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r——附108例临床资料

来源 :江苏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P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观察比较各证型的分布特点及与血清PG、Hp的关系.结果:108例CAG患者中医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间血清PGⅠ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组、胃阴不足证组及胃络瘀血证组(P<0.05),其中胃络瘀血证组最低;各证型间血清PGⅡ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肝胃气滞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胃络瘀血证组及脾胃虚弱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低;各证型间PGR(PGⅠ/PGⅡ比值)比较,胃阴不足证组最低,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及肝胃气滞证组(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正> 儿童的身体发育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如营养、锻炼、运动和生活制度等都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1959年和1960年我国连续遭受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比较困难,主副食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挑选8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肝切除术,依据患者病情确定手术方式,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
胃痛为中医内科常见疾病,又称“胃脘痛”,常伴有嘈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胰腺炎、胆囊炎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