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齐的国家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美国政治学家贾恩弗朗哥·波齐在《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一书中,以国家为中心,从国家的本质、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他的国家观。其中政府运作日益透明化、宪政发展逐渐完善等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波齐的国家观在民主、法治、文明三方面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观;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于国家观,即国家本质、起源和发展的论述和理论数量很多,一般国家理论都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功能,或者国家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等方面。但波齐的国家理论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他更注重于国家内部制度的设置和演进。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国家内部制度的设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并不是强调整个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功能。因此,从波齐的国家观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能够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思考和启示。
  一、波齐的国家观
  波齐的国家理论从政治权力出发,阐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关于近代国家发展的积极评价”三方面内容。
  1.波齐的国家本质说
  波齐认为,“国家的本质是一套集中关注于积聚和行使政治权力的制度”。因此,国家的安排和政策是解决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斗争的手段,每一个社会力量在通过某种非政治性的社会权力而获得自己的特殊利益后,都试图寻求来自国家利益的认可或支持。
  “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或者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
  结合两者的定义,笔者发现,国家治理体系可以说就是波齐认为的国家本质。但是,从权力的范围来看,国家治理体系是相对于“社会权力”而言,涉及的范围包括经济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和政治权力等。而波齐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仅在“政治权力”的范围内,比较有限。总的来说,波齐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为“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政治概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波齐关于国家规范政治权力本质的发展和扩充。
  2.波齐的国家发展理论
  随着20世纪的谢幕,国家发展的前景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一方面,国家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承担了一种核心的角色,吸纳并管理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国家的管理活動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和批评的焦点。波齐认为国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国家活动的日益分化和扩张。第二,国家和政府的功能在社会中日益重要。第三,政府运作日益透明化。第四,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媒体的监督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于以上国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波齐对其充满了信心,并在他的国家理论中对此作出了积极的评价。他认为,一方面,国家的发展使得当代政治生活“文明化”。另一方面,政治权力范围虽然日益扩大,但它在制度上向着非个人化发展,并且随着宪政的发展与完善,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二、波齐国家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结合波齐关于近代国家发展的理论和目前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不难发现,波齐的国家理论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第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民主化要求。随着近代国家的发展,民主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向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表现在民主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上,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其次,国家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必须更加重视对人的教育。
  第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化要求。通过宪政使政治权力的行使受到限制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治理的行为,都应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进行。首先,需要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法治环境。其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执行,必须“有法可依”,以健全法律法规为前提。再者,推进法治化,要更加注重执法能力建设,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党和政府依法执政水平。
  第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文明化要求。随着近代国家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更多地受到法治的规范,而不是受到野蛮的武力的约束。因此,国家治理应是“更少的强制,更多的同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多的对话协商沟通合作,更少的独断专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政府要减少命令、强制等单向管理方式的运用,更多地选择间接、协商、合作的方式,更加公开透明地运行,加强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形成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波齐的国家观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科学化等途径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提高到新水平、推进到新境界。
其他文献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INTERNET技术的发展,商业决策系统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库技术无法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重要信息挖掘出来利用,所以如何迅速、准确、有效但适量地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发现信息之间潜在的联系,支持管理决策就是数据挖掘要解决的课题。随着市场的开放、外资公司的介入,商业竞争逐步升级,群雄逐鹿已成定局。如何保持自身的核 心竞争力,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摘 要: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夫妻双方还是执法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侵犯妇女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权的情况。离婚在财产方面的法律后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二是债务的清偿;三是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离婚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笔者就如何保护离婚妇女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权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离婚妇女;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权  一、
案例背景: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我于2010年11月份的时候在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高一(16)班上的,是学校为迎接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而去请省教研室的杨永明老师来事先问诊的课
摘 要:我国传统的乡规民约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西周时期,存在形态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礼化”与“中庸”,千百年来,“非诉”的观念根深蒂固,“私了”是民众最愿意并且可以接受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乡规民约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从初始的口耳相传,继而约定俗成,逐渐发展为成文化化的范本,作为一项有特的法律文化传统,在我国法律发展史上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
[摘要] 混沌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介于确定性和随机性之间的一类现象,随着理论研究的扩展,其中的蝴蝶效应、分形和奇异吸引子理论规律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是一类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即混沌系统,恰当的利用混沌控制理论必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景象。  [关键词] 混沌混沌控制蝴蝶效应混沌吸引子  随着现代大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容易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处在一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