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转正的美国副总统们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ixi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拉爾德·福特(右)和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他们是仅有的两位未经总统选举就接任正副总统大位者

  1月20日,卡玛拉·哈里斯将跟随拜登的总统宣誓仪式,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副总统的角色尽管在宪法中没有明文界定,但是其角色越来越重要。二战以来的历届副总统大都是总统的左膀右臂,即便如此,当上总统的副总统仍然是寥寥无几。
  在美国历史上62位副总统中,有14位成为美国总统,其中9位是在总统去世后接任总统的,而9人当中只有杜鲁门和林登·约翰逊在继任总统后获得连任。真正在副总统任满后参加竞选上位总统的,只有区区5人:建国初期2人(亚当斯和杰斐逊),当代3人(尼克松、老布什和拜登)。

  杰斐逊副总统作为参议院议长,多次否决总统提出的政策议案。
美国第34任副总统杜鲁门。他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因病逝世后,接替成为了第33任美国总统

与副总统继位有关的法条


  美国制宪者们对副总统一职的界定,既沿袭了殖民地时期的“正职官员不能视事时副职官员接替”的不成文传统,同时又对其选举方式、具体岗位职责语焉不详。后来的宪法修正案,对这一灰色地带进行调整,修订主要围绕副总统继位以及出现选举僵局的情况进行。
  制宪者们大多有殖民地建设的经历,也在独立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在制宪会议上,他们对总统的选举问题一再权衡,设计出选举人团制度。早年的选举中,副总统并不需要和总统来自同一个党派,于是频繁出现副总统和总统来自两个政党的情况。
  来自不同政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分庭抗礼的情况,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新生的美国,很快出现总统、副总统无法选出的困境。1800年选举中,杰斐逊和阿伦·伯尔获得相同数量的选举人票,众议院进行了35次投票,都未能决出胜负。最终,汉密尔顿在其中做了工作,才打破僵局,让杰斐逊当选总统,伯尔当选副总统。这次选举僵局及1804年7月12日伯尔在决斗中杀死汉密尔顿的悲剧,催生了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
  第十二条修正案规定,选举人在各州投票时,给总统候选人和副总统候选人各投一票,参选人需要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才能当选(这样就避免之前“得票最多的为总统,次多的为副总统”的情形);如果总统候选人未能获得法定票数,选举总统的权力就被移交给众议院,由众议院对不超过三名得票靠前的候选人进行投票,此时各州有一票表决权。当选举总统的权力被交给众议院时,如果在次年3月4日前还没有选出总统,就由副总统代理总统。
  一个多世纪后,1933年通过的第二十条修正案第三款,代替了第十二条修正案中关于副总统继位的条款。第三款规定,如果当选总统在规定任职开始的时间前已经死亡,当选副总统应成为总统;如果在规定的总统任期开始以前,总统尚未被选出,或当选总统不合乎资格,则当选副总统应代理总统,直到一名总统合乎资格为止。
  对副总统接替不能视事之总统的安排,主要来自殖民地时期的经验。在独立战争前,副州长可以出席皇家北美各殖民地的州长会议。彼时,州长会议行使立法职能,充当各州上议院的角色。约翰·亚当斯熟悉这种安排,在他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便是由副州长主持上议院。这一传统也沿袭适用到副总统继位上面。
美国第36 任总统林登· 约翰逊(中)。他在1963年肯尼迪遇刺后接任总统

  如果在副总统缺任的情况下,总统不能履职,又该由谁来担任总统呢?美国法律一开始规定参议院临时议长优先,后来改为国务卿优先,1947年才改为众议院议长优先。
  1963年,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林登·约翰逊接任后,再次凸显了副总统缺位的问题。4年后,第二十五条修正案通过。其第二款规定,副总统出现空缺时,替补者由总统提名,经国会两院各以过半数票批准后就职。
  这项规定很快就被使用两次,第一次是在1973年,尼克松总统任命杰拉尔德·福特取代辞职的阿格纽担任副总统。1974年,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面临弹劾而辞职,副总统福特接任总统,并任命纳尔逊·洛克菲勒为新的副总统。福特和他的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是仅有的两位未经总统选举就接任正副总统大位者。
  第二十五条修正案,还从侧面赋予了副总统在特别时刻制衡总统的权力。其第四款规定,凡当副总统和各行政长官的多数或者国会以法律规定之机构的成员多数,向参议院临时议长或众议院议长提交书面说明,声称总统不能履职时,副总统应立即成为代理总统。如果总统也提交书面说明,表明自己可以履职时,他应恢复总统职位;如果副总统和行政机构成员的多数再次提交总统不胜任的书面说明时,则由国会决定这一问题—若参众两院均有2/3以上的票数认为总统不能履职,则副总统继续代理总统,否则总统将继续履职。
  不过,后来的副总统不再出现早期来自不同政党的情况。在竞选时期和执政期间,正副总统的合作大于分歧,所以至今没有出现副总统援引第四款罢免总统的情况。

副总统“转正”的特殊性


  早期的副总统,大多在北美独立战争、宪法起草以及处理内政外交上立下汗马功劳,在任期内积累了问鼎总统大位的资本;当所共事的总统任期期满时,副总统有机会竞选总统获胜。到了美国现代,副总统大多是总统重要的顾问、执政伙伴和代表,到了当代还是国安会的法定成员,也不乏锻炼的机会,但养尊处优久了,转正的机会却没有增加多少。
1901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

  对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政客而言,副总统职位缺少吸引力。历史上不乏拒绝副总统职位的资深政客,如丹尼尔·韦伯斯特、亨利·克莱。第一任副总统亚当斯,把这个职位看作是荣誉职位,而他的上司华盛顿则认为,副总统是个和国会关系密切的位子,于是亚当斯成为美国历史上在国会最为活跃的副总统。

  二战以来,当了不多不少4年美国副总统的5人,都无法转正。

  早期的美国并不富足,不少总统上任时已经积劳成疾,而在安保制度强化之前的现当代,总统也是高危职业,这些情形都给了副总统被动转正的机会。1841年,美国第9任总统哈里森就职1个月后去世,副总统泰勒接任总统,成为第一个根据宪法第二条就任总统的副总统。其后,又有副总统菲尔莫尔接替病逝的总统。1865年,林肯遇刺身亡,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接任总统。1881年,总统加菲尔德遇刺身亡后,副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接任。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年仅42岁的西奥多·罗斯福接任,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1923年,总统沃伦·哈定病逝,副总统柯立芝接任。194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四届总统任上死亡,副总统杜鲁门接任。1963年肯尼迪遇刺,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接任总统。
  安保制度的强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总统遇刺概率,而且在现当代竞选制度中,总统需要去各州巡回演讲扫票,争取支持,身体欠佳者既难以应付繁重的竞选行程,也难以获得选民的信任。这样一来,通过漫长竞选最终获胜的总统,病亡和遇刺的概率大大降低,副总统被动接替总统的机会也就少了。然而,很多人接受副总统的位子,本身是无意角逐总统大位的。因此,这样无甚野心的副总统,日后通过参加大选成为总统的可能性也很低。
在前任总统身亡后,年仅42岁的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回顾历史,美国倒是出现过一些品格和人生丰富多彩的副总统,比如有3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也有功高震主之人,如亚当斯作为开国元勋,被华盛顿邀请出任副总统,由于他比华盛顿早抵达首都,1789年4月21日,亚当斯就任副总统,比华盛顿宣誓就任总统提前9天。
  1796年,华盛顿两届任满,不愿競选第三任,联邦党便推出副总统亚当斯竞选总统。在竞选中,亚当斯以71比68票的微弱多数,击败“民主共和党”推出的杰斐逊,成为总统。杰斐逊屈居副总统之位。
  亚当斯是联邦党人,杰斐逊是民主共和党人,建国初期,两党的政策主张针锋相对,于是出现总统领导的政府和副总统领导的参议院分庭抗礼的情况。杰斐逊副总统作为参议院议长,多次否决总统提出的政策议案。到了现当代,随着副总统在行政部门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在立法部门的作用已经缩小,只在极少的场合担任参议院议长。
  前文提到的阿伦·伯尔,在任副总统的最后一年(1804年),与前财长汉密尔顿因为长期的政见不合发生决斗。汉密尔顿受重伤后,于第二天凌晨在家中去世。伯尔被控谋杀罪,尽管最终指控被撤销,但是伯尔的政治生涯结束了—他本想在副总统任期结束后,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
  除了谋杀罪指控,伯尔1805年卸任副总统后,到美国因“路易斯安那购地案”新获得的西部领土旅行。他在此期间的一些行为遭到怀疑,因此被以叛国罪起诉,被指控的罪行包括:试图将美国新购得的土地据为己有;试图非法向西班牙宣战。1808年,伯尔被法庭裁定无罪释放,但他已无望再竞选总统,只好暂时避居欧洲。
  总的来说,美国副总统转正的概率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尤其是二战以来,当了不多不少4年美国副总统的5人,都无法转正。通过竞选转正的尼克松、老布什、拜登,恰好都当了8年副总统;可是,同样当了8年副总统的戈尔、切尼,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其他文献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接天子,建都许昌.此前,学界多强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面.用一“挟”字凸显曹操的政治野心,似乎迎天子、建都许昌,唯在获取压倒其他军阀的政治优势,忽略了曹操此举对重建汉末王朝国家制度的意义.rn中平六年(189),灵帝崩,少帝刘协即位,何进专权,汉室已经衰微.何进志大才疏,优柔寡断,谋诛宦官不成,不仅自己身死宦官之手,少帝也遭宦官张让、段珪劫持,奔走小平津,后经卢植奋力救驾,才狼狈不堪地返回京城.然而,回到京中,少帝旋即遭到董卓废黜.董卓另立陈留王,是为献帝.
期刊
《庄子·内篇·应帝王》记载:“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其意是说,修养高尚的明哲之人,心境像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来的时候就接应,走的时候不挽留,不会刻意拒绝,也不会有意相迎。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按照庄子的观点,镜有“四德”。  不藏。“应而不藏”,不管任何物体放在镜子面前,都能映照得出;“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当物体移开后,则镜
期刊
邓小平晚年曾多次强调,自己“是一个军人”,“真正的专业是打仗”.“军事家”这一称号,对邓小平而言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rn从戎rn邓小平的军旅生涯,是从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开始的.rn1926年底,邓小平从莫斯科出发回国,次年2月到达西安.这时,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民革命联军在西安创办了中山军事学校,邓小平被派到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兼任该校中共党组织书记.时年尚不满23岁的邓小平,肩负起西北中山军事学校的政治工作重任.
期刊
从《左传》到《史记》,之间这几百年里,管仲一直是各家各派关注的焦点.张荫麟概括说:“管仲竟成了政治改革的传说的箭垛,许多政治的理论,和一切富国强兵的善策、奇策、谬策,都堆在他名下.”rn《论语》里面,孔子鄙视了管仲器量小,不知礼,但却认为他是华夏文明的捍卫者,认为管仲可以称为“仁”.我们知道,“仁”这个字孔夫子爱念叨,却是绝对不轻许人的.有了这个评价,就衬得前面的批评,都是小节了.
期刊
埃隆·马斯克一直是一位思想家和创造者,年幼时便会以一种近乎恍惚的方式大做白日梦,他为自己的电子游戏编写代码,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创业,而不是等待互联网公司关注自己.马斯克如今专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私人太空探索、火星移民、太阳能和人工智能等诸多高新领域.除了管理公司和项目外,他还有时间陪伴亲人,去好菜坞,玩电子游戏,以及思考更多的大目标.
期刊
薏苡果“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能去湿利水,清热止烦,消水肿疼痛,利关节,除脚气,治咳嗽唾脓”.在汉代历史上,这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薏苡果,却让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及其妻儿蒙受冤屈,以至于诞生了“薏苡之谤”这个成语.
期刊
在工作中,陈云多次强调:“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认真听取,展开讨论,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如果没有不同意见,自己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让大家来批驳……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有了反对意见,可以引发自己思考问题。能够听到不同声音,绝不是坏事。”  面对复杂问题,能够根据自己的才识和经验作出正确判断并提出决策意见,以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是一位优秀领导干部应该具
期刊
美军找到一种节省军费的办法:找一帮兄弟一起打,军费自理,美军不埋单.其他国家之所以愿意,其实是来“交学费”,学学怎么打仗,不至于被美军甩太远.rn伊拉克战争前后,法国派出航母“戴高乐”号和美军“并肩作战”.美军挖苦道:\"他们把很多飞行员和航空兵送到美国的航空母舰上,仔细看我们是怎样操作的,他们好学着来.根据协议,我们也要派几个人到法国的航空母舰上,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操作飞机的.
期刊
《水浒传》里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宋江施舍银子,接受对象若是普通人家,就会多磕几个头。遇到江湖好汉,除了纳头便拜还额外有一套说辞:“愿求恩官高姓大名,使小人天下传扬。”也正是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宋江足不出户,就已成为名扬天下的“及时雨”。   通过江湖人士传播的优点是流动性强且受众广泛,但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白宗巍坠楼》本是民国时期一则真人真事的新闻,后由相声名家张寿臣改编成长篇评书。故事梗概
期刊
乾隆帝一生咏圆明园和在圆明园咏的御制诗有一万余首,但却没有一首诗是咏西洋楼的.可见,西洋楼一景在太平天子的心目中并没有什么位置.那么乾隆帝修建西洋楼景区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吗?当然不是.圆明园里不乏别致的水法景致,雍正七年(1729)四月,在西峰秀色的高水瀑布处安装的水法就颇受雍正帝赞赏,这些水法还不断修理完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