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den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与学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与学双赢的体现。新课程标准反对那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新的面貌,新的形式,笔者尝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教与辅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发现、理解高中物理的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学生主体地位的定义、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外因、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内因、师生配合是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关键等四个方面去论述,提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形成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主体地位;外因;内因;师生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03-0003-02
  为迎接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形势下,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摆脱陈旧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出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就成为了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自从不少学校推行“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以来,这就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特色,也使得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定义
  素质教育提倡全体性、整体性、主体性,在这三体中,主体性又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教育改革中,一种提倡确立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主体性思想逐渐开始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主体性教育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老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而学生则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外在讲,是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从内在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那么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做到精讲多练,每节课要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如全国名校衡水中学,在那里,老师讲课最少是5分钟,之后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己把握,自己去查缺补漏,这在物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形成学生的主休地位缺乏研究和操作。那么,怎样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二、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外因――教师
  学生处于发育求知的时期,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使他们在教学中无法独立形成自身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极为重要。我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活泼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好与差,知识能力掌握的多少直接受课堂教学的影响。学生认识了这种关系,就会产生极强的驱动力,从而激发一种主动的积极好学的学习欲望,就会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老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只有参与教学,学生才能记忆深刻、思维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在存在疑问的情况下,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力。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听、主动想,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起强化信息输入的作用。如果教师引导方法正确、悬念设计得当,学生就一定会随着老师的叙述主动追寻思索下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物理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拉的形成就应落实到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它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首先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和组织,使之内容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其次,坚持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教材补充理论。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实验去验证理论,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中,通过用牛顿管做实验,发现在真空的条件下轻的羽毛和重的铁片是同时落到管底的,从而使学生消除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错误观点,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这样结合课本学习理论知识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抽象的空间思维和创建物理情景的能力
  这是物理教学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一般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这时教师就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去自主想象,比如一个滑雪的人从山坡下来,要对他进行受力分析,我们得想象出他滑下来的情景。在讲两个星球之间引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们抽象为两个质点,这样就容易多了。
  4、教师应注重物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笔者注重介绍一些良好的方法,使学生能在物理学习中应用综合、分析、联想等方法,既能把握教材,又可以联系实际,既能对宏观体系了如指掌,又能对微观的知识点无一疏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内因――学生   尽管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主要因素还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努力必须经过学生的自我消化才能见效。那么学生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形成,又应有怎样的认识呢?
  1、要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长期以来传统的物理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记已成为模式。这样全部把物理知识灌给学生,学生就养成了依赖教师的心理,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和教材,根本无法主动地学习和思考,主体地位也就无从形成,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自己的引路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达到胜利的彼岸,这样,才能真正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2、要有一个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學习手段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发挥其主动作用的方法也不同,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套什么公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的帮助下,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奠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在讲“质点”这个概念的时候,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把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经过共同的学习和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的代表来理解和提出问题,最后我才概括性地总结,这样学生记忆很深刻,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关键是师生配合
  教师、学生是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的外因和内因,对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外因无法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不能得到外因强有力的支持,则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也只能是句空话。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关键是要师生配合,使内、外因相结合,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1、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教师应将情感融入教学中,满怀爱心和责任心去对待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内是良师,课外是益友。而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情实意,从内心接受了教师的教导,就会加倍努力,从而更加用心、主动地去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高。好成绩又会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实践证明,当师生关系融洽时,教学就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教师挥洒自如,感觉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学生思维活跃,体会到学习进步的欣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又怎能不被调动起来呢?
  2、针对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注意培优和补差。
  老师备课在设计教法的同时也应设计学法。笔者平时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就应该教会他们研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应该不厌其烦地去讲解,使他们感到老师教书育人的精神可佳,从而更有信心地去学习。比如有人听我的公开课,我就给后进生表现崭露头角的机会,然后在众多老师和同学当中表扬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这种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基本确立。
  3、形式多样、手段各异的教学实践是师生配合的重要形式。
  除了讲课,还可以进行物理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比赛、物理小故事演讲比赛等教学活动,在竞争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最积极主动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是以活动为中介的,物理教学不仅是在课堂。学生只有投身于物理实践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因此,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参观工厂车间,进行社会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就很有必要了。例如,在讲静摩擦力中传送带把物体送到高处主要靠静摩擦力时,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化肥厂,使他们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4、语言表达多样,注意评议的圆滑和幽默性。
  物理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在语言表达方面应注重多样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物理教学中幽默性也很重要。我在讲物体的受力分析时,受力分析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对象,也就是受力物体,我故意说成“找对象”,学生想到青年人谈恋爱的找对象,就会很好笑,学生笑过之后记忆也会深刻。
  物理教学发展到今天,培养实践能力与发展思维已成为物理界的共识,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正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前提。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是为了不教。当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对物理从无兴趣、被动地学到有兴趣、主动地学,由没有能力主动学到有较强能力主动学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物理教学就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主体地位的目的,就为我国培养高素质、跨世纪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5).
  [2] 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J].教育研究.2001(2).
  [3] 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4]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5] 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8月12日,宁波召开了全市科技教育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和市长毛光烈分别做了报告.报告充分表达了科技教育对宁波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在2008年实现“科技强市”
这次全市科技教育大会传递出一个很强的信号,宁波已经将“科技强市”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大会主题报告更具现实性,还是在随后的政策施行上,都透露出这样的一层含意,
近年来,虽然宁波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自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战略以来,宁波科技工作坚持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区域科技竞争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
在全市科技教育大会上,市领导在报告中多次提及未来要构建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可以
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煤炭来源的丰富,湖北省火电建设空间将会有较大增长.同时,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国家对SO2和NOx等煤炭燃烧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市科技教育大会上,宁波市政府出台了.这一文件的核心,是通过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宁波面临土地等要素制约和市场竞争“双重倒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教材的影响,教师教学行为会受到一些影响,更多的教师采用教材讲解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方式不利于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展开,浪费时间多,
期刊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求,由单一的知识点掌握,逐渐转向了知识点和思维模式培养并举的机制,要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学科思维模式.在这样的要求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备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的课程内容,其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这对培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