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题命题也要“合法”等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题命题也要“合法”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这样一道数学题,你的答案是?“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这是小学4年级学生“阿仔”(化名)给出的答案。(10月19日《广州日报》)
  【点评】也许纠结于一道小学数学题是否合理合法有点小题大作,但其折射出教育脱离现实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汽车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肯定是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是这样明显的错误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试卷之上,等于在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超速行驶不违法的意识。教育本来就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小学的命题脱离了现实“不合法”,那么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减少学生出错不能用罚款手段
  学生做错一道题,就要交5元“罚款”。近日,珠海某学校一位物理老师订出的“新规矩”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吃惊,有家长质疑这种惩罚方式不恰当。被投诉后,该校的一名负责人表示,当事老师在教学方面一直十分优秀,这次以这种方式惩罚学生,虽然出发点是让学生记住错题,但做法错误。对此,校方已经勒令该老师向学生全数退还罚款,并会对该老师做出相应处理。(10月18日《珠江晚报》)
  【点评】该老师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出错率,但轻易使用“罚”的手段,不但流于简单粗暴,而且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与金钱挂钩的“罚”,还有可能产生更多负面的“引导”,比如是否会给学生一种“交得起罚款便可以做错题”的暗示?减少学生的错误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多讲解、多辅导,师教生、生教生等,都比这种简单的“罚款”手段效果要好得多。
  “去掉几道杠”是有益的尝试
  去年5月,一名从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武汉市少先队总队长,因佩戴“五道杠”而引发了网民与媒体的争论。最近,武昌实验小学又出新举措,昔日少先队小队委员、中队委员、大队委员袖标上的标志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悄然被一个印有校旗标志的“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徽章所替代,也就是说,以后无论“官至何级”,该校的少先队小干部佩戴的标志都没有级别之分。此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10月26日《新民晚报》)
  【点评】从制度上来看,此举与现行的少先队组织规定发生了冲突。但从目的上来看,此举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淡化了学生的“官本位”思想,强调爱心与责任感,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服务意识,这样的“创意”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学霸”引发争议
  源于对应试教育的不满
  最近,一份清华大学学生马冬晗“密密麻麻”的作息时间表和她多门功课超过95分的成绩单在网上广为流传,她也因此被网友冠以“学霸”称号。这份“作息时间表”显示,马冬晗早上6点起床,锻炼,早饭;中午11点25分至13点20分吃午饭,打印课件……20点55分至22点30分做习题,复习物理;22点30分至23点听CNN英语。面对网上的质疑与争议,马冬晗的妹妹马冬昕(与其姐一样被称为“学霸”)回应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希望外界对她们的议论能尽快平息,让她们姐妹恢复平静的学习、科研。(11月19日《北京晚报》)
  【点评】首先要承认,认真学习的行为和态度应该受到尊重和鼓励,比起大学中那些“混日子”的学生,马氏姐妹不啻为学习的榜样。此事引发争论的另一原因,恐怕还在于大家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在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的当下,这种有“应试嫌疑”的学习方式受到质疑不足为怪。那份“密密麻麻”的作息时间表,难道不是受应试之苦学生的真实写照?
  毕业生求职不妨把心态放低一些
  10月11日,优酷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据媒体调查,这个视频的主人公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苗父经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41岁的苗卫芳,曾因考研成功而成为保定阜平柳树沟村的骄傲,如今却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点评】从报道中可以得知,苗卫芳在找工作时有某种不切实际的“挑剔”,比如:他一心想当公务员;到民办学校,他怨学校领导总是批评人;到基层中学教书,他又锱铢必较,因薪水与预期差了300元而放弃。尽管说找一份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对,但在就业普遍不理想的现实之下,还是不妨把心态放低一些。另一方面,目前成才渠道和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学历贬值”不仅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发展,还浪费了国家的培养经费。
其他文献
廖代璇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亲和力强,就像一位知心姐姐,让你没有拘束感。在与廖代璇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对这位“亲和型”的“姐姐”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  廖代璇笑称自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心理年龄比较小。因为人长得小巧,再加上性格温和、开朗,学生都喜欢称廖代璇为“姐姐”。从2004年起,廖代璇每年都带初三毕业班,她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都是稳步上升。即使一些班级刚交给她带的时候成绩和纪律都较差,但是在短
期刊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老师呵!你是那春光么?愿春光无限好,愿春光照亮每一朵花儿的心田!春光,请光临我们的互动QQ群吧!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  教师节已经走过了27年的历程。这些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日益提高。现在,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且已经实实在在是令人向往的职业,我
期刊
“‘效率优先、过程优化’的MS-EEPO(有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这样的教学经验值得推广。”这是今年5月29日,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到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视察试点工作时,对忻城县实施有效教育试点工作的肯定。  2010年10月,忻城县正式启动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至今实施已有一年时间。全县10所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该县进一步探索课堂改革、优化教学
期刊
我十分珍惜在英国留学的每一分每一秒,像海绵一样“贪得无厌”地吸收知识,在每一次的吸纳之后静静反思,认真思考。国外的上课方式与国内有很大差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总会不自觉地把两者进行对比思考。我整理了每一节课的课堂笔记,短短几个月,记录了几万字的内容。  谁是成功的预言家  英国某网站曾经开展一项调查,参与调查者先是观看一张蒙着面纱的女性照片,然后判断面纱下是怎样的一张面容。令人吃惊的是,91%
期刊
听他的课,你会被他课堂中流露出来的幽默所感染,你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知识增长的快乐。他的课堂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催使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这就是小学数学名师俞正强的课堂魅力。今年3月,记者在广西体育馆有幸采访到了和蔼、睿智的俞正强。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在上课时,假如你发现学生走神,做些与教学无关的事,甚至影响别的同学,导致课堂出现骚乱等情况,你会怎么做呢?俞正强说,以前他的做法就是把
期刊
“吴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吴老师像我们的朋友。”“做吴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孩子们口中赞不绝口的吴老师究竟是谁?她有怎样的魅力,竟赢得了每个孩子的爱戴与尊重?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位对学生们来说亦师亦母的老师——玉林北流市陵城小学教师吴健宁,一探她“虏获”学生的“芳心”的秘诀。  忙并快乐着  吴健宁喜欢孩子,于是她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都说班主任是“孩子王”,吴健宁这个“孩子王”一当
期刊
美术室里,在美术老师廖宇的指导下,120多名学生正专心致志地练习绘画,一笔一画描绘出多彩的校园生活。  舞蹈室里,学习舞蹈的学生跳起了自编的蒙古族舞蹈《蓝色游吟》,舞蹈的动作搭配、造型变化、画面更迭,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塑胶跑道上,田径队的健儿们箭步如飞,在篮球场、足球场、气排球场等训练场地,随处可见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身影。  每个周日中午,打开收音机收听梧州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由播音班学生策
期刊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许多像王二妮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都通过它成功了。在钦北区小董中心小学,也有自己的“星光大道”——它紧紧围绕“构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新校园”的主题,以少先队开展“创优争星”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为特色,大胆创新,不断超越自我而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星光大道”。  好习惯从小养成  孔子说“少成
期刊
4月24日,自治区副主席李康率区教育厅、卫生厅、发改委等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到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就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李康深入隆林德峨乡初中、龙洞村小学、隆林特殊教育学校、隆林中学等学校,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控辍保学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对该县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李康指出,隆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营养计划实施初见
期刊
“来到蒙山县第二中学,一进校园便被告知,按照当日全校的课程安排表,任何年级、任何班级都可以推门听课……教室里除了走廊的一面,墙壁其他三面都有黑板,分成6组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和在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掌声不断的课堂真的让人叹服不已……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热烈的讨论,给人感觉好像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老师不讲了……”这是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最近组织人员到梧州市蒙山县学习考察后,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