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气体制取及性质探究”一体化实验装置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气体制取与性质探究一体化装置,實现了“边制取气体边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且用Y型管分流收集多瓶气体,可连续进行多个实验探究。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将制取气体与气体性质探究紧密联系在一起,消除了因气体保存不当泄露而出现有关气体性质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失败的后果,还大大减少了教师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并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且该装置适用于多种气体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实现一装置多用途。
  关键词:气体制取;性质探究;一体化装置
  在现行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不再单独的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而注重将理论讲授和实验探究相结合,利用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并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注重实验创新,达到实验过程简单有效,利用创新装置型实验,使学生对问题积极的进行猜想和联想,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注重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因此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更注重气体制取与性质探究的连续性。在此将初高中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进行整合,设计了一套多用途的气体制取与性质探究一体化装置,可达到制取气体、暂时储存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目的。现以氧气制取及其性质探究实验为例来阐释该一体化装置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的优点。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中,如木炭、铁丝、硫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通常需要预先制备并收集好氧气,若需要做几种物质的燃烧实验就须提前准备好几瓶氧气,这不仅直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且提前准备好的氧气还常会出现因保存不当而发生泄露,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最终造成有关氧气性质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演示实验失败。此外,在做铁丝等物质燃烧实验时,须事先在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做硫燃烧实验时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须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氢氧化钠,使实验操作更加繁琐。基于此,我们采用了上述一体化实验装置,解决了上述氧气性质演示实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实验仪器及药品
  1.仪器:铁架台、带孔玻璃瓶、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玻璃弯管、橡皮管、Y型管、U型管、锥形瓶、分液漏斗、玻璃棒、药匙、燃烧匙、砂纸、酒精灯、火柴;
  2.药品:细铁丝、木条、木炭、硫粉、二氧化锰、10%的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溶液、水。
  二、实验仪器装置图及说明
  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首先,打开A处、a1处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控制10%过氧化氢溶液滴加的速度,使气体缓慢放出,看到右侧带孔玻璃瓶内溶液中的导气管均匀冒出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带孔玻璃瓶的b1小孔处检验带孔玻璃瓶内氧气是否集满,然后进行如下性质实验:
  1.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用砂纸砂掉铁丝表面的铁锈,将铁丝绕在一段火柴梗上使其成螺旋状,然后点燃火柴梗,待火柴快燃尽时,将其插入c1处带孔的玻璃瓶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做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打开B处、a2处止水夹,关闭a1处止水夹,看到右侧带孔玻璃瓶内溶液中的导气管均匀冒出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带孔玻璃瓶的b2小孔处检验带孔玻璃瓶内氧气是否集满,验满后,用镊子夹住木炭,点燃后伸入c2处带孔的玻璃瓶中,可观察到烧红的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做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打开a3处止水夹,关闭a2处止水夹,看到右侧带孔玻璃瓶内溶液中的导气管均匀冒出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带孔玻璃瓶的b3小孔处检验带孔玻璃瓶内氧气是否集满,验满后,将燃烧匙内的硫粉点燃并将燃烧匙快速的升入c3处带孔的玻璃瓶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四、实验改进的优点
  1.实现了一装置多用途。一套该装置,可以完成中学阶段涉及的多种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验证。如,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和氧气性质探究实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及氯气性质探究实验;用70%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二氧化硫及其性质的探究实验;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快速制取氨气及氨气性质验证实验等。
  2.做到了实验的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该装置中气体的制取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旋钮,进行启动和停止,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3.实现了将气体制取与气体性质探究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气体制取与气体性质探究实验的全过程,为教师赢得更多的课堂时间,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中,完成氧气制取与氧气性质探究实验的全过程,仅需大约6min时间。
  4.解决了因气体保存不当泄露,而发生有关气体性质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实验失败等问题。此外,改进后每个实验均可实现连续重复多次,且每次实验现象都十分明显,大大减少了教师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5.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比如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中,改进后不仅可连续进行铁丝、木炭、硫的燃烧实验,且完成整个过程消耗10%的过氧化氢不到40mL,明显节约了药品,降低了成本。且可很方便的提前在瓶底装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还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得语文教学陷入新的困惑当中。基于教育工作困惑,明确教育教学方向,有力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下文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困惑探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困惑解析;教学方向  引言: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进入改革新阶段,但随之而来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充分暴露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短板,应当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创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社会和个人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教育事业,近几年,我国推出了新课改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旨在让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生本理念是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育工作的主体,生本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则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把更多的目光和重点放到学生的身上,教师仅起到引领和开头的作用,课堂的主体应教给学生。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初中生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性和单一性。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可视化处理,促使学生能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因此,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阐述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最紧俏的就是人才,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助动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高了,当前教育不仅仅是小学开始了,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启蒙教育,孩子首次接触教育就是在幼儿时期。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开展教育活动,可以刺激孩子们的大脑,开发幼儿的心智,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通常来说在幼儿园最后一年学校就会开展数学教学,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
期刊
摘要:自学能力作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课后自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对学生语文素养及其他能力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能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摘要:当前,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有的把物理等同于数学,有的夸大实验的作用,把计算和实验看作物理教学的全部,而缺乏“理”的深度。高中阶段的物理的学习应该是“理”的观念,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理”育人,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阶段物理;计算;实验  笔者长期从事高中阶段物理家教学工作,经历新课改,经历了新课改理念的
期刊
摘要:在幼儿语言教育当中,儿歌凭借其生动性、趣味性、简单易学等特性获得孩子们的喜欢和青睐,儿歌可以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热情,帮助孩子在欢快的学习氛围当中轻松获得知识,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因此本文解析了学前语言教育当中儿歌教学给幼儿带来的影响,并且通过解析儿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希望提出的解决建议可以给相关教育探索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学前语言;儿歌教学;影响  引言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思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的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认知层次,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思维认知层次;初中英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英语阅读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1]。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认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科目都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有利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父母与长辈的宠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肥胖、意志不坚定、情绪易怒等不良问题。初中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存在的不良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
期刊
摘要:在高中学科复习课教学设计过程中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及有效性,也能够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对于知识的认知更为清晰明确,并且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的高中复习课教学设计思路及措施。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中复习课;教学设计;应用  一、关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概述  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原理在于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