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运行特性实验系统设计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以平行流微通道为吸热器的复合抛物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太阳能集热器,设计并搭建了此集热器运行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该系统由CPC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单元、恒温水循环系统、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为了验证微通道平行流扁管对非均匀热流密度的均化作用,开发了微通道管内温度测试模块,实现了微通道平行流扁管11个通道管内进出口温度的测试.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开发了集热单元运行参数实时采集及处理程序,实现了集热器性能的实时记录和测试.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钕(Nd)掺杂介孔生物玻璃(Nd/MBG),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仪器分析不同Nd掺杂比对Nd/MBG微球药物控释能力及生物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MBG为分布均匀的微球,表面存在纳米孔隙.改变Nd掺杂量可调控Nd/MBG微球的大小及孔径.Nd/MBG微球浸泡模拟体液后能够体外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Nd/MBG微球能够装载阿霉素(DOX),并在不同pH中表现出差异化的控释能力.体外细胞培养结果显示Nd/MBG微球对骨肉瘤细胞(MG63)的生物安全性具有剂量依赖性,当浓度低
在拍摄生物纳米材料透射电镜照片时,由于组成元素原子序数低,需要通过染色来增加图像衬度.从染液的选择、支持膜的处理、样品浓度、染色时间着手,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关条件对染色后TEM图像效果的影响,从而为调节染色参数提供参考.选择适合的染液,才能获得理想的图像;对支持膜进行亲水性处理,可以减少由于界面纳米气泡而产生的球形假象;调节适宜的样品浓度,才能获得合适的样品分布;合适的染色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染色衬度以及清晰的轮廓.
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原理,使用Marc通用有限元程序对厚板多层多道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考虑了层间不冷却和层间冷却200 s两种工况.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厚板整体变形的最大值分别为0.58和0.65倍板厚;对于两端固支剖面,两种工况下残余应力的峰值分别出现在焊缝中心和固支端;对于两端自由剖面,两种工况下残余应力的峰值均出现在焊缝中心.可见层间冷却主要影响两端固支剖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对两端自由剖面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厚板的整体变形影响不大.
针对聚焦离子束在绝缘材料表面直写微纳图形时因电荷积聚原因导致加工效果差的情况,将单晶硅湿法各向异性腐蚀工艺应用于单晶硅片表面制备倒金字塔形通孔,作为微窗硅基盖板覆盖于绝缘衬底表面.当聚焦离子束穿过通孔在非导电衬底表面进行溅射刻蚀时,微窗硅基盖板的导电特性可提高溅射出的带电粒子的迁移率,降低电荷积聚-放电的频率,从而有助于聚焦离子束在绝缘衬底表面进行微纳加工.试验在具备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和聚焦离子束微纳加工功能的双束系统中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被微窗硅基盖板的通孔环绕的石英表面的刻蚀结果与未被环绕的对比
采用隧道磁阻磁场传感器研制高灵敏度检测探头,构建一套结构缺陷交流电磁场(ACFM)可视化检测系统.基于PC104嵌入式平台集成信号采集、处理、存储及辅助硬件模块,提出基于梯度场的缺陷形貌可视化反演算法,借助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方式开发缺陷形貌可视化检测软件,开展缺陷交流电磁场可视化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测量缺陷周围垂直方向畸变电磁场,基于梯度场的缺陷形貌可视化反演算法可由垂直方向畸变磁场图像获取缺陷表面轮廓,实现结构缺陷的可视化显示.
针对小重叠面积、大视差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的重影和变形问题,提出一种多平面分区投影的大视差图像拼接算法。首先通过在图像的初始匹配点上循环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产生多个对应平面上的候选单应性矩阵,进而生成多个局部对齐的图像;然后利用最佳缝合线算法在每一个局部对齐的图像上搜索缝合线,选择其能量最小时对应的单应性矩阵并计算分区投影函数,对待拼接图像进行分区投影变换;最后以缝合线为基准对已
随着物联网、工业4.0、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生产已开始逐渐推广。在总装生产线中,对于电动工具使用频率与使用正确与否的智能、实时检测方案仍然是短板。以生产线中大范围使用的电动螺丝刀为切入点,基于百度深度学习平台,利用其中PaddleSeg的图像分割技术和FSM有限状态机相结合,设计了一种能实时检测电动螺丝刀工作状态的算法,并设计了配套的智能检测硬件系统,训练分割模型和算法模型,实现了对电动螺丝
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用户侧需求响应机制成为微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和需求响应也对微网系统规划以及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针对含风电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涉及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某园区历史负荷为基础数据,在Matlab仿真平台调用Gurobi求解器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仿真和求解,分析了综合需求响应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与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综合需求响应能有效降低系统年总成本,对多能微网的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反向恢复时间Trr是衡量二极管等器件反向恢复特性最重要的参数.针对当前Trr测试仪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的测试要求,且Trr测量下限大多为20 ns及以上的问题,研制了符合4种要求(分为4档)、数字化显示Trr值的测试装置.利用选择开关构建多档电路,组合不同的正向电流IF脉冲、反向电压UR脉冲加载于被测二极管DUT,产生反向恢复信号.设计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形成电压比较器,将该信号变成宽度为Trr的脉冲;使用模/数转换器将其转换为Trr值并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二极管Trr的测量下限可达15 ns.采用本装置的
为了研究水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这一类新兴痕量污染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和优化针对PPCPs的快速筛查和分析方法.将水样经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通过考察流动相及柱温箱温度以确定最佳的液相色谱条件;采用一级质谱全扫描模式得到4种PPCPs保留时间、母离子,自发触动二级质谱Target MS/MS得到子离子信息,通过检出限测试和加标回收率实验,确定最佳的质谱条件.结果表明:本方法确定的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下,4种PP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