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小的移动图书馆

来源 :七彩语文·国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风琴声响起,孩子们就知道安东尼奥和他的Bibliomotocarro来啦!他们纷纷跑去迎接这个可爱的移动图书馆,还有那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最初知道这辆特别的小车,是因为插画师卤猫的“on the road”系列插画,后来看了报道,我才了解这个意大利最小的移动图书馆背后的故事。车主是来自意大利费朗迪纳的退休教师安东尼奥·拉卡瓦,自2003年以来,他就带着三轮移动图书馆行驶在南部巴斯利卡塔地区的小村庄,为当地的孩子和成人带去书籍、文化和幸福。
  这次,安东尼奥把三轮移动图书馆停留在米兰的第一个共享花园。所有住在附近社区的人都可以来照料这个花园,在生态箱里种植蔬菜和水果。在花园里,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老人坐在长凳上呼吸新鲜空气、阅读报纸、聊天,在城市生活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一进入花园就能闻到潮湿的泥土的气息,蓝色的小房子早早停在那里,车厢里播放的卡通片音乐吸引着周边的小朋友,他们在安东尼奥的帮助下,踩上粉红色的小板凳,坐在“电影文学”空间里聚精会神地观看影片。三轮移动图书馆前面摆放着几排长板凳,最前面的位置当然是留给孩子的。
  眼看着故事时间快到了,家长们陆陆续续带小朋友们坐好。安东尼奥给孩子们读起了一本带有翻页机关的图画书,左页是局部图,右页的翻页设计揭晓答案。教学经验丰富的安东尼奥通过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想象。每翻一页,他就会邀请一个孩子上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尽管完全不理解他们的对话,我仍然能从安东尼奥慈祥温柔的目光中感受到他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最后安东尼奥又带着现场的大人和小孩朗诵他为这次活动的主题“你见过国王吗?”编写的无厘头的诗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叫作费德里科。他去战场寻找敵人,但是敌人离开,去买冰激凌了,压根不理会国王费德里科。‘敌人,快出来,我在等你啊!’‘现在不行,我要吃完我的雪葩。’‘出来吧,我希望你使用你的剑和长矛!’‘现在不行,因为我的肚子疼。’国王费德里科感到绝望,扔掉王冠退休了。”
  三轮移动图书馆的门上印着意大利作家帝奇亚诺·坦尚尼的一句话:“我们,是我们听到的故事,是我们小时候沉迷的童话,我们读过的书,我们听到的音乐,以及绘画、雕像、诗歌给我们的情感。”在安东尼奥看来,阅读应该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什么义务。作为一个在小学有着4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安东尼奥深知学校教育在激励儿童阅读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应试教育甚至让孩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他愿意在退休后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
  所以,安东尼奥在2003年买下了这辆二手的三轮汽车。他特地将三轮移动图书馆设计成房子的形状,象征着庇护和放松,他相信书籍能够给予读者这样的感受。车子两侧放有6个2米长的书架,总计12米,能够放下1000本书。最初,这里的藏书只有700册,后来增加到1000册——在没有任何机构资助的情况下,安东尼奥自费购买了所有的书籍。车子中间是“电影文学”空间,里面有一个小电视机,孩子们可以坐在车子里观看动画。平时,安东尼奥就坐在上面给孩子们讲故事。
  安东尼奥每月要旅行四五百公里,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他也没有停下来。他和他的三轮移动图书馆翻山越岭,还曾到达偏远的圣保罗奥尔巴涅斯村庄,只为了给村里的两个小学学龄的儿童送去书籍。他明白“没有书的孩子,是孤独的”,这让我想起了《车轮上的图书馆》中的一句话:“如果你无法把人们带进书里,就把书带到人们身边吧。”
  如今,73岁的安东尼奥坚持开办移动图书馆已有16年之久,行程已超过18万公里,他希望传递一个信息:文化是人人创造且享有的,而不是服务于少数拥有特权的人。他笑称“三轮移动图书馆永远不会度假”,他的旅程还将继续。
其他文献
冯照军 现任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主任,并任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濒危物种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这个长着大大的壳的生物是鹦鹉螺,它的壳上有着美丽的橙红色花纹,从脐部辐射出来,弯弯的,就像鹦鹉的喙,因此而得名。它虽然有螺壳,但和普通海螺不一样—普通的海螺都是附着在海底,用腹足爬行,就像我们看到的蜗牛那样,但是
期刊
没来德国之前,我就听朋友说德国野韭菜味美可口,这让远离大自然,久居城市的我非常期待。想着日后来到德国,周末我们能够在森林里、小河边采摘野韭菜,之后在家里吃上一盘鲜美的韭菜鸡蛋饺子,享受劳动的成果及喜悦,那该是多么幸福和美妙啊!  刚到德国,摘野韭菜的季节已经过了,所以我只能期盼来年春天的到来。大家都说时间过得真快,可是我却嫌它有点儿慢。总算春天来临了,野韭菜也慢慢地长出来了。在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妈
期刊
I love little pussy,  Her coat is so warm,  And if I don’t hurt her,  She’ll do me no harm.  So I’ll not pull her tail,  Nor drive her away,  But pussy and I  Very gently will play.  我愛小猫咪,  皮毛暖兮兮,  我
期刊
知識拓展:  说到“抛砖引玉”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唐朝时,有位诗人名叫赵嘏,他很有才华,因为写过“长笛一声人倚楼”的名句,被称为“赵倚楼”。有个叫常建的诗人,对赵嘏仰慕已久,有回他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很是兴奋,觉得那是一个向赵嘏学习的好机会。他想,赵嘏来到苏州,一定会探访著名的灵岩寺。他灵机一动,便提前赶到寺里,在山墙上写下了半首诗。后来,赵嘏真的去了灵岩寺,看见墙上的半首诗后,顺手补了
期刊
在这里,“empty suit”不能简单翻译成“空西装”,而是“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意思。据说这个短语来源于美国的政治选举。美国经常举行选举,除了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还有州、市一级的选举,候选人通常身着西装四处演讲,为自己拉票。后来,人们就用“空西装”来嘲笑某些候选人,意思是虽然穿了一套西装,但里面是空的,什么内容都没有。也就是说,这个候选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他说的都是别人替他想好的。 
期刊
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一所学园制学校读书。小的时候我不喜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为了锻炼我,妈妈给我报了一个非常抢手的表演课。我从5岁开始上表演课,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表演课每周一节课,在周二的放学后,不会影响正常上课,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有汇报演出。  表演课上,我们会接受一些基本训练,比如老师给我们出一个题目,要求大家一分钟之内编出一个短短的故事,每个人准备一下后,在大家面前表演出来,这种练习培养了
期刊
我是印度尼西亚巴淡族人,在我的家庭,我们三兄妹可以用中文交流,爸爸妈妈虽然都不懂汉语,但非常喜欢,希望我们可以学好汉语,并有机会去中国留学。  说起我与汉语的结缘之路,得和你们好好分享一下。  我在小学时,觉得汉语很难,不喜欢说,更不喜欢写,一笔一画,横竖撇捺,学起来又慢又难。那时的我,很不喜欢学汉语,这也与我那不懂汉语的妈妈有关。每次听写生词时,妈妈一边听录音学习,一边给我念,她说的每个词都没有
期刊
上一期,我们说到魏格纳为了科学研究,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然而在他死后,他的理论依旧遭到了许多不留情面的批评。  海底的大山和裂谷  反对者虽然无法否认魏格纳提供的证据,却批评他的理论没能解释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实际上,魏格纳生前正在努力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他曾提出:大陆主要是由较硬的花岗岩类物质组成,而海洋底部是由较软的硅镁质物质组成,大陆地块较“轻”,因而会漂浮在海洋地块之上;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
期刊
黃金旅館的槍聲(四)
期刊
呀,硬幣居然浮在水面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