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思考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p685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物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遗存,是先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它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搭建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文明形态间的对话桥梁。所以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尤为重视的内容,我们需要树立积极保护责任意识,有效管理和保存珍贵的遗产。目前,文物保护部门的文物宣传保护教育工作仍需完善,无论是宣传教育方式,还是保护意识,都存在一定不足。这需要精心谋划,认识不足,守正创新。以新时代理念实施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拓特色化的宣传路径,更好地发挥文物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通过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全面提升我国文物保护意识。
  关键词: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文物保护意识;提高
  宣传教育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工作人员明确职责,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也可以让大众认识到文物价值以及保护工作的意义,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行列中来。在新时代环境中,尽管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部分历史遗址景区仍旧会发生文物破坏的不文明事件,全社会在文物保护意识方面还亟待强化。文物保护部门面临较大挑战,既要做好自身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又要与民众取得联系,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方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
  1 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1.1 文物的价值
  文物属于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长期社会活动中人类所遗留下来的具有艺术、科学以及历史价值的遗物、遗迹。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印记,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形形色色的文物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窥视到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审美情趣以及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创新发展的情境。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时代的印迹使文物拥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对文物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历程和先人们卓越的创造能力,对促进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物品类繁杂,内容丰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功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存在形态等都可作为其分类的标准。无论用哪种标准划分,同类文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生产生活在各个时期的人类所使用和创造的工具、物品、器械等都属于文物,包括经历很长历史时期的名人字画、金银首饰①。按照不同的特征划分,文物具有差异性的表现。如以形态为主题,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之分,可移动的文物通常体积较小,能够借助交通工具进行运输,而不可移动的则指古墓葬、古建筑等大型文物;如若从价值来分类,文物具有侧重于科学研究价值、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的区别,它综合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行为方式、生活状态等内容②。
  我国文物种类繁多,且大多价值不菲,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文物大省山东的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上,不仅坐落着蜚声海内外的孔府、孔廟,20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还在遗址中发现了周人冶铁、冶铜、居住等遗迹,并在试掘的二百余座周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这些文物极具研究价值,为深入了解两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实物资料。
  1.2 实施保护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文物的独特地位和属性决定了保护宣传教育的必要性。我国在各地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成立一定规模的陈列室与博物馆,以更全面、系统地负责文物开发和保护工作。曲阜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孔子博物馆、鲁国故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等工程项目相继落成,曲阜市提出了“文物安则全市安”的指导思想。曲阜市有70余万件馆藏文物,19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怎样更深入地做好文物保管、陈列以及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仍是工作人员面临的重大问题①。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频发恶劣的文物破坏事件,造成文物毁损、灭失,带来巨大社会损失。可以说,文物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不断地警醒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公民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
  文物保护并不是单个主体的责任,它和社会各个成员息息相关,保护文物就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很多文物分布在大众生活的场所中,不仅需要文物管理者树立积极保护意识,更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风气。但公众对文物的认知狭窄,无论是文物相关的历史信息,还是文物保护法律,都处于未知状态②。所以,实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让公众认识文物形态,了解文物保护意义和文物保护法律,才可能构建深刻的文物保护意识。
  2 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现状
  2.1 宣传路径单一
  目前,文物保护教育宣传工作的实施途径包括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广播电台、公益广告、宣传栏等。一方面宣传路径单一,受众面狭窄;另一方面缺乏创新性,在保护宣传教育形式上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分离,吸引力明显不足,从而影响实际宣传效果。而一些吸引眼球的收藏鉴宝类节目,只是将重点放在文物经济价值上,给人一种淘到宝就可以一夜暴富的错觉,没有宣传文物的文化价值,反而宣传了拜金主义,甚至成为“盗墓猖獗”的推手,将文物宣传工作引入歧路。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教育交互性、独特性,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这意味着原有的宣传路径并不符合现实需求,亟待结合社会现状来拓展。另外,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足,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关于文物保护方法和技巧不具备专业知识,从而影响了宣传保护教育工作的开展。
  2.2 缺乏有效的文物保护意识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宝贵文物分散在各处,仅仅依靠文物保护部门难以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工作,这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付出一分力量。然而,目前整体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不高,主要表现有:公众保护意识淡薄,不了解文物内涵,关注度较低;文物保管与宣传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细致的观察,部分文物出现蜕变很难及时察觉,致使其发生损害,影响实际价值。   3 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要点
  要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意识,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以及政府支持、资金投入等。同时,还需要加强规划编制、数据管理、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将服务民众作为根本,实施科学化管理。总体来说,需要狠抓宣传,建立严格的宣传教育制度和规则;明确重点,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工作精神,同时以有效的管理模式形成常态化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4 加强文物保护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策略
  4.1 结合时代特征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手段
  在文物保护宣傳教育工作中,首先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培训,树立积极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明确保护职责,将文物保护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例如,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活动契机强化教育学习,组织文物保护部门人员深入了解《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③。
  在这一基础上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手段,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向民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普及文物保护法,营造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孤立运行,需要共享各种信息,让文物的历史气息、文化氛围渗透在大众生活中,在思想和精神上进行启迪和熏陶,以常态化的宣传工作拓展文物蕴含的丰富价值。在具体实践中,文物保护部门要在文物展览区、档案馆、文物局机关、售票大厅等显要位置,借助LED屏幕、悬挂条幅、宣传栏等方式显现文物保护信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社会服务”等,并开展专题展览,积极宣传《山东文物保护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知识④。特别要在博物馆设立宣传站,为来往的游客免费发放文物宣传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博物馆历史知识和相关文物信息,深化惠民措施,共享文物管理发展成果。
  4.2 借助客观条件的改善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除了借助完善、系统的宣传教育体系来加强各个主体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部门还需要着力改善文物保护的客观条件与环境。首先,文物保护工作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除了掌握文物相关知识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懂得文物保护法。因此,需要保护部门人员具备较高专业素质。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引入,引进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效支持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任务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加强人员队伍的培训深度和力度,使工作人员掌握文物管理方式和文物蜕变的规律,并学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保护技术①。并且文物保护部门人员需要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地借助网络平台更新个人的文物保护信息。比如在内部关注宣传官网、“孔子博物馆”等公众号。还可以利用微博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及时宣讲文物保护新闻、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及文物鉴定和鉴赏知识,以更加深厚的专业素养提高文物保护宣传教育能力。
  其次,提高文物陈列、保管、修复等保护工作水平。文物历史悠久,如若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出现损坏、腐蚀等,从而造成严重损失。这需要文物保护部门具备强烈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来实时监测场馆环境,如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出正确的保护处理。同时,还需要借助文物监测技术研究文物蜕变规律,以对文物进行有效修复②。
  通常来说,文物保护部门保护的文物多种多样,形式不一,类别复杂。这决定了文物保管和修复的方法要综合考虑,要具有专业性与科学性。例如,在孔子博物馆“山东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藏明代服装修护保护”项目中,会经过一系列专家评定流程来选取等级较高、病害严重的明代服饰,修复方案需要全面审定,确立规范化程序后由重点科研基地来实施修复。要选择原位无损检测方法来提取文物信息,并结合对组织结构、织物材质、染料等要素的检测分析结果,制定最佳保护修复技术路线。每一件文物的保护修复并不容易,孔府文物档案馆藏纺织品实施的保护修复工作在2年内修复了10件,使文物典型病害得到有效治理,并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纤维的柔韧度。而本次的修复活动同样为今后服饰类文物的修复保护积累了丰富经验。
  4.3 以多样公益活动鼓励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公众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文物保护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利用多样化的公益活动来普及文物研究成果和深刻的文化蕴意。借助新媒体等平台积极传播文物知识,将文物与大众关注的话题紧密联系,使公众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更多的文物信息③。例如,在七夕等特殊的节日,文物保护部门人员可以挖掘博物馆中与爱情相关的文物,并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图文解释。如孔子博物馆藏中的“清凤冠”,它有着“凤冠霞帔,永结同心”的美好寓意。其中凤冠是由细金累丝编织而成,在冠上有一只金龙,九只金凤点翠,周边间还装饰了宝石、翠花珍珠、翠云等。在历史上,凤冠属于皇帝后妃的冠饰。明清时期,在民间极为推崇凤冠的尊贵,为显示尊贵或者增加喜庆气氛,民间女子出嫁所用彩冠也被称为凤冠。当中国古代女子出嫁时,凤冠霞帔则是装束的代表,这意味着女子一生托付,夫妇永结同心。直到今天,在中式婚礼中,凤冠霞帔也是人们喜爱的元素之一。所以,文物保护中心要积极地展示馆藏文物的意蕴,让更多人去了解文物背后的爱情故事和美好象征,由此树立积极的文物保护意识。
  另外,文物保护部门需要广泛搭建文物跨领域合作平台,使文物和教育、创意、旅游整合,为其价值和保护赋能,运用现代化的文物创意产品与文物宣传手段激发市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同时,结合当前文物保护部门状况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文物保护研究与应用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5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针对这一工作中存在的宣传路径狭窄、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文物保护部门需要尽快做出改进。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特征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手段和路径,改善文物保护客观条件,并组织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公益教育活动,积极鼓励民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我国社会整体的文物保护意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以“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为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段自主”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包括线上资源制作、课程教学设计、学生考核体系、思政教育等方面。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实验过程的监督与评价,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超星学习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
摘 要:文物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严苛,如果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中,文物受损会让其寿命严重缩短,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此,加强文物环境管理,根据文物种类、材质的不同,为其提供适宜保存的理想环境,将会延长文物寿命、保障其历史文化价值。文章首先列举了对文物保护影响较大的几种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辐射、微生物、污染气体等。随后针对当下文物保护工作中环境管理的现状,分别从健全文物环境管理制度、引进温湿度自
摘 要: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意味的绘画特点。而中国画的教学成为传承中国画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将传统的人文精神融入中国画的教学中,使得教学更加具有传承性和现代性,成为中国画教学的一项探究内容。  关键词:传统人文精神;中国画教学;教学创新  0 前言  中国画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欣赏中国画时必然要联系相对应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内涵。因此,传统人文
摘 要:文章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馆藏何璟致周恒祺书札两通进行整体移录,并行释正、系年。这些书札可为研究晚清历史,何璟、周恒祺二人交游事迹,以及何氏书风提供新的材料。  关键词:周恒祺;何璟;书札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晚清名臣何璟致周恒祺书札二通。何璟,字伯玉,号筱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改编修。后历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安徽庐凤道。咸丰
摘 要:近年来,南京市积极把握国家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情势,大力推动全域旅游进程。南京城墙作为环绕南京老城区,串联众多旅游区、商业区、休闲区的廊道,肩负着深化联动发展、促进南京城市发展和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南京城墙景区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依然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剖析,从全域旅游角度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南京城墙;公共服务体系  201
摘 要:鹤壁刘庄墓地是一处先商文化墓地,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期。通过定量方法分析每座墓葬的财富值,并利用基尼系数对每期墓葬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墓葬之间虽然规模差异不大,但是墓主人的财富水平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当时的社会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从一期到三期,这种贫富分化的现象似乎有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贫富分化缓慢加剧的过程。  关键词:鹤壁刘庄墓地;定量分析;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