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傲慢与偏见”让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网友进行了主题为“共议社会建设 助力幸福广东”的在线交流。汪洋坦言,因为这些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多或少地对社会建设重视不够,使社会建设在许多方面落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有许多欠账。“这些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社会诉求,也值得我们重视。同时,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民主意识也比10年以前、20年以前更强,所以,一方面是我们在社会建设问题上有欠账,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变化、民主意识增强,这就使得社会建设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已达到2.2亿之巨。2.2亿流动人口是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刻背景。从一定意义上讲,流动人口的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则是,2.2亿流动人口至今难以享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国民待遇。重视和善待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和社会诉求,这是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一座城市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得不到重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这样的城市再怎样标榜它的幸福指数都是没有意义的。
  不久前,《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指出,户籍制度的门槛、用工制度的壁垒、利益呼声的沉没、讨薪历程的艰难、社会歧视的冷眼,有形无形地把“异乡人”推向城市生活的边缘地带,造成了“社会拒人、权利亏人、心理贬人、文化伤人”的“社会排斥”现象。排斥造成隔阂,更给社会留下深深的裂痕。近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了本地人与外来务工人员的摩擦事件。虽然冲突已经过去,事情逐渐平息,但那“外来人员殴打当地人、当地人殴打不会讲本地话的外地人”的情景,仍深深刺痛了人们。
  需要指出的是,新一代流动人口除了农民工,还包括大量没有本地户口的城镇流动人员。新一代流动人口的诉求更为强烈、更为理性、更为现实。他们对于获得平等的国民待遇,以及城市社会对自己权益和尊严的尊重,有着强烈的渴望。以往“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二元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社会福利上、利益结构上、观念上全面构筑了对流动人口的排斥机制,阻碍了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融入,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城市的“本地人—外地人”的心理对峙。
  诚然,日趋庞大的外来流动人口,在给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包括各类治安刑事案件等。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流动人口,既要直面流动人口带来的诸多社会管理新问题乃至违法犯罪率上升问题,也要充分肯定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千万不能片面放大其中的消极因素,形成对流动人口张扬防范和管制的“傲慢与偏见”。
  首先,社会管理不等同于社会管制,社会管理以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增进社会福祉为目的,不能简单地将社会管理理解为单纯的社会管制,不能简单地以管住流动人口不出事不闹事为初衷。
  其次,城市社会管理不能片面理解为人口管理甚至狭隘的流动人口管理,尽管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社会管理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流动人口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的要义在于服务,管理和服务要双管齐下。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更应大力彰显公共管理的社会服务属性。政府不但要将流动人口管好,更要为流动人口服务好,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求职就业就学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劳动政策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切实维护和保障外来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城市的每一位外来流动人员,其第一身份都是受法律保障的“公民”,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与城市市民平等的身份证;其租住的出租屋都是在城市安身立命的“家”,这是受法律庇护的权利的城堡。城市社会管理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务必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和善待任何一位外来流动人员在城市享受的受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对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外来务工群体要永远怀有一种感恩的情怀。
  政府在制定城市社会管理的重大政策措施时,不要闭门造车,一方面要深入调研,另一方面要扩大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管理的参与度,尽量以座谈会、听证会、公示政策草案等方式,广泛征求外来流动人口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让外来流动人口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在实施针对流动人口的具体管理政策措施过程中,更要征集外来流动人口群体自身的反馈意见,及时作出政策性的修正调整。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管理要追求“以人为本”的“善治”,要以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增进社会福祉为宗旨。近年来,建设幸福城市、提升城市的幸福感、出台幸福指数成为一种时尚。希望有关部门在调查城市的幸福感、出台城市幸福指数时,多多调查一下作为“准市民”的外来流动人员真实的幸福感。严格地说,将外来务工群体排除在外的所谓幸福指数,都是不准确的有水分的幸福指数。提升外来务工群体在城市的幸福指数,是政府和社会都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仅要终结带来了很多恶果的城乡二元体制,而且必须突破“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二元管理制度框架,根据公民的身份平等地分配国民待遇,淡化“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二元管理制度的身份识别作用,消除对流动人口的防范管控色彩,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实行公平的不带歧视的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流动人口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流动人口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管理就是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的要义就是更有针对性地为流动人口服务。据中新网报道,江苏省公安厅推出公安机关创新管理服务群众20条措施,其中一条是,江苏流动人口已超1700万,其“暂住证”将升级为“居住证”,持证者可逐步享受本地居民在劳动、就业、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待遇,跨入阶梯式落户政策通道。建议加大居住证的推广力度。居住证就是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居住、享有居住地公共服务的有效证明。流动人口依据居住证可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关待遇;享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参加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并享受相应待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妇孺皆知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不但要让有城市户口的市民生活更美好,也要让仅有居住证、暂住证,仅能住出租屋的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更美好。城市,让“流动人口”生活更美好——这也应当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主题。
  作者: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张立新)
其他文献
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几天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  从不断更新的微博中,可以看到这些抗议活动的进展。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  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抗议,正
2009年底,一条“局长打断发言,代表中途离席”的新闻引起全国媒体的热议。2009年11月1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该市环保局调研,因发言被环保局局长丁红都打断,市人大代表邓成明愤然中途离场。这一事件把社会转型期政治文明进程中如何理性对待政治参与这一重要课题推到了各界面前。  保障人大代表的监督权是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  作为构成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和程序
一、目前冀中南经济区生产力配置状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冀中南经济区的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4市,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第一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除满足本区域人口的消费外,还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石家庄是全国粮、菜、肉、蛋、奶和干鲜果品高产地区之一,被国家确定为优质专用麦生产基地,素有“北方粮仓”之称。邯郸在全省率先建设“吨粮市”,深入推进双增工程,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早发现并保护靶器官损害是降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临床上多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新药依卡倍特钠对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的促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胃溃疡126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A组,n=64)和对照组(B组,n=62),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相似,
近年来,有关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一些地方对新任命公务员实行财产申报制度;一些地方对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实行财产申报制度;还有一些地方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财产申报制度。改革措施林林总总,但大多停留在党纪法规层面上,没有形成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范。  对这些改革措施,公众有赞有弹。赞成者认为,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必须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如果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强行“一刀切”,那么,
编辑出版工作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在信息数字化的网络时代,编辑工作更加凸显其信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和价值引导的鲜明社会文化特征。作为特定民族、特定阶级的精神劳动者,处于文化建设最基础、最前沿的编辑,是民族文化的把关人、“守护神”,必须具有坚定的文化坚守。   一、坚守先进文化的取向   对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对文化产品受众的引导,是编辑工作
Clusterin(CLU)是一种硫化异二聚体糖蛋白,由Blaschuk等^[1]于1983年首次从山羊睾丸网液(ram fete testis fluid)中分离出来,因其可介导支持细胞聚集故名。后来,人们发现CLU在哺乳动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是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应对社会风险及自然风险的最前沿。只有健全完善、灵敏有效,才能够在第一时间直接感知危机并向上级迅速传达危机信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发来自上级的应急指令甚或依法依情率先直接反作用于任何突发的当前危机,包括直接组织现场群众和有关力量率先进行应急行动;反之,如果残缺不全、迟钝散漫,则必定错过最佳的应急时机而使应急工作全局陷入被动。因此,要确
公民参与到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来,能有效推进广大领导干部科学政绩观的树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地方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然而,从我国现行公民参与的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意识、渠道、方式方法、类型、效果的现实来看,与新形势下民主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现实考量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