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的坚守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纾是著名翻译大家,1921年,他70岁时,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祢衡。伧荒那办公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叙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纾初到北京,以教书为业。当时,他的同乡郭曾炘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见林纾谋生很困难,就想帮林纾谋个官职,但林纾却写信拒绝了。
  第二年,邮电部尚书陈璧又推荐林纾为郎中士,也被林纾拒绝了,说:“疏果朝上,吾夕出都也,此后勿复相见!”态度十分坚决。
  送上门来的官儿都不做,这林纾是架子太大呢?还是对官场不感兴趣?其实都不是。林纾一直渴望能进入仕途,所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遗憾的是都没能中举。那林纾为什么两次拒绝别人送上来的官帽呢?是因为他内心坚守着一种行为规则。在他看来,想进入官场,就得通过科举考试、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仕途。如果通过走捷径进入官场,那样就会为人所不齿。林纾是老派学人,拥有着士大夫的那种正直的操守,爱惜自己的羽毛,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值得仰望的人格典范。诚如郑振铎在《林琴南先生》一文中赞誉的那样:“他是一个最劳苦的自食其力的人。他的朋友及后辈,显贵者极多,但他却绝不去做什么不劳而获的事,或去取什么不必做事而可得的金钱。在这一点上,他实在是最可令人佩服的清介之学者。”
  选自《闽南日报》
其他文献
三十多年前,我刚满不惑。儿子读小学,迷上了集邮。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带着我也跟着他一起玩。  当年五月,我从德国途经莫斯科,住了两天。无事可做,便是逛街,比如加里宁大街、普希金大街、阿尔巴特大街等。逛到一条不知名的小街,赶上中午吃饭,无非一份红菜汤外加几片黑面包,要排长队,自己找地方吃。旁边有一座商亭,本是一座报刊亭,售货的窗口前,有一个木板做的窗沿。我把塑料餐盘放在上面,一边吃,一边看风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参军到边防某雷达团,后又到雷达站工作了一年。我工作的雷达站地处北部边陲,听老兵说,雷达站离边境线只有几十华里,记得从团部到雷达站时,老兵开了两天的车,起早贪黑的,才把我和满车的供给送到雷达站。我们这个雷达站肩负着战备任务,有五六十号人,算是一个大站了。因地处偏远,周围几十里杳无人烟,平时我们休息时也没什么好去处。不知是哪个老兵在离雷达站十几里路的地方发现了一条山沟,说是山其实
见识了一块鱼化石,石中间挣扎一尾小鱼,永远凝固在浮游摆尾的状态。岁月像一把杀猪刀,把一块顽石镂成文物,并在它的中间开一朵花。泅渡在时光里的鱼,极似凝固在琥珀中的蜘蛛。一尾小鱼,在亿万年前的水里游,它是误入干涸河床?还是石的挤压、沉降,被一堆乱石掩埋?一尾鱼,渐浙风化,嵌入石中,成了一块鱼化石。在时光里泅渡的鱼,游弋了亿万年,终没有游出一块石头的长度。古代鱼是个什么样子?那块石头上,只剩下一尾鱼的影
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個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
清代郑板桥提出来的亦书写出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直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在人们的文章里,讲话里,以及嘴中常用的口语中,这四个字还经常出现,人们都耳熟能详。我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不过,在最近几个月中,在经过了一场大病之后,我的脑筋有点开了窍。我逐渐发现,糊涂有真假之分,要区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叫真糊涂,而什么又叫假糊涂呢?用不着作理
我看不见时间的白色绒毛,却感受到那双巨大翅膀的飞翔。在不同的人心里,时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是恶魔,有时候是天使,时间带给你煎熬,也带给你愉悦。周传雄在歌中唱道:感情像个闹钟,按一下就停。阿赫马托娃在诗中写道:我活着,像座钟里的布谷鸟,我不羡慕森林中的鸟儿们。上紧了发条,我就咕咕叫。你要知道,这种命运,我仅仅希望,仇敌才会拥有。年轻人即便穿着时间的跑鞋,也跑不到时光的前头去。年老者拄着时间的拐
有关什么是幸福的讨论永远在过时中被拿出来重新讨论,然后又是新一轮的莫衷一是,不了了之。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都是这种呈现方式。在我看来,幸福就是马上、即刻、刚刚好。比如饿了,马上可以和朋友宵夜吃上海鲜粥,而不是冰天雪地半夜三更身在不毛之地的妄想,手边连一包方便面都没有。又如困了有人送来枕头,或者直接拿到星级酒店的房卡,而不是在车轮滚滚地赶路。离开了时效性,幸福仍旧是黑五的大甩卖,感觉倍减。就像三十岁拿
我的“中堅”友人,年龄大抵在40后到60后之间,也即通俗意义上的中老年。他们基本上赋闲在家,偶尔也发挥点余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客串一下。除了几位恪尽职守充当全职爷爷奶奶而忙得脚不沾地的,大部分友人都显得时光充裕。他们在朋友圈里或晒五湖四海的旅游景点,或晒自家的各种手艺:美食烹饪、养花插花、摄影书法……而最令我“羡慕嫉妒爱”的,是一些友人竟然成长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业余画家”——那些水墨画、水彩画、
见一老人,坐小马扎于月季花下,看人看花看云。花红花白,云卷云舒,老人神态安详,悠然自得。有时候,老人会打打太极,一招一式,舒缓而有节奏。他白衣白裤黑布鞋,仙风道骨。很多人从老人身边匆匆而过,有人忙着上班,有人忙着上学,有人忙着做生意……为名忙,为利忙,为生存忙,为理想忙,匆忙的日子,焦躁的心情,生活的重点被一个忙字束缚住。而这个老人像被忙碌遗忘下的一行诗句,在日复一日平庸的生活里成为一道柔和的风景
春天来临,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热情也开始喷涌了。这不,就以笔者所在的几个当地文学微信群来说吧,成天都是各种赞美春天的诗歌在轮翻推送。  写作或爱好写作,这肯定是好事,不过我一直认为,比写作的本身更加可贵的其实是“对世界的认知”,但我在群里浏览了几首诗歌作品,我很快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使是生活在这个干燥粗犷的北方小城的诗人,一旦写起春天来,就满篇都是“烟雨”、“油伞”、“拱桥”、“旗袍”、“扁舟”、“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