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蛛网膜下腔出血按其发生原因可以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类。二者的鉴别诊断是法医学鉴定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鉴别时应当全面调查案情,及时收集病史和临床症状,结合尸体检验和相关检查做出客观判断。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
中图分类号:R74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2-0168-01
一、案例资料
(一)简要案情
朱某,男,50岁,因车祸住院,住院20天后请假回家,于回家后第6天在家中突然死亡。
(二)尸体检验
尸表颜面部潮红。头皮及颞肌无损伤,颅骨无骨折。大脑额叶底部及双侧颞叶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面积为10×10厘米,右侧面积为9×9厘米。大脑底部有凝血块约30克。小脑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呈血性。
舌骨及甲状软骨无骨折。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右侧胸腔有血性液体约50毫升,左侧胸腔未见异常。双肺无异常。心脏被膜下无出血点。喉室及食管内有少量食物残渣。气管内无异物,管壁呈暗红色。胃内有水样物约500毫升,可见有少量菜叶成分,可闻及乙醇气味。胃壁呈暗红色,胃粘膜无脱落。
(三)病历材料
患者约2天前因车祸致伤头部、腰部、胸部等处,伤后即感伤处疼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但神志清,精神好,查体主动合作。左顶部压痛,无明显肿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毫米,对光反射灵敏。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CT检查考虑左侧第4、5肋不全骨折。颅脑、腰椎椎体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四)酒精检测
血醇检测死者心血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82.6mg/100ml。
(五)病理学检查
死者脑底、脑干周围附着大量血凝块,基底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狭窄程度Ⅱ-Ⅲ级;左侧大脑颞叶与额叶交界处、大脑外侧裂软脑膜下见血凝块,右侧大脑外侧裂及脑沟内见血凝块、双侧小脑软脑膜下见血凝块。
二、讨论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
中图分类号:R74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2-0168-01
一、案例资料
(一)简要案情
朱某,男,50岁,因车祸住院,住院20天后请假回家,于回家后第6天在家中突然死亡。
(二)尸体检验
尸表颜面部潮红。头皮及颞肌无损伤,颅骨无骨折。大脑额叶底部及双侧颞叶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面积为10×10厘米,右侧面积为9×9厘米。大脑底部有凝血块约30克。小脑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呈血性。
舌骨及甲状软骨无骨折。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右侧胸腔有血性液体约50毫升,左侧胸腔未见异常。双肺无异常。心脏被膜下无出血点。喉室及食管内有少量食物残渣。气管内无异物,管壁呈暗红色。胃内有水样物约500毫升,可见有少量菜叶成分,可闻及乙醇气味。胃壁呈暗红色,胃粘膜无脱落。
(三)病历材料
患者约2天前因车祸致伤头部、腰部、胸部等处,伤后即感伤处疼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但神志清,精神好,查体主动合作。左顶部压痛,无明显肿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毫米,对光反射灵敏。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CT检查考虑左侧第4、5肋不全骨折。颅脑、腰椎椎体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四)酒精检测
血醇检测死者心血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82.6mg/100ml。
(五)病理学检查
死者脑底、脑干周围附着大量血凝块,基底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狭窄程度Ⅱ-Ⅲ级;左侧大脑颞叶与额叶交界处、大脑外侧裂软脑膜下见血凝块,右侧大脑外侧裂及脑沟内见血凝块、双侧小脑软脑膜下见血凝块。
二、讨论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