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平衡对北极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研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互平衡对北极狐生产性能的影响,提出在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饲喂,并注意饲料间的协同作用,克服拮抗作用,以期获得最优的生产性能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北极狐;营养平衡;生物价效;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65.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32-02
  北极狐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北极属,为世界上人工饲养的主要品种,极冷的气候条件是北极狐最优生存条件,呼伦贝尔的根河市素有“中国冷极”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全国独一无二最优的北极狐饲养厂,所产皮毛为中国极品,是制作高档裘皮服装的原料。北极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意味着自然觅食无可能,狐自身无法自主摄取所需营养,均由人工饲料提供和平衡。因此,在全价饲料配合时要注意不同氨基酸间、不同矿物质元素间、不同维生素间的协同、拮抗作用,以及钙、磷的平衡,科学利用原料间的协同关系,避免拮抗作用,以获得最大生产性能,取得最大收益。
  1 营养平衡对北极狐生长的影响
  呼伦贝尔市饲养的成年北极狐母狐体重可达10 kg以上,公狐体重最大可达25 kg以上。因此,在育成期后期饲料必须保证粗蛋白28%,脂肪10%左右,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微量矿物质铜、锌、碘、硒、钼和常量矿物质钙、磷、钠、氯,各种维生素的供给,采用“高进高出”的饲养方法,以获得极品皮毛。
  1.1 蛋白质间、各种氨基酸间的关系
  对单胃动物来说,蛋白质是唯一氮来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有些含有硫、磷以及微量元素。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蛋白质来源主要是水产类、畜禽类、乳类及加工副产品,是一类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饲料,包括鱼粉、肉粉、肉骨粉、畜禽产品的下角料等。其富含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生长未知因子,比例平衡,生物价效高,钙、磷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含有植物饲料不具有的V■,所含氨基酸种类及数量最适合北极狐对氨基酸的需求[1]。植物性饲料如豆粕、豆饼含有的植物性蛋白可高达40%~50%,氨基酸组成合理,赖氨酸、异亮氨酸含量丰富,但蛋氨酸含量低;玉米粗蛋白质含量为8%~10%,大部分属品质较差的醇溶蛋白,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缺少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钙含量极低,因而玉米与鱼粉、豆饼(粕)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氨基酸平衡,从而充分利用氨基酸生物价能。
  氨基酸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比如蛋氨酸可以转化成胱氨酸,因此在考虑必需氨基酸时,要将二者合并计算。同时,氨基酸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在吸收过程中存在竞争,即某一过量的氨基酸取代了某一不足的氨基酸,导致不足的氨基酸的正常代谢功能紊乱,如亮氨酸过量会影响异亮氨酸吸收效率。此外,甘氨酸、精氨酸有消除各种氨基酸失衡的作用。为此,日粮中各种氨基酸只有达到平衡,才能符合动物体的实际需要。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呼伦贝尔北极狐在配种期一般补饲新鲜牛肝。
  1.2 碳水化合物间的关系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包括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主要具有氧化供能、构成机体、营养储备、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成等作用。北极狐饲料中粗纤维一般应控制在1%以下,对单胃动物来说只能吸收无氮浸出物(包括糖和淀粉)中的能量物质,粗纤维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加狐的采食量,是肠道某些益生菌的能量来源,利于消化道发育,但是不可过多,过量会造成北极狐的能量物质消化率降低。多糖类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碳水化合物,在北极狐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主要是谷物中的玉米、大豆饼(粕)、小麦麸,每100 g玉米、大豆饼(粕)、小麦麸中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别是47.5、15.2、19.0 g。可见谷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适当搭配豆饼、小麦麸,但是小麦麸不要超过5%,因为能量低,而且粗纤维含量达8%~12%,添加过量会降低北极狐(单胃)能量消化率和饲料转化率,导致生长速度下降[2]。
  在饲料配合时,谷物饲料为15%~35%,根据生长期进行调整,以满足北极狐不同生长期对能量的要求。
  1.3 脂肪与脂溶性维生素间的关系
  脂肪是饲料中主要的营养物质之一,除少数较复杂的脂类外,均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由真脂肪和类脂肪组成。其中,真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类脂肪由脂肪酸、甘油及其他含氮物质结合而成。脂肪能量高,是高热能来源,分动物油脂、植物油脂、饲料级水解油脂和粉末油脂。动物对脂肪(油脂)吸收可达99%,有利于供能贮能、促进或影响某些酶和基因的表达。脂肪酸中亚油酸是一种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北极狐自身无法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在配合饲料时要计算植物油中亚油酸的含量以满足北极狐的需要。谷物中玉米的亚油酸含量最高,达2%。VA、VD、VE、VK、胡萝卜素均为脂溶性的,先溶于脂肪才能被吸收,在吸收过程中脂肪还是载体,没有脂肪参与,不能完成该类维生素的吸收过程,导致脂溶性维生素代谢紊乱[3]。呼伦贝尔地区北极狐秋季9—11月饲料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0%,其他生长期低于此含量。在准备配种期,饲料中要适当降低脂肪含量、调节体况,使母狐达中等体况,公狐达到中上等体况。
  1.4 矿物质间、钙磷间的关系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营养中的一类无机营养物质,动物的矿物质来源主要是饲料,北极狐必需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钠、钾、氯、硫,以及微量的铁、铜、钴、硒、锰、锌、碘等。狐体虽然含量少,但是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矿物質不能在狐体内相互代替和转化,只能通过饲料获得。饲料中钙、磷不足会引起狐佝偻病、骨质软化症、呈海绵状骨组织等疾病。在配合饲料时,添加必需的钙、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考虑钙、磷比例平衡,一般比例为1~2∶1。不同生长期钙、磷需求不同,可以进行调整。钙、磷不平衡会出现木桶效应,以最低含量为标准,超出比例的矿物质不能被很好地吸收,造成浪费。另外一种比较重要的矿物质是食盐,钠存在于动物体软组织和体液中,是血浆和其他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维持北极狐体液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同时还是胃液构成成分,参与食物的消化[4]。氯主要靠添加食盐来满足狐体需要,少量来源于鱼粉、肉骨粉,植物饲料氯含量均甚少。一般每只狐氯供给量0.2 g/d就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以鱼粉、肉骨粉作配合饲料,要适当减少食盐加入量;通常铁、铜、钴、硒、锰、锌、碘等矿物质制成添加剂预混料,以满足北极狐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1.5 维生素间的关系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一般在饲料中只有百万分之几,但是其作用显著[5-9]。在自然环境下,北极狐能采食到大量新鲜饲粮,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特别是动物采食营养价值高的全价配合饲料,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一般要比正常需要量高1 倍左右。因此,必须向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添加高剂量的某些维生素还具有增强动物抗病或抗应激反应能力、促进生长、提高畜产品品质等作用。但是,大多数维生素稳定性差,有的见光、遇潮分解,有的遇酸碱不稳定,有的易被氧化,特别是胆碱吸湿性极强,对其他维生素有破坏作用,尤其在金属离子的作用下对VA、VD、VK、胡萝卜素和泛酸钙等破坏加快。因此,胆碱要单独包装,避免与其他维生素混合。北极狐需要的维生素种类主要为V■、VC、VA、VE、VD,补充维生素的方法可以用维生素预混料与全价配合饲料混匀饲喂,可以适当加些绿色磨细稻谷粉(补VC)、大麦芽、松针粉等。在夏季VA和VD的过量饲喂易导致干毛症和被毛无光泽、不正常脱毛以及秋季长出新毛时呈明显暗褐色现象。因此,在夏季种狐不需要大量的VA和VD 。在矿物质的预混料中VA和 VE每月分别损失2%~5%、6%~20%,当温度为23~38 ℃时,VA每月损失5%~10%;在炎热条件下,贮存12个月VA损失40%,贮存24个月VA损失75%、VD损失35%。因此,全价配合饲料尽量不要放置过长时间,尽量放在低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产生有害微生物,减少维生素损失,同时在配料时把损失量计算在内,适当增加维生素添加量[10-13]。
  1.6 水分
  动物体内的水分不是化学上的纯水,表现为动物的体液形式,初生幼畜含水量达80%以上,成年动物为50%~60%。水是北极狐的构成细胞组织,是一种理想的溶剂和化学反应介质,可以调节机体体温、维持体液平衡、润滑器官、减缓磨损、帮助消化、降低泌尿系统疾病。在日常饲养时,要及时供水,保证清洁水源供给,注意在冬季让北极狐饮用温水[14-15]。
  2 结语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芬兰北极狐的引种力度,防止近亲繁殖、品种退化,取得明显效果,种狐遗传优势显著。呼伦贝尔北极狐采取了“高进高出”的饲养方法,加大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供给,当年母狐体重可达12.5 kg的占多数,公狐体重达15 kg以上,毛皮長110~130 cm。这主要是饲粮供应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供给平衡,加之独特的地理条件最适合北极狐生长,所产皮张毛绒细软稠密、毛锋齐全,是我国北极狐毛皮中的极品,质优价高、效益好。
  3 参考文献
  [1] 单安山.饲料配制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谭芳.进行现场饲喂试验应遵循的重要原则[J].饲料博临览,2010,39(6):39.
  [3] 顾绍发.北极狐四季养殖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4] 丛守文.纯种繁育芬兰北极狐的几点做法[J].经济动物植物,2002(10):5
  [5] 红将.北极狐[J].海洋世界,2015(5):42-45.
  [6] 仝军,马学会,赵超,等.提高北极狐繁殖力的综合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0):70-71.
  [7] 刘双,王杰,闫大任.雌性北极狐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测定[J].野生动物,2010(5):254-255.
  [8] 任战军,高会战,张金王.陕西省3种北极狐饲料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分析[J].经济动物学报,2001(3):11-15.
  [9] 李文辉,张建金.北极狐在成都地区的适应性及繁殖性能试验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98-201.
  [10] 孟庆江.新优品种北极狐[J].中国农村科技,2000(3):28.
  [11] 岳志刚,宁浩然,刘学庆.北极狐幼仔伊维菌素使用注意事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3(9):16.
  [12] 朱建国,梁晓军,费后俊.一种新型棚舍对北极狐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4(5):37-39.
  [13] 吴晓民,李涤非,耿孝媛,等.北极狐人工授精技术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增刊2):137-139.
  [14] 朱建国,梁晓军,费后俊.适用于中国南方养殖的北极狐新棚舍[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4(12):2-3.
  [15] 张敏,白秀娟,杜智恒.大兴安岭地区北极狐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1):10002-10003.
其他文献
<正>~~
北京地区蜜粉源植物杜宏业北京地区的蜜粉源植物种类多、数量多、分布广,开花时间交错,花期长,蜜粉丰富。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利用和保护现有蜜源的同时,结合植树造林发展新蜜源,为发
<正>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主办的&#39;广东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39;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该会
从病理学角度谈谈病原微生物与蜜蜂的免疫防御机能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周婷前言在自然界中除了动、植物和人类之外,还存在着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中的
以北京市海淀区新型自动气象站故障排查过程为例,探讨优化自动气象站故障排查方法及后续处理,为新型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探测数据正常采集传输和有效降低自动气象站故障率提
2017年于桂林市农业科学院火龙果大棚采得大红火龙果样本,测定果实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果实的平均TSS含量为11.6%;同一果实的中部TSS含量最高,为13.9%,
防治蜂螨要坚持不懈蜂螨,自60年代初在黑龙江省各地蜂场先后发现以来,一直危害着蜂业的生产与发展。轻者产量减产,重者蜂群灭亡,教训十分深刻。然而在今天,当各种细菌性疾病(美洲幼虫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影响人类健康、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用于检测重金属的方法很多,包括光谱法、电化学法、色谱法、比色法、免疫法、快速检测技术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