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连翘的潜在地理分布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3种环境因子的空间数据和连翘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模拟当前及未来不同时段我国连翘潜在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并进行等级划分;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评估制约现代气候条件下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 MaxEnt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可信度高.当前气候条件下连翘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约为325.86×104 km2,分布范围较为广泛,高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面积约为66.53×104 km2;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中部、云南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四川东北部等地,面积约为95.22×104 km2;低适宜区主要位于云南中部、四川南部及东部、辽宁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及南部、甘肃中部以及山东西北部等地,面积约为164.11×104 km2.影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月份最低温度(52.4%)、最暖季度降水量(6.9%)、坡度(5.7%)和昼夜温差月均值(5.7%),累积贡献率达70.7%,其中,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未来时段内,SSP1-2.6情景下连翘的总适宜生境面积有所减少,而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总适宜生境面积呈增加趋势,说明气候变化有利于连翘生长.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连翘的资源保护和区划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Gjb2在高糖诱导的HEI-OC1细胞株凋亡与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 高血糖处理HEI-OC1细胞株后,RT-qPCR检测了Gjb2的表达.Tune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I-OC1细胞株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高糖处理后HEI-OC1细胞株内ROS的生成,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SOD2和catalase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HEI-OC1细胞株经高糖处理后,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的mRN
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是由于耳蜗传入通路病变引起的,其最典型的听力学表现为耳声发射或耳蜗微音电位能引出,而听性脑干反应引不出或严重异常.目前,临床对于AN的诊断已较为完善,但对于其听力学表现的解读仍存在不足,为加深临床对于其相关听力学表现的理解,本文将对各项应用于AN检查的听力学测试进行综述,为AN的早期发现与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眩晕疾病之一.焦虑和抑郁是眩晕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眩晕患者中约30%-50%存在共病的精神症状,焦虑抑郁是BPPV患者中常见的精神共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BPPV与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两者间存在双向联系与相互影响,但目前对BPPV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仍未被重视,为进一步改善BPPV患者的预后,对BPPV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将对BPPV与
目的 翻译前庭活动与参与量表(Vestibular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VAP)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Brislin模式对量表进行翻译,形成中文版VAP量表.对42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和40例前庭康复患者施测,基于Rasch模型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VAP量表由活动维度(8个条目)和参与维度(4个条目)构成,维度构成与原量表不同(原量表两个维度各含6个条目);中文版VAP量表两个维度信度均>0.8,分离指数>2;两维度条目难度分布相对集中(均值Lo
近年的研究表明,噪声或耳毒性药物可以引起暂时性阈移,病理表现为内毛细胞和I型听觉神经纤维形成的突触缺陷,由于常规手段难以检测故称其为“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HHL).谷氨酸(Gluta-mate,Glu)兴奋性毒性作为导致HHL的机制已被广泛报道.耳蜗中存在天然的谷氨酸清除系统-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蛋白(Glutamate/aspartic transporter,GLAST),可以清除过多Glu防止兴奋性毒性,然而HHL的发生与内耳GLAST的功能是何关系尚不清楚.本综
茄科睡茄Withania somnifera又叫印度人参,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体系中一种重要的传统药物,具有显著的适应原样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睡茄主要化学成分为睡茄内酯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抗压力、抗应激反应以及降血糖等活性.人体试验、动物实验以及致突变、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显示睡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试验证明睡茄对人体多种疾病疗效确切.作为一种著名的传统药物和现代膳食补充剂在国际保健品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销售份额比例,但在我国无论在科学研究、市场开发
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中的基础,常用的耳科动物模型有大鼠、小鼠、豚鼠、斑马鱼等.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常用的小型动物如啮齿目动物在耳科疾病模型中的缺点不断暴露出来,为了对这些缺陷进行弥补,大动物模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主要对现有的耳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选择最佳的实验对象.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大量研究表明它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先天性耳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遗传因素,医生和家长仍缺乏对先天性CMV感染相关耳聋的深刻认识,普遍忽视了CMV感染相关耳聋及其后遗症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负担.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先天性CMV感染相关耳聋的研究进展,聚焦其耳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对先天性CMV感染相关耳聋的关注和认识.
运动病的诊断一直以运动刺激暴露史和发病时的典型症状体征为依据,易感性评估也多以病史调查为主,客观检查仅是辅助手段.近年来,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手段的发展,使得运动病诊断治疗及易感性预测的客观检查方法和评估指标不断出现.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是起源于内淋巴囊或内淋巴管的肿瘤,根据其组织来源又被称为内淋巴囊的低度恶性腺癌或Hefner肿瘤,是一种生长缓慢,不易转移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常呈侵袭性生长,易破坏周围骨组织并可累及颅神经.临床上ELST 非常罕见,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于希林氏病—von Hippel—Lind(VHL),多为骨质内生长,手术不易完全切除[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