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评估精灸对胃溃疡大鼠代谢的影响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精灸对胃溃疡(GU)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分析精灸干预GU的代谢响应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精灸穴位组,每组6只.用束缚-冷应激法建立G U大鼠模型,精灸穴位组精灸大鼠双侧“梁门”“足三里”,每穴3壮,每天干预1次,连续干预7 d.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 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的表达,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对大鼠血浆和胃黏膜组织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固有腺体排列整齐紧密,未见萎缩脱离或破损;模型组可见胃黏膜皱襞破损,腺体排列紊乱,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结构层次不清;精灸穴位组胃黏膜结构基本正常,腺体排列整齐,固有层细胞排列紧密,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整体修复情况优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组织中EGFR、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精灸穴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1).精灸双侧“梁门”“足三里”可有效逆转GU大鼠血浆和胃黏膜组织中共26种与GU病理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水平(P<0.05,P<0.01,P<0.001),有效调节由GU造成的12条代谢通路的紊乱.结论:精灸“梁门”“足三里”可显著促进EGFR、VEGF的表达,全面调节由GU造成的代谢紊乱,包括能量代谢、糖代谢、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等,对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FM筋膜手法联合筋膜刀疗法对老年下背疼痛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FM筋膜手法治疗)及实验组(FM筋膜手法结合筋膜刀疗法),进行为期3周的随机对照实验。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周。于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评价中、远期疗效;治疗前、治疗3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各时点,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腰椎间凸度和骶骨倾斜角;各时点,测量比较两组的60°/s角速的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峰力矩(p
目的比较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和基于形变的形态学测量(deformation-based morphometry,DBM)在检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灰质异常及相应分类识别性能上的差异,为结构态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VBM和DBM对27例MCI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的磁共振结构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比较获得相应的组间结构异常脑区,并将异常脑区作为分类特征构建相应的MCI诊断识别模型,最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