所为”的道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我们以“爱心”作为基础,以“情感”为依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的教育方法为动力,就一定能将小学班主任工作做好,也能更好地推进课改的稳步发展。
一、亲近每个孩子,树立师者威望。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解宽容对待 ,促使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犹如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而是听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给以“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授予固定的几个学生,给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学生。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的健康发展。
三、提供展示空间,强化能力训练。
“跳起来摘苹果”的理论使我们明白:在某些方面,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孩子接受锻炼,才能促其发展。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胆怯懦弱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又缺乏基本的锻炼,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在全体同学面前,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听之任之,而應积极创造情境,逐步培养其自信心,促其性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曾悄悄地对一位性格内向、很文静的男生说:“老师这几天较忙,对班级管理可能力不从心,你愿意帮我代管几天吗?”看着我诚恳的目光,他接受了。之后,我宣布让他代管几天班级,几天中,我观察他,发现他能够组织学生早读,组织学生扫地,有条不紊地组织班级工作。他开始变化了,并且变化出乎意料:性格开朗活泼了,似乎变了一个人。他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让孩子们“跳起来摘苹果”的信心,我总是寻找各种机会,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
四、协调家校关系 ,力求家长支持。
与城里学生家长相比,多数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学习不够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学习只是老师的事情,家长所该做的事情就是挣钱供孩子读书,供他们吃喝穿戴,至于孩子学好学坏那是老师的事情。正是由于这种偏激看法的影响,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除了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还要抓住任何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明白:在学校里老师管孩子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得尽一定的责任,否则在学校里养成的学习习惯就会遭到破坏。进而逐渐改变家长的固有观念,使家长懂得应该“有所为”的道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我们以“爱心”作为基础,以“情感”为依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的教育方法为动力,就一定能将小学班主任工作做好,也能更好地推进课改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