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eGoodwin

来源 :影像视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到40多岁,摄影师ChristieGoodwin才发现自己真正的使命:拍摄音乐艺术家。尽管她已经当了20多年摄影师, 英国摇滚乐队StatusQuo的经理一个偶然委托却让她的事业进入一条全新的轨道。
  自此之后,Christie在音乐摄影领域的声望越来越高,这使她能够拍摄来自全世界最主流的乐坛明星。当17岁的Ed Sheeran还是个无名之辈的时候,Christie就开始拍摄他在酒吧里的表演了,一直到Ed Sheeran暂别乐坛之前她还定期拍摄这位传奇歌手的巡回演出。

你是怎么进入摄影行业的?


  我一直对照片很着迷。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安静下来,会把我放在沙发椅上,让我拿着一本很大的画册,然后我会好几个小时不哭不闹。我就是喜欢照片。我看着一张照片,脑海里就会浮现关于它的整个故事。这张照片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我对此一直充满了兴趣。
  我爸爸有一台相机,他不许我碰。当我知道了照片和相机之间的联系,就对这台相机十分迷恋。我好几次拿着它跑掉,然后被一顿数落。最后父亲终于想通,在14岁生日时送给我第一台胶片相机。自那以后,我就沉迷于摄影了。

有哪位摄影师给你带来过启发?


  在以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品,对摄影师并不感冒。当开始学摄影,我才了解了一些摄影师,因为你必须熟悉不同的摄影师和他们的风格。
  当Linda McCartney还是Linda Eastman的时候,我就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我喜欢她在作品中呈现一种幽默感。她为《滚石》杂志拍了很多照片,在和PaulMcCartney相恋、结婚之前的整个时期,她的照片极富趣味性。
  我还喜欢Baron Wolman,他是《滚石》第一位首席摄影师。我钦佩Baron的是他深入幕后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网,以及他与自己拍摄对象之间的亲密关系。


但你是艺术摄影方向出身的吧?


  是的,我完全搞错了方向。那时才18岁,还比较愣头青,我知道自己一直想在摄影领域有所作为。当时有两种选择,要么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开一家自己的店,从事这个方向的拍摄;或者变得更有艺术感。我不想站在店里工作,所以走上了艺术之路,学了艺术摄影。
  我所学的大部分是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学科和相关事物的意义。现在这些知识仍对我有所帮助,因为达芬奇或其他大师的作品中有很多基本原理,如今仍被我们沿用。

这是从构图的角度来讲的吗?


  主要是构图。这关乎特定事物如何被大脑识别。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摄影是一种交流手段。你想要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表达一些东西,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图像,为人所见?而这些图像又如何被人们的大脑识别?

你是如何在音乐摄影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我以前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人,会去音乐会,偷偷把相机带进去为自己留些纪念,但从来没想过这能发展为职业。我开始从事时尚摄影,工作了几年后,我真的厌倦了它,因为你没有太多发言权。现场总有人,比如艺术导演或者其他什么人,会告诉你要拍什么、怎么拍,所以我不太喜欢那种方式。
  然后我开始做创意摄影,做了几年之后也厌倦了。后来,我十分偶然地为我搭档的一个朋友和他的乐队拍摄了几张照片,他把照片发给了英国Status Quo摇滚乐队的经纪公司,并说:“如果你们想给Status Quo拍组令人耳目一新的照片,可以请这位摄影师。”他们打电话找了我,交给我一个任务。我心想:“天呀,我可以去看演出还能得到报酬,太棒了!”于是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在为Status Quo摇滚樂队拍摄之后,事情进展得如何?


  可以说困难重重。我基本上就是闭着眼跳进这个领域的,只能四处摸索。这是一个艰难的世界,尤其是音乐行业。在为Status Quo拍摄之后不久,我从Joe Satriani(美国多乐器演奏家)那里得到了委托,他雇我为他拍摄,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然后我意识到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现在必须开始营销并展示自己了。
  基本上,上千次的毛遂自荐也只能换来一次回应,要成名是非常困难的。

你联系的是唱片公司还是艺人经纪公司?


  我一开始试过杂志和唱片公司,但很快发现那是一条死胡同。因为我第一次接触的是Status Quo的管理层,这挺有效的,所以我开始瞄准艺术家的经纪人。最后证明非常有效!

在现场拍摄中,你会拍摄整个巡演还是只负责其中一部分?


  视情况而定。对于像Katy Perry这样的大牌歌手,她会在巡演开始时雇我进行拍摄,为期两周左右,以便在巡演剩余时间里有足够素材来制作他们的巡演节目。
  有时他们会尤其关注某场特定演出,这跟他们正在拍摄的影片有关。也可能是好几场演出,因为他们需要用这些照片在其他国家推广。




演出现场你会事先计划好吗?


  我通常不研究艺术家的作品,尽量规避前人的拍摄套路,想让作品变得焕然一新。这是我最擅长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只会跟着这些想法走,有时还会错过真正的好时机。
  我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天真的孩童,只吸纳我看到的事物。我是音乐家和粉丝之间的信使,必须告诉那些没有看过演出的人现场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我的使命。

跟随巡演并看完一两场演出,这肯定对拍摄有所帮助吧?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灯光效果,因为这决定了你的画面。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灯光布置,这是看完几场演出之后学到的颇为有用的知识。例如光线如何进入人群、聚光灯的走向等等。

当你拍摄音乐家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不可预测性。要时刻准备好,调整自己,观察正在发生的每件事。在舞台媒体区,我经常看到有的摄影师刚拍了几张照片,就开始在相机显示屏上看效果了,这样他们会错过一半的演出。你不能这么做,因为有时候曲目衔接期间的美好时刻会成为珍贵瞬间。

你是如何成为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官方摄影师的?


  我一直很喜欢在阿尔伯特大厅拍摄。不久之前,我为盖蒂图片社拍照时去了那里。我毛遂自荐了好几次,音乐厅正好处于过渡时期,他们已经有一个摄影工作人员了,还想招募一个摄影师。

你已经为Ed Sheeran制作了一本摄影集,你们的工作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那时,我正在向Ed Sheeran的经纪公司推荐自己,而他刚换了公司。经纪公司说:“我们刚签下这个年轻音乐家,需要他的照片进行推广,但是我们没什么预算。你愿意为我们拍摄吗?”公司通常都会这么说。
  那时我想先了解这个年轻的音乐家,所以他们给我发了几个剪辑片段,看完之后我就答应拍摄了。我们就这样开始合作了。第一场拍摄本是一场很短的演出,因为在他第一首歌之后突然停电了。我拍了大概有10-15个画面,当时一片漆黑,但他拿起吉他,推开麦克风,继续表演。这让我了解到EdSheeran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如此坚定地想要取悦观众。
  那时Ed Sheeran说:“我们现在没有经费,但凡我能赚到钱,一定带你去巡演。”他做到了,几年后,他开始声名鹊起,并继续和我一起工作。

你一定和他相处了很长时间吧?


  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在那里。我们开始交谈, 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但我和EdSheeran不是朋友。对我来说,他是我的客户,我们相互尊重。当然,我们见面时也很友好,但我和他父母的关系更好。


你现在用什么器材进行拍摄?


  我有两个佳能EOS 5D Mark IV机身, 一個70—200mm镜头和一个24—70mm镜头,还有一个很少会用到的鱼眼镜头。当乐队在拍摄DVD,要把整个乐队呈现在镜头里时我会使用鱼眼镜头。

你后期如何处理照片?


  任何人都不能碰我的照片,而且我选片很快,这两个习惯惊到了很多人。基本上我会把照片按顺序排列,然后快速点击删除键,依次删除。只有当某张照片在一瞬间让我停下来时,我才会保留,其余的我都会删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选择。
  我在Lightroom中进行选择,并做一些初步调整。通常是校正、剪裁,也会减对比度或增加亮度。我从不用Photoshop,因为照片必须讲述真实的故事,所以在音乐摄影中我不会改变任何东西,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后期处理。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工作流程。


  是的。我在这方面有点老派,因为过去自己经常冲洗照片,在暗房里做后期。所以在Lightroom里也会做些小小的调整,但不是大的改动。

你有最喜欢的音乐家吗?


  没有。我曾经是个狂热的乐迷,但从事了这一行之后就再也不去看演出了,因为我需要保持中立。无论乐队和他们的音乐如何,我会试图在其中发现激情,无论是来自歌迷,还是来自乐队。


有哪个你想拍摄却还没有拍过的音乐家或歌手?


  我一直想拍Tina Turner,不过她不会再表演了。我会拍摄在伦敦西区扮演她的人,这大概是我最接近梦想的机会了吧。

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当我在媒体区拍摄的时候,灯光熄灭、音乐响起的时候,肾上腺素开始在我体内涌动,那就是我活着的时刻。我不喜欢到处奔波、等待、加班熬夜、睡眠不足、没有社交生活,所有这些都很困难。但我只要拍上一个半小时,就会沉迷其中。

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我打算在伦敦举办一个大师班。我每年都会这么做,因为想回馈社会,不想一味地索取。每年我都会邀请感兴趣的人参加,让他们产生拍出好照片的欲望,给他们建议、启发和知识。
其他文献
佳能PowerShotG1X Mark III  参考价格:7000元  佳能G1X Mark III搭载了一块2420万像素APS-C规格的传感器,和本次评测中其他的APS-C机型不同的是,G1X的镜头是一款3倍光学变焦(等效焦距为24mm-72mm)的镜头,这款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2.8,非常令人惊叹,不过最长焦距时光圈会缩小为f/5.6。这款镜头非常紧凑,使得G1X机身并没有大多突出,不过依
期刊
使用最基礎的线条与影调构建画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后期处理工具让这件事变得简单又容易。虽然本文介绍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照片,但想要得到理想的效果,最好还是使用光照均匀、背景简单、反差适中的照片作为起点。  我选择了一张在白背景前面拍摄的高调人像作为例图,这类照片处理成素描效果非常理想。首先,执行“编辑>图像大小”命令,将图像的长边设置为4000像素左右,图像分辨率直接决定了调整照片所使用的各种参数值
期刊
2020年的春节已经过完,真正的一年要开始了。2020年不光是全新的一年,也是一个新的10年开始。说到新的开始,不妨评估一下你的摄影水平,为新的一年,或者你的目标更长远的话,为新的10年立下新的志向。  也许你希望提高自己的后期编辑技巧,或是尝试新的拍摄技法。也许你希望把自己的摄影爱好变成职业,或者只是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拍照。不论你的愿望是什么,为自己设定一些小任务和挑战,让自己按照计
期刊
街头摄影意味着你需要与你的拍摄环境互动,随时预测身边即将发生的事情,并在关键时刻及时地触发快门捕捉决定性的一瞬。经典的街头摄影作品通常都会包含人物以及他们所在的环境,这种时候比标准镜头视角更广一些的镜头就变得比较合适。  对于全画幅相机的用户来说,35mm镜头的视角刚刚好,足够宽广的同时又不同担心广角镜头的透视畸变使得照片看起来不够自然。正是这种特点,令35mm镜头成为街头摄影中出场率最高的镜头。
期刊
标准变焦镜头是攝影人群最喜欢的镜头品类之一,无论初学者还是职业摄影师,这类镜头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单反相机而言,这类镜头的选择已经非常丰富,从几百元的套装镜头再到f/2.8恒定光圈的顶级产品都可以从市面上找到。相比之下,无反系统的此类镜头没有单反世界那么丰富,不过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无反用户也有了多种选择。  在本次的横评中,我们将对比富士、奥林巴斯、松下这些APS-C或者M4/3系统的套装镜
期刊
邓迪新建的V&A博物馆外形的灵感来自苏格兰悬崖峭壁的上覆岩层,而建筑的整体形制则源于这座城市过往的造船史。我当时正在给这张照片构图,想要拍一张纯粹的抽象照,这时,两位穿着鲜艳外套的女士从一旁走过,她们的出现让这张照片变得更富有趣味。  我发现如果在阿伯丁海港附近拿着长焦镜头四下游荡,就会被人误认为是船只监护员,这还真是摄影师的“职业弊端”啊。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了解到石油钻井平台上都会常备应急的轮船
期刊
參考价格:2500元  这支镜头是随尼康的DX(APS-C)格式无反Z50发布的,一同发布的还有一支16-50mm f/3.5-6.3 VR套机饼干镜头。如果你对运动、野生动物或者人像题材有拍摄兴趣,那么这支镜头或许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这支镜头的35mm等效焦距为75-375mm,强大的焦段覆盖大大提升了它的适用范围。虽然f/4.5-6.3的浮动光圈设计在实际使用中没什么优势,但这支镜头依旧拥有
期刊
索尼FE 24-70m m f/2.8 G Master交出了超高分數的答卷。  毫无疑问,索尼在这些年推出的全画幅无反相机系列一直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出色的机身性能吸引了很多用户的喜爱。不过通常与这些机身搭配销售的28-70mm套装镜头并不能让用户充分发挥机身的成像性能,令人比较遗憾。相比之下,索尼推出的顶级标准变焦镜头FE 24-70mm f/2.8 G Master就不同了,锐度、反差和焦
期刊
James Abbott  James是专业摄影师和职业记者,他的Photoshop技巧非常成熟,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后期技巧给读者。  即便使用针对当下高像素传感器设计的最高档次光学镜头,我们依旧可以通过适当的后期处理技巧改善照片的视觉清晰度。所谓的视觉清晰度并不等同于绝对的分辨率或者锐度,而是通过一系列反差或色彩的调整技巧让画面中的细微之处在肉眼看来更为突出。  锐化是提高画面视觉清晰度最常见的
期刊
Sean McCormack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的特约后期作者,对Lightroom软件有独到的认识。  许多年前,我办过一个湿板摄影培训班。湿板摄影是19世纪最主流的摄影创作方式之一,摄影师们驾着马车游走于世界各地,使用这种繁琐的工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那个时代的影像。  想要得到一张湿板摄影作品,我们首先需要制作感光板,接着完成拍摄,并在拍摄之后的5分钟之内完成照片的冲洗。除了繁琐的工艺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