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0 作文中的表达意识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应该成为作文的名片。作文的美感,主要借助语言展示出来。汪曾琪有言:“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不能仅仅将语言归为包装内容的一种形式,美感的语言更能反映鲜活的内容。纵观高考阅读现场,很多考生的试卷都写不出生动美感的语言,这是实现作文突破的一个难关。语言表达,就是写作的精灵,精心雕琢,便能展示飞扬文采。
  以下表达风格,可以供我们借鉴:
  1. 词句运用,精雕细琢方为美
  句式,可以调整文章的写作节奏,展示文章的文采意蕴。文章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各种语言风格的表达方法,是为灵活多变。文章可以叙述,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使用整句,可以使用散句;可以使用长句,也可使用短句;可以幽默风趣,也可诗意唯美;可淡雅清新,也可通俗易懂;可以文言,也可以白话。写作时,风格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灵活变化。
  示例:2020年全国Ⅲ卷
  片断1
  如何画好这张自画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找准定位。就好比画画,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基础是什么样子。忠于事实,要画就要画出自己原本的模样,不要试图遮盖自己的缺点,要知道最震撼人心的画作并不是最富丽堂皇的,而是那些无限趋于真实的。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全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许爱好明确自己的缺点不足。你要清楚,三年不只有题海,要不断的重构自己对人生的憧憬,不断获得更清晰的自我定位。
  片断2
  三年的时光里,应该将自己塑造成怎样的形象呢?
  以温情为“墨”。我们作为千禧一代,肩负着国家发展的使命和责任,欣承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青年人眼中看到的,除了辉煌成就,还应有世间冷暖;心中所有的,除了铁骨铮铮的家国情怀,还应有细腻柔婉的世间真情。这个时代,需要更多能够沉淀自我,血肉丰满的青年人。阅尽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尝遍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处于高中时代的你,可能并不能为这个世界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但应该不时从题海中脱身,关注当下的时事政策和人情冷暖。
  对比赏析
  同样解读高中生的自画像,片断1在表达上虽然能够准确分析找准定位的重要性,也能够以顺畅的语言组织整个内容,但是,在词句雕琢方面仍欠火候,缺少更形象的词语,缺少更和谐的句式,不能展示生动文采。片断2则对词句进行了细致雕琢,首先,从词语的运用上,“欣承”“沉淀”“阅尽”“尝遍”等,都非常形象。另外,作者在短小的篇幅中,运用了几组整齐的对偶句式,使文意表达更加流畅。因此,片断2更具突破感。
  2.行文风格,文白相间方为美
  文言,体现着语言的精华。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以文言的形式表达,在古韵十足的氛围中表达写作中心,将使整个文章增色。简洁自然的白话,能够将话题所承载的内涵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流畅自如的行文风格。这两种方式交错出现,就会产生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
  示例:2020年全国Ⅱ卷
  片断1
  我们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世界的希望,应该心怀世界,着眼未来,谋求全人类的共同进步。正如中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如同初升的太阳,蕴藏着无限的能量与希望,应把握青春年华,在奉献中提升自己,肩负时代使命,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将自己的命运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用自己的奉献铸就世界的辉煌,在拼搏之中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片断2
  时间浩荡,风起青萍。七十寰宇,换了人间;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吾辈青年以天下为己任,将救国复兴之梦扛至肩头,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小我筑大我。“羡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开”少年裘马,屐履风流。以吾辈投身于新时代的洪流,接过时代之炬火,清盛世长歌。
  于己,你我相遇此刻,眼中满载的信念与勇气一目了然;于国,新的力量万众同心,你我共赴山海。从小家走向大家,从固守走向拓展,“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脚踏实地,方能访百川,志存高远,才可成先锋。
  对比赏析
  同样表达青年对于世界的责任,片断1虽然用充满气势的语言对话题进行思考,但整个表达给人的感觉较为直白,缺少文化底蕴。片断2表达对青年责任的思考,作者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恰当地安排了句式,还成功地运用了文白相间的手法,营造了和谐的音韵之美,更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而言,片断2更勝一筹。
  3. 恰当点缀,修辞植入方为美
  修辞,是生动语言的魔水,能够起到化平凡为神奇的作用。写作过程中,随机点缀一些修辞手法,仿佛辽阔的夜空的一颗颗星星,耀眼动人。比如,在文章的开头,可以利用反问或设问等形式引出,还可在反问设问过程中融入通过对偶或排比;在具体描写时,可以运用比拟和夸张来突出其特点;在进行论述时,也可以适当地融入比喻和排比……
  示例:2020年北京卷
  片断1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意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都会有所作为,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都会感叹北斗系统的功能强大、先进,但是,当我们抛开其他卫星,只看其中一颗卫星的时候,也许并不会感受到这一颗卫星会有多大的功用,但当它进入了合适的场合,便表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同样,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能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巨大的价值与力量,但每个人生来都是有价值的人,只有我们积极的寻找个人的价值,才会在有朝一日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片断2
  凸为榫,凹为卯。榫卯之间的互补相合,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牢固、矗立与辉煌。而榫卯之所以以其形体之小而成殿宇之宏,我想,就是因其各有所长,各用其用。
  榫卯这种智慧,其实是适用于万物的,就如2020年6月23日中国全面建成的北斗系统的每一颗卫星一样,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不仅仅是北斗,人类社会亦是榫卯而发展前进,进而稳定下来的。每个人就像一块块零落的榫或卯,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所长,相应的也一定有各自之短。
  对比赏析
  片断1表达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时,能够做到文从字顺,虽然能够明确表达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但缺少生动感。片断2理解每一个人的功用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论证,通过对榫卯这两个建筑术语的分析,表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论证更加形象。相较之下,片断2的论证效果要好。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刀下,一把刻刀闪转腾挪,或凿、或削、或剔、或剜、或旋,大至高山,藐至米粒,仪态万方,刻出生命百态,刻出岁月的质感。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说得透彻:“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有生命。”他所说的“生命”既指刻出对象的生命感或者活力,也指雕刻作品要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雕刻可以被视作一种特别的语言,其符号系统用罗丹的话说就是凹与凸的不同组合。凹与凸的摇曳生姿,激活新的生命风景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陌生人溺水》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纽约客》特约撰稿人,主要关注学者、作家与公共知识分子,曾采访过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等人。  麦克法夸尔拥有记者般的冷静态度和清晰简明的写作风格,她笔下那些人物角色都会给人一种典范的影响。它可能不仅会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还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作品介绍:  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
①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王阳明  何谓“知行合一”?  ② “知”乃“明事理”也,正所谓通览古今之事,晓畅成功之理,然而以之成功者,古来未有,须知“行”即亲身实践,才可迈向成功。就好像一辆车,车上有导航,有行车手册,也有经验丰富的司机,但是就是没有启动,就是没有实践,无论有多少规划,无论有多少目标,无论有多少愿景,“神马”都是“浮云”!而只有“知行” 合一,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特级教师了,可是有一天,忽然辞了职,去一个乡村支教。所有人都不解。她说,因为有一天,她看到了那个乡村的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蓝得让人沉迷,还有那蓝天下孩子们的眼睛,那些忧伤得有些绝望的眼神,让她动容。  她说,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變成渴望的光。  (文/朱成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次读书会上发言,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心有明珠,山河明媚”。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管仲才能过人,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鲍叔知人善任,襟怀宽广,进言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霸王之业。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齐桓公称霸路上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在历史的更替中,人们往往更看重贤臣对明主的作用,而将明主置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而今天,我想跟大家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招牌是品牌标识、城市地标、文化基因。招牌氤氲着人间的烟火气,招牌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品格,招牌彰显了城市的创造力,招牌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写作指导  材料核心词为“招牌”。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是总说,揭示“招牌”这一概念的三个本质属性,即“品牌标识”“城市地标”“文化基因”,从大的方面给考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范畴和领域。第
向懒政怠政不作为亮剑,更要让“获奖者”知耻而后勇。  近日,浙江丽水缙云县给工作效率低下的两家单位颁发作风建设“蜗牛奖”。领奖者从县委书记、县长手中接过“奖状”,没有鲜花掌声,只有大写的尴尬。两家“获奖”单位,一个是医院迁建项目推进缓慢的专人专班攻坚组,另一个是“最多跑一次”改革迟迟没有进展的当地水利局水政科。  “蜗牛奖”,最早是山东省泰州市于2016年1月7日设立,专门颁发给懒政怠政不作为者。
陈正薇是梅兰芳的弟子,曾和梅兰芳、周信芳同台出演《宝莲灯二堂舍子》。  第一次排练《二堂舍子》时,梅兰芳带梅葆玖和陈正薇来到马斯南路周信芳家。汽车在院门口停下时,周信芳从家中出来迎接,毕恭毕敬拱手招呼道:“梅大哥好。”梅兰芳客客气气回复道:“周院长好。”  梅兰芳和周信芳开始说戏,从剧中的角色说到唱腔的特点,以及人物情感等各个方面。两人一边说一边比划,几十分钟仍兴致不减,梅葆玖和陈正薇听得十分过瘾
生活中最撩人心魄的,就是在某个瞬间、某个地点,会有那样一个人、一件事,在冥冥中等待着与你——不期而遇。而最让我欢喜的,便是旅行中美景与诗词的不期而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初春,美得讓人叹为观止,小溪仿佛再也忍不住春天的诱惑,义不容辞地接过春日交响乐的邀请函,便开始卖力的荡起了水花,宛如玉带轻飘,明珠四溅。这清脆的声音像是节拍器,路人也不禁跟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书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获取智慧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读书贵恒,要养成读书习惯,手不释卷。“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可以让人们了解知识,让人在阅读中受到感动、教育和启迪,也是文化、经验和知识的载体。人的情感是在美学思想的熏陶中得到净化和升华的,多读好的文章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读过的书不是一去不返的黄鹤,而是可以反复阅读、可以留在记忆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