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考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职院校已然成为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之一,且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内中职教育的作用逐渐显现。纵观现阶段中职教育开展,如何构建契合实际教育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已然成为中职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从中职院校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其评价体系的具体改革途径,以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中等职业学校;改革
  近几年中职教育开展已然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之一,随着教育体系的愈发完善,目前中职院校在为我国输送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贡献巨大力量。而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发展迎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要想推动中职教育的可持续、顺时代发展,亟需构建契合中职院校发展特点、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一、中职院校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迈入转型发展道路,同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单一技能人才转变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在此形势下,中职教育开展面临更高、更严格的要求[1]。而受限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尽管现阶段中职教育得益于教学设施的完善而实现体系优化,但是在质量评价方面仍以传统评价体系为主,过于强调对学生知识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考核仍处于边缘地位。此种滞后的评价考核体系只能通过教育者的立场来体现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而无法站在学生角度来全面反映学生技能素质发展。同时,传统评价体系的应用难以做到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职业发展需求的考虑,无法客观且真实的体现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学生个性特点、技能特长也因评价考核体系的不合理而被埋没。
  二、中职院校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改革途径
  1.重视对学习质量评价的理念革新
  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理念的树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直接关联,滞后且传统的评价思想难以为中职院校高技能、多类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同时,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无法客观且全面的体现出中职院校的特色教育[2]。鉴于此,中职院校需重视对评价理念的革新,做到依据对自身办学特点、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充分借鉴、吸收现代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质量评价理念的优化,实现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促进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健全。
  2.重视对评价主体多元性的凸显
  以往中职院校质量评价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与学校,其中政府评价发挥指导作用,而学校内部评价则是体现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针对内部评价的开展,主要是依托于调研与评价组的成立,将质量评价渗透于校内各部门,并且选择通过增设就业率等指标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上述评价模式尽管可以立足于总体角度进行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反映,但是未做到在质量评价中融合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对此,中职院校需结合教學现状的分析,提高质量评价体系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占比,同时做到在评价体系中真正纳入企业评价。实现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学生、学校等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并通过信息汇总分析来提升质量评价的客观性与综合性。除上述评价主体之外,中职院校可视情况联动其他中职院校进行共同评价,或者是以社会中介机构为载体来实现多方面评价,保证其评价体系构建的客观性、真实性。
  3.重视对全面素质技能考核的应用
  不同于普通中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技术性、职业性以及实用性,所以在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性时,需要做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的综合评价;即要做到对学生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水平度评价,还需将学生职业素质、思想品质、身心素质等方面融入到质量评价中;既要做到将学生最终学习成果考核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又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专业教育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在实际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中职院校需认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以期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来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此为中职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支撑。
  4.重视对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应用
  中职教育的开展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在评价体系改革时需重视对评价方法的优化[3]。在具体教学质量评价期间,需遵循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考核为主的评价思想,做到在考核评价期间进行口试、笔试以实践测试的综合应用,突出技能考核在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需提高综合职业技能在质量评价中的权重,以确保通过质量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素质能力,并为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供支撑。另外,质量评价体系还需做到对学生培养、学习过程的渗透,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借助分段考核、方案设计等方法实现对学生过程性评价,将考核评价重点从以往的结果评价转变为学生发展与进步过程,并实现通过教育质量评价来全面掌握中职教育过程信息,实现为中职教育的优化与改革提供参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中职教育事业的开展成效存在直接关联,要想实现以合理评价体系来支撑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需借助相关途径措施来促进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优化,消除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局限与问题,确保其评价体系涵盖中职院校学生发展、教学过程、培养目标等全方面,进而为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仁发,刘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7(10):112-113.
  [2]谷世宏,王树平.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及对策浅析[J].魅力中国,2018(47).
  [3]凌兴正.深入推进评价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J].科学咨询,2016(53):166-166.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名称:中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ZY21408。
其他文献
◆摘 要:奖励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恰当地运用奖励,导致奖励失去其本义上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而反过来产生一系列不利于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降低了奖励的正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教育阶段奖励异化的表现,基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奖励策略。  ◆关键词:奖励;奖励的异化;奖励异化的表现;应对策略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桑代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
期刊
◆摘 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统领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设。目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阶段,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力阵地,高职院校在培养节能型人才的同时,应注意渗透、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  习近平總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对乡村建设愈加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加强对乡村建设的推进,实现现代化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景观管护是维持国土景观多样化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乡村建设的之中,对乡村区域内的景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建设,需要在历史的背景下得以传承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想要对农村进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暴露出教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等诸多不足之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促使两大课堂的协同发展,发挥两大课堂协同育人的效应,完成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育人  一、第一课堂的概念  第一课堂作为高校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通常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体系
期刊
◆摘 要: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有限,本身的自律能力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在学习中出现厌学的现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厌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改进厌学现象。  ◆关键词:农村数学教学;厌学现象;改进方法;有效途径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难度实现了提升,有的学生会认为数学学习
期刊
◆摘 要:本案例中的主人公小海是一名来自广西农村的大一男生。小海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一直在外市打工并建立了新的家庭,对小海关心较少。小海从小由外婆带大,生活贫困,直到照顾他的外婆去世后,小海就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所以,小海的青少年时期是缺爱的、不完整的。除了原生家庭的不幸之外,小海的求学过程也比较坎坷,初中、高中时曾遭受过同学的欺负,也遭受过学校老师的辱骂式教育,这样的经历让他性格自卑、敏感,对周围
期刊
◆摘 要:近些年,在我国小学的教育教学中,作业過多已经成为广泛讨论的问题,并且确实为学生带来一定课业负担。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作业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但却存在盲目练习的问题,作业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除了帮助学生强化课堂知识外,作业应该起到激发思维的效果,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尽量保证结构搭配合理,内容形式新颖多变,才能切实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本文从小学语
期刊
◆摘 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原因,并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提出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业负担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要为小学生减负降压,但是迫于升学压力等外界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导致减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实现,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强调,家风建设是文明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含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还包含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传统文化,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不断促进新时代家风建设,不断深化在家风建设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凝聚强大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助力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  ◆关键词:家风建设;新时代;
期刊
◆摘 要: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四川省四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发热门诊护士2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通过微信群发布,分析存在发热门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问题并探究其原因。结果,发热门诊护士SAS评分与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主要压力源来自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