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本文侧重于阐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方法等问题,试图探讨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一、建立学生主体观,关注生活热点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只按教材的逻辑和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学习会产生厌倦情绪,分散注意力,最后导致思维僵化。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视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认知体,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必须建立学生主体观。建立学生主体观,要求教师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对什么感兴趣?我会喜欢听什么样的课?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语文和生活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念,要求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和社会生活接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经常性地引进时代生活的活水,抓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必然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在生活中求发展,教师应让学生本着“处处留心皆语文”的意识,引导他们通过寻访名人、到街头找错别字、收集整理春联等各种途径,在生活中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
  
  二、关注人类普遍的情感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亲情是人类内心必有的情感,却最容易被人忽视。有的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很少。针对这样一种情况,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教学《触龙说赵太后》时,上课前可以问学生:“你们是独生子吗?”一开始问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致应该是很高的。有的学生说是,有的学生说不是。然后问第二个问题:“那你觉得是父亲爱你多一点,还是母亲爱你多一点?”学生的回答当然也不可能统一。接着又问不是独生子的学生:“是爱你多一点,还是爱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多一点?”这三问三答,像是在和学生拉家常,却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感情距离。最后教师适时作结:“不管是爱谁多一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今天的父母如此,两千多年前的父母也是如此。”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配合这一课的教学,课后可以布置“感悟亲情”的作文,将会促使学生写出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开展立体化与综合型的研究型学习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教师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与引导者。教材仅是课堂学习的范例,课堂里的学生不仅是知识学习的主体,还是多方面能力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1.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多读、多写,调动学生语言积累的自主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利用读、说、写,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文学素养。有些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习水平较远,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开展课前阅读,弥补自我生活与知识的不足。在课堂中,应努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学生积极表现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多种角色,感受童话色彩,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教学文言文《核舟记》,可选几个不同形体特点的学生扮演东坡、佛印、鲁直,栩栩如生地表现人物特点,既让学生理解了人物,又便于学生理解、背诵课文。
  
  2.在课堂实践中,要使学生可玩、可动、可演,丰富学习的趣味性
  新教材注重学科间的互融,可以让科学可走进课堂。如,教《看不见的大力士》时可推荐一些有关压缩空气的文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与此同时,我们把气球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试验,结合课文知识将自己的试验过程与原理讲给别人听。这样将科学试验与学习相互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会大大提高。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语文教学不能几十年如一日的似一潭死水,教学形式也应该不时更新,不断地在语文的园地里注入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果能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这样的课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欢。与此同时,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在大胆的想象中创新。如,给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安排巧遇、冲突,不受时代、国籍的限制。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想象皇帝游行之后的情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安排奥楚蔑洛夫来处理郑屠户霸占民女一案。这些训练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强化和延伸,让学生在乐中求新知、求创造,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一课一讲的方式,而采取单元教学法。设计单元主题为“让项羽向我们走来——一个史传人物形象的鉴赏”。在课前印发参考阅读诗文:《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巨鹿之战》、《项羽本纪·垓下之围》、李清照《夏日绝句》、杜牧的《乌江亭》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质疑解惑,归纳整理文言常识,然后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历史小话剧,课后指导话剧小组排练。在做好以上这些准备后,话剧小组演出,学生评说分析。用这种编演评研法教《鸿门宴》,不仅适当拓展了教材,而且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僵化,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突出迁移发展,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完全可以断定,一旦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会全面进发。作为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关注学生,更新教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常教常新。
  
  四、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不断地唤醒人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的冲动,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教师若能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以时日,学生不仅能有效地学得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
  在讨论中探究、创新。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为了当好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敢于打破预设的教案框框,迎接多种可能的挑战。依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探究的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可根据课文 重点、难点,设计出主导性问题,在激趣、探究和操练中推进教学进程,掌握新的知识。如,教学《孔乙己》时可提出:“孔乙己姓孔吗?小说主人公为什么会没有姓名?孔乙己的悲剧反映了科举制度的罪恶,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制度下,有的读书人(蒲松龄)考不上就罢手,并愤而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社会造成的还是个人造成的?”有的学生甚至追问: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目前的考试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权威的挑战精神、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态度,闪耀着创新思想的光芒。
  
  五、让学生全面参与研究活动
  
  强化课堂互动,增强人际交流,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探索,将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相互启发,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教学成果。这不仅有利于个体学习的开展和每个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能够建立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六、坚持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生活化视角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引导学生走出班级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主动去发现问题,获得体验。目前新教材无论是呈现方式还是学习方式的引导都注意生活化。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人物和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六个单元。这些单元的主题选择不仅贴近生活,而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需要。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适应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把工夫下到课堂内外,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也为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引,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就在身旁,学习是鲜活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如,在教学《大熊猫的故乡》时,让学生开展大熊猫的生存现状的调查。除从课本上获取资料外,还可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去搜集、整理信息,撰写活动感想等形式交流调查结果;再让学生联系现实中濒危动物的处境,关注日常身边的环境问题,认识人类自身的生存处境。这样不仅仅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此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开展专题研究。如,教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亲之间的感人瞬间,进而讨论作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网络、阅览室、书报等媒体,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可以突破教室的方寸之地,把课堂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如,教学《风筝》,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阅读鲁迅作品;在搜集、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召开以“走近鲁迅”为话题的座谈会;然后,再阅读《风筝》,读出自己的感受,允许并鼓励学生有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拓宽了语文课堂的面,还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一举多得,这正是探究性学习追求的目标。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
  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韦雄)
其他文献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中,与技术有关的问题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软件的版权性(包括软件版板性依据的充分性和版权保护范围的合理性)和软件的相似性分析这两方面,本文结合案例对这两
导入是英语课堂的必要环节,一堂新课导入的成功与否对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新颖别致的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意境中,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主题。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  一、实物图片导入法  教师利用实物和图片导入,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便于
人的道德是一个"知、情、意、行"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整体。这四个要素互有侧重,相互影响,在人的道德形成和行为体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使德育工作更有实效,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液氮深低温冻存猪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猪角膜,以13mm直径环钻制取角膜标本,依次放入4种冷冻保护液中冷平衡,“简化四步法”程序降温后
本刊“电脑与法律”专栏及软件法律保护咨询热线电话(020)7504151,7583246,收到一些有讨论价值的、带有共性的问题.现摘其中一部分,由专栏主持人王桂海同志(广东省软件侵权鉴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Avastin对实验性兔眼角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NV)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mm直径的加样器(末端附有棉片)吸入1mol/LNaOH接触新西兰兔
<正> 从Commopore公司在1985年率先推出第一套商业化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后,多媒体技术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的重视。1992年美国最大规模的Comdex/Fell 92计算机展览会上,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