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科技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该课程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针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背景及特色,以及目前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评估为契机,摸索该课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背景及办学特色
  城乡规划专业是横跨城乡建设和管理的的学科,是培养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建设管理等专业性人才的学科,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与完善人居环境学科群不可缺少的骨干专业之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河南省起步较早,是仅次于郑州大学(原来的郑州工学院)的河南省第二家设置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高校。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于2001年开始招生,2013年即由四年制改为五年制,累计培养毕业生1000余人。
  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已经形成以中原地域文化和城市设计为代表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从事城乡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的作业质量在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中多次获奖,并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专业设置水平稂莠不齐,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着洗牌、弱者淘汰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正在积极努力申报城乡规划专业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希望通过专业评估优化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改革。
  2.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中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是城乡规划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等相关知识。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支撑体系。工程性城市基础设施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主体,也是本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因此,该课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应专业工程的法规、技术规范等,并结合城市建设实际情况与需求,综合、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与各层次的城乡规划相匹配的城市供电、燃气、给水、排水、防灾、环卫以及工程管线综合等工程系统规划方法和步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在城乡规划的各个阶段各专业工程的内容、深度、工作程序和规划原则,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运用。该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是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不可缺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课程设置学时较少。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学时为32个理论学时、0实践学时,2个学分。该课程要系统地阐述与各层次的城乡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相匹配的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防灾、环卫以及工程管线综合等工程系统规划,内容多任务重,在32个学时内难以完成。
  第二,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本门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一方面有足够的感性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实际的动手能力,能夠实际操作与各个层次城乡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相对应的各类工程系统规划。因此,此门课程在时间设置上就应该满足:①学生已具备一定量的专业基础,②与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实践类课程相结合。目前,此课程在时间设置上并没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第三,无适合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设施规划类教材。目前,基础设施规划类课程基本采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戴慎志老师编写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此教材。此教材为建设部推荐的优秀教材,也是工程系统规划的权威教材,但里面涉及大量计算,在深度上超出了城乡规划专业的范畴,而在系统上则略显不足。
  第四,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方案评析与课堂针对性讨论的问题上更是难以把握。学生普遍反映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无法激发,内容掌握不了,实践过程难度较大。因此,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鉴于《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的重要地位,现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评估为契机,摸索该课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
  3.1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主要针对课程的学时和设置时间:
  (1)建议适当增加《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的学分和学时,将原来的2学分、32理论学时、0实践学时调整为4学分、56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在增加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再增加实践学时。
  (2)在设置时间上:首先,《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应该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等)的基础之上再开设;其次,与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城乡规划设计3(上)——城镇总体规划》同步进行,可以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城镇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防灾、环卫以及工程管线综合等工程系统规划,安排理论课程与规划设计课程同期开设,方便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展开,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
  3.2课程内容改革
  (1)系统性授课。《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此课程主要涉及城乡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防灾、环卫工程等八个系统规划以及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共九部分,要系统地讲授这九大部分知识。结合城乡规划的三个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系统性地讲授每个层次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工作深度。   (2)突出重点。结合城乡规划三个层次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重点讲解与之对应的工程规划相关知识。例如,城市给水系统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①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②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③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④布置输配水干管、输配管网和供水设施,估算干管管径;⑤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在城市给水系统工程规划授课时要重点讲授:①城市用水量的预测方法;②城市水源的选择原则、取水方式有哪些以及位置选择依据;③水处理工艺类型、选择依据以及水厂布置原则;④给水输配管网形制、选择依据、适用情况以及确定管径的方法;⑤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城乡规划专业工程规划的授课内容,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讲授。
  3.3教学方法改革
  (1)讲练结合。在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同步进行练习,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践项目的具体操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的理论较为抽象,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比较困难。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选取具有说服力,有代表性和生动性的案例,自然地会引起学生听课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分析这些生动的案例,从规划背景、规划原则到方案构思、方案形成这一系列的过程,把抽象的理论与原则进行分解,学生更易理解理论内涵并终将运用于实践中去。
  (3)实地参观教学。在理论授课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城市实地参观,通过现场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和图纸带入到具体的现场案例,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采用多手段教学模式。常规的《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的教学改革中,尝试探索多手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采取“参与式”和“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方法,实地参观教学采取“案例式”和“引导式”等现场教学方法。努力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
  4结语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传统的理论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本研究试图通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行业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星杰.“案例式”教学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23:570.
  [2]孙洪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5(3):28-30.
  [3]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J].规划师,2004(4):10-11.
  作者简介:
  韩飞,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設计专业城市设计方向。2014年12月至今,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主要担任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专业英语及城市规划类设计课程。
其他文献
摘要:云计算是当前最为流行的IT技术之一,云计算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使得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与互联网更相似。云平台的高扩展性、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用性、低成本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使使用云计算平台来构建校园网。本文主要阐述利用虚拟化云计算对校园网数据中心系统进行设计。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数据中心  引言  云计算技术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资源池---
期刊
摘要:利用微磁学模拟oommf,通过改变FePt(20 nm,30 nm)/A1-FePt(x nm)(x= 5,9 nm)双层膜的厚度,研究双层膜的磁性。  关键词:L10/A1-FePt双层膜;微磁学模拟;交换耦合;单轴磁晶各向异性  L10-FePt的Ku接近于6.7×107 erg/cm3。L10-FePt各向异性值较大的原因是由于5d(Pt)和3d(Fe)态之间的轨道杂化以及两种状态和自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玉米芯介孔炭对实验室有机废水的吸附效果,研究表明玉米芯介孔炭对实验室废水中的苯甲酸、水杨酸、磺基水杨酸和山梨酸等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明显,为实验室废水的经济、原位、及时、方便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介孔炭;吸附;苯甲酸;磺基水杨酸;水杨酸  Abstract: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Adsorption of corncob mesoporous
期刊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高校改革政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对食品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虑,通过大胆改革创新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果不仅适用于本课程,还可以在其他专
期刊
摘要:阐述了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应用,实际使用效果以及适应环保政策的最严要求,简要介绍了络合铁脱硫技术的工作原理,实际应用效果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以便于企业在选择处理硫化氢技术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络合铁;络合铁脱硫;络合铁脱硫技术  引言  在各种脱硫的方法中,采用络合铁液相氧化法的工业化装置越来越多,络合铁脱硫技术自美国引入国内以来逐渐在中小硫磺工况下迅速推广。本文旨在帮助广大企业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对社会的各行各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之下的互联网学习,拓展了人们的教育途径,优化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主要研究计算机大数据在互联网学习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学习;互联网+  引言:  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之下,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金融体制已经开始被新的体制所取代,然而不论金融体制不论怎样变化,金融会计都需要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化解  前言:  金融的风险无处不做,特别对于金融会计而言,金融会计作为金融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需要承担着或大或小的风险,金融会计对
期刊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及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的经验,从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与评价及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基础的必修课,它在培养学生创新
期刊
摘要:在事业单位,各项改革深入,不仅推动了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同时也加强了事业单位的廉洁文化建设,如今,面对新形势,提高事业单位廉洁文化建设十分必要,这不仅会提升国家形象,同时也会更加有效地打击贪污腐败现象,以此能够为国家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本文基于事业单位廉洁文化建设,进行了简明分析,希望分析能够提高认识,不行助力于事业单位发挥出有效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廉洁廉政;建设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政府以及人民逐渐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促使营林造林工作取得一定成就,同时在政府的支撑之下不断针对营造林工作加大力度,促使国家生态建设朝着严谨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营林育林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是探究,这将强有力的支撑提供给林业资源用以发展。  关键词:营林育林;技术管理;经营  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同时可通过人类行为对其进行控制,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