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深部煤柱留巷围岩控制难题,在分析煤柱留巷围岩破坏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煤柱留巷力学模型,分析支护力、采动应力、煤岩体力学属性与莫尔圆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深部煤柱留巷"卸-支-注"协同控制原理。通过对煤柱上方支承压力进行人工调控,降低支承压力峰值和转移应力峰值位置,使其远离煤柱留巷,降低煤柱留巷的采动应力;对破碎围岩进行强力支护,增加巷道围岩的支护力,提高煤柱留巷围岩自承载能力;对煤柱留巷破碎围岩进行
【机 构】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基金项目】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项目(2019-TD-QN0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4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1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深部煤柱留巷围岩控制难题,在分析煤柱留巷围岩破坏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煤柱留巷力学模型,分析支护力、采动应力、煤岩体力学属性与莫尔圆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深部煤柱留巷"卸-支-注"协同控制原理。通过对煤柱上方支承压力进行人工调控,降低支承压力峰值和转移应力峰值位置,使其远离煤柱留巷,降低煤柱留巷的采动应力;对破碎围岩进行强力支护,增加巷道围岩的支护力,提高煤柱留巷围岩自承载能力;对煤柱留巷破碎围岩进行注浆改性,提高煤柱留巷围岩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有效改善煤岩体力学属性,使煤岩体由极限平衡状态过渡至弹性安全状态。通过协调"卸压-支护-注浆"三者的时空关系,使留巷结构体形成合理的能量耗散机制,使留巷结构体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状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卸压-支护-注浆"协同控制技术后,煤岩体强度提高34.45%,锚索受力降低50%以上,煤柱留巷两帮移近量降低40.79%,顶底板移近量降低69.80%。"卸压-支护-注浆"协同控制技术有效改善了煤柱留巷的围岩力学属性和应力状态,实现了对王坡矿深部煤柱留巷围岩稳定的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考情分析】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其中各国颁布的宪法和政体类型则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又是当今的时政热点,因而本部分内容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实验通过紫外吸收与荧光光谱法研究了AIE型荧光探针四苯基-1,3-丁二烯对Fe3+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仪器分析实验中的荧光光谱法进行了探究与改进,属于设计性实验。该实验具有条件简单温和、荧光现象明显、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层次,采用阶梯式、模块化方式设置了实验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过程化学习,强化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使科研、教学、趣味三者相互融合。
近年来,呼吁"民主"的运动和组织层出不穷。但是,民主究竟是什么以及民主为什么重要?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相关思想的演变,尤其是考察早期马克思的激进民主概念,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思考民主,认为马克思对民主化的追求成为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主张的核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础就是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置于其参与者的集体自我治理或自我统治之下。这种对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诉求的思考,将为社会主义民主和当代激进
该文使用4-乙酰氨基苯甲醛和碳酸肼一步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荧光(AIE)特性的高效新型荧光探针1。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光谱、粒度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DFT理论计算讨论了探针1的AIE特性,证明了探针的发光机理是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效应。探针1在DMSO-H2O(1∶9,体积比),p H 7.4(PBS,0.2 mol/L)体系中可定量检测0~25μmol/L范围内的H2S
本工作用Hoechst 33258及着丝粒特异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的小鼠粗线期染色体主缢痕区,与以小鼠富集着丝粒(SFA)DNA为探针在粗线期染色体上的原位杂交主缢痕区作了比较。发现SFA DNA探针不仅杂交于全部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上的着丝粒区,并且杂交于着丝粒周围的异染色质区;而且,也杂交于X,Y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由此结论:此富集SFA DNA中含有全套常染色体及X,Y染色体的SFA DNA。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关注的重点体现在学生的卷面中,更多的重视结果,对于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和反应,教师并没有特别的关注。为了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们决定在课上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设计科学课程的内容,以此体现出STEM教学理念的优势。科学这门课程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新的评定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
道德教育是推进儿童哲学在中国本土进行整合实施的重要领域,儿童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要求其本身不能脱离哲学的其他领域,应指向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并应注意道德的情境性。结合国际范围内的实践经验,基于儿童哲学的道德教育,应通过引入和开发适宜刺激物,启发儿童进行伦理探究;运用思维工具,积极发展儿童道德推理能力;应设置思想实验,深度升华儿童道德思考等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意义与效果。
我们的时代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一种促进学生个体独立人格发展的道德教育。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教育一再被忽视并以诸多不当的教学方式教授。在这种矛盾与对抗之中,儿童哲学以其民主对话的道德情境、重视儿童个性情感的生动素材、灵活多元的提问方式和重视学科融合的创新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实践智慧生成的新路径。
儿童哲学作为启迪儿童思维和思考力、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在韩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市场。韩国儿童哲学的发展历程1986年7月,首尔教育大学哲学研究校友会在首尔创办了儿童哲学教育研究所,创建者李初植教授任命朴珉奎为研究所所长,并翻译出版了李普曼的《教室里的哲学》,这标志着儿童哲学正式进入韩国,韩国儿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