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阳春三月
  地点:农家小院
  人物:贺 罗——农民工,男,39岁
  吴秀玲——贺罗妻,女,34岁
  王喜来——农民工,男,45岁
  幕启。
  王喜来 哎呀!回来了、回来了,哎呀!
  贺 罗 哥、哥你咋走了?
  王喜来 三个月没有回来了,看见了乡党们也不打个招呼
  贺 罗 乡党们大家好!
  王喜来 看见你二舅了吗?
  贺 罗 哦!二舅好!呀二舅都瘦成啥了。
  王喜來 喔是二嫂。
  贺 罗 哦!二嫂,对不起、对不起。哥你咋走了?
  王喜来 咋了?
  贺 罗 你把事情都忘了?
  王喜来 啥事情?
  贺 罗 咱俩到武汉参加完雷神山建设三个多月了,回来一分钱没有拿,我给俺媳妇咋说!
  王喜来 该咋说就咋说。
  贺 罗 哎!你不是说回来你帮我给俺媳妇说嘛!
  王喜来 我说了?
  贺 罗 嗯!
  王喜来 你媳妇?嗯!不说。
  贺 罗 哎!哥,求你回去说一下嘛!哥,你帮帮我,只要把她哄过去就行。
  王喜来 哄过去就行?
  贺 罗 嗯!
  王喜来 你说滴?
  贺 罗 嗯!
  王喜来 好!
  吴秀玲 谁呀?
  吴秀玲 你回来咧?快坐,你这次去武汉可是给咱农民工争脸咧,我在电视上都看见了,武汉喔两座大医院可真大呀!才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建成了,太神咧,太了不起咧!太忒色了,英雄归来咧。
  王喜来 (吓得赶紧起身走。)
  吴秀玲 英雄,难道你要拒我于千里之外吗?你看,我给你准备了:荤饸饹,素饸饹,白饸饹,黑饸饹,酸饸饹,辣饸饹,凉饸饹,热饸饹,不热不凉汤饸饹,又酸又辣调饸饹,蒸饸饹,煮饸饹,炸饸饹,炒饸饹,把贺罗吃成又白又胖的肉贺罗。坐下!我喂你。
  吴秀玲 你是谁?
  贺 罗 (摘下口罩,吴秀玲跑过去)贺罗……
  吴秀玲 (转身指着老王)你是谁?
  吴秀玲 隔壁老王。
  王喜来 你回来了,我走了!
  贺 罗 哥,哥,你不能走,你要帮我呢。
  吴秀玲 对咧对咧,来的都是客,坐!
  吴秀玲 吃饸饹。
  贺 罗 哥,吃饸饹。
  吴秀玲 这次你们给国家出力咧,咱村的乡党们都把你们当成英雄看看呢,这次钱没少挣吧?
  贺 罗 钱!没挣啥钱。
  吴秀玲 没挣钱?贺罗,你去武汉的时候可说了,回来的时候要把咱娃的学费、辅导费,生活费都要给我拿回来的呀。
  贺 罗 哥,你说!
  王喜来 嘿!嘿!秀玲你看我们走的时候你又白又胖的,才三个月没有见,咋瘦成这了?
  吴秀玲 那你以为呢,我一个女人操持这一大家辛苦得很!
  王喜来 奏是的,把人看地心疼地,难受地很,我给你说女人为了一个家。
  贺 罗 (一下把老王给推倒,蹲到吴的旁边捶腿说)还是那么美。你看那个时候的身材,上下一般粗,就像个瓮!
  吴秀玲 啥?
  贺 罗 不对,是大麻袋!
  吴秀玲 会说话不!
  王喜来 你看现在瘦得浑身上下就剩下排骨了。
  吴秀玲 快起来,坐,啥排骨不排骨、瓮不瓮地!要想让你媳妇漂亮呀,还得花钱,说话。
  贺 罗 钱,钱,我把钱借给他了。
  王喜来 啥?你啥时候把钱借给我了?
  贺 罗 你敢说我把钱没有借给你?
  王喜来 噢,对……把钱借给我了。
  吴秀玲 把钱借给你了?
  王喜来 哦!
  贺 罗 哦!
  吴秀玲 那他借你多少钱?
  王喜来 多少钱?
  贺 罗 全都借给你了。
  王喜来 全都借给我了。
  吴秀玲 你大方得很!老王你刚还说,把妹子累得瘦成排骨了,俺屋这情况你也了解,是这,你先把钱还给俺能成不?
  王喜来 能成,可是!
  贺 罗 可是啥呀,钱存卡上了。
  王喜来 对钱存卡上了!
  吴秀玲 存卡上了?
  王喜来 嗯。
  贺 罗 扫个码。
  王喜来 这扫个码,卡在他喔。
  贺 罗 哦!卡在我这。
  吴秀玲 贺罗,你这是拿我寻开心呢?
  贺 罗 不敢,不敢。
  吴秀玲 卡!
  贺 罗 (走向吴拿出卡。)
  吴秀玲 王艳?
  贺 罗 哦!拿错了。
  吴秀玲 王艳是谁?
  王喜来 漂亮得很。还白得很。
  贺 罗 (吓得跪在地上。)
  吴秀玲 你得是把钱给王艳了?
  贺 罗 没有!
  吴秀玲 现在这女娃都廉价得很!
  王喜来 没给钱,他俩光是……亲嘴了!
  吴秀玲 你还咥这活咧!
  贺 罗 你胡说啥呢!
  王喜来 我说的是真的,王艳亲一下,吸口气,亲一下,吸口气,亲得美得很!!
  吴秀玲 (生气得手抖)
  王喜来 哎!哎!你可不敢生气。
  吴秀玲 (一巴掌打在老王的脸上。)
  王喜来 你打我干啥?
  吴秀玲 你真是光着沟子打老虎……
  王喜来 啥意思?   吴秀玲 既不要脸,也不要命。
  王喜来 好咧!一对瓷锤。
  吴秀玲 你才是个瓷锤。我给你说,这日子没法过咧!离婚!
  贺 罗 媳妇不是那回事,你听我给你解释,我给你说我和王哥参加完雷神山医院建设,就到医院当了志愿者。在医院,我亲眼看到医生们、护士们,拼着命地救人,咱就是一个农民工,也干不了别的,有的是力气!那天,我扛着水上楼梯,突然有点头晕,就一头栽倒了……啥都不知道了。
  吴秀玲 (走过去戴上口罩。)
  贺 罗 哎,媳妇不是你想的这样,我醒来以后,就躺在病床上,多亏了王艳医生给我进行及时抢救!要不然,我就见不上你咧!
  吴秀玲 那抢救就抢救,为啥亲嘴嘛?
  贺 罗 那不是亲嘴,那叫人工呼吸,那是急救的一种措施。
  吴秀玲 呀,把咱人都累日他了,一分钱都么拿回来,这日子还是你自己过吧!
  贺 罗 站住!钱!钱!钱!就知道钱,你看看人家国家一线的医生、护士哪一个不是白天黑夜的连轴转,有的都昏倒在手术台上,难道他们是为了钱吗?告诉你钱我挣了3万。
  王喜来 我挣了3万2。
  贺 罗 捐咧!
  王喜来 捐咧!
  贺 罗 咋!
  王喜来 咋!
  吴秀玲 爷们!你捐钱是好事,为啥要骗我么?
  贺 罗 我是害怕你不同意吗!
  吴秀玲 贺罗啊贺罗,我和你结婚十几年了,你从来都没有信任过我,你还真以为我是麻咪儿、啬皮?(音乐起)咱家缺钱事小,国家的事才是大事。我在电视上都看了,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危难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第一时间,解放军医疗队、国内最优秀的医务人员齐聚武汉。国产的大飞机运送各种物资,就连你们这些农民工也心系疫区,千里逆行。这速度,这气派,这股齐心劲儿,全世界哪个国家敢比?只有咱中国能行!
  贺 罗 对!
  王喜来 对!
  吴秀玲 贺罗,这钱咱捐得好!
  贺 罗 真的?
  画外音 老王我可听见了,你说你挣了3万2,钱咧?你给我说清楚。
  王喜来 毕咧!俺媳妇听见了,我咋办呀!
  贺 罗 王哥,我给你帮忙去说。
  王喜来 不用,我也要当一回爷们!媳婦,听我给你说!
  贺 罗 哥,我来帮你!
  吴秀玲 王哥,撑住!
  剧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5G时代的今天,电子设备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很少选择拿起毛笔书写作品,使得书法艺术成为一种观赏性质的艺术。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进行设计中的探索,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互融合,运用交互应用的形式调动当代年轻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兴趣,能够改变年轻一代对书法艺术的刻板印象,让他们主动拿起笔来感受书法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创新。  关键词:书法艺术;文创产品;现代设计;交互应用  一、
期刊
说到皮影这个词,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夜晚的山洞里,几个原始人围坐在火堆旁,身后的木棍上挑着兔子、狐狸、各种小鸟的尸体,身后的石壁上便有这些动物的影子。一个原始人用木棍拨弄火堆,火焰晃动着,墙上的“兔子、狐狸、小鸟”就跳动着。  以前也听同学说起过:“永兴坊晚上有皮影表演,表演的人全是老爷子,感觉皮影要失传的样子。”我从小到大没有见过皮影,不禁会有一个疑问:皮影是什么呢?  2020年10
期刊
时间:当代。  地点:家中。  人物:  丈夫——男,40岁左右。  妻子——女,40岁左右。  医生——男,40岁左右。  一束光打在舞台中央。丈夫坐在光圈里。  丈 夫 你会用多久来忘记一个人?一个朝夕共处的人,一个相濡以沫的人,一个执子之手的人,一个饱蘸着你毕生欢欣苦痛的人,你的爱人、朋友、伴侣、亲人、仇人,你想杀死一万次却依然紧紧拥她在怀的人,是的,这样一个人,你打算用多久来忘记她?一年?
期刊
五十岁那年  我告别了青青的禾苗  告别了绿绿的豆角  告别了家的味道  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去闯荡未知的远方  五十岁,这个年纪还算身强力壮  那是我第一次  第一次,走出村庄  脚下踩着迷茫  头顶飘浮着云彩和梦想  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去打听  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去丈量  一个老板打量着我  来吧,我们这里缺个厨师  要把米煮熟能把菜煮香  转眼十几个春秋  都写在脸上  岁月刻下一道道痕迹 
期刊
从乞儿到皇帝的李昪  街头乞儿伤满痕,  饥寒交迫见者怜。  忍辱负重登大宝,  借风起航唯他能。  谦虚礼貌福星照,  骄傲自大祸临门。  善待百姓江山固,  铸就丰碑颂万年。  赞忠孝两全的曹彬、曹玮父子  父子忠孝栋梁才,  出将入相儿作陪。  积德造福根基厚,  神鬼不敢随意裁。  勿以小恶而为之,  勿以小善而不为。  一生处处存仁性,  灵蛇会送宝珠回。  书救世之能臣,处世之贤臣的寇
期刊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型工科专业。对此专业而言,素描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素描课程经过国内外艺术类院校多年实践探索,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目前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采用艺术类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素描教学方法与策略。希望能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素
期刊
里外之一(局部)
期刊
时间:现代  地点:陕北农村  人物:  二狗——脱贫后的略带点土豪的形象  花花——二狗妻子,村“乡风理事会”志愿者  秦芬——支书妻子,村“乡风理事会”志愿者  小宝——二狗与花花的儿子  丽丽——小宝的未婚妻  幕启。  置景:花花家院,舞台右侧有院墙、中间有石桌石凳、旁边一张摇摇椅,左侧为家门。  幕后伴唱。   新时代、新思想,   新文明引领新风尚,   新村新貌新气象,   新天新地
期刊
余泽玲,女,1966年生,汉族,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农民,陕西省安塞县王窑乡庙沟村人。  余泽玲小时爱剪花,也爱画画,看到报纸上发表的剪纸,书上印的花花,她都会收集起来照样子剪。春节时看谁家窗上贴出个好窗花她会想法子把样子剔下来。1988年余泽玲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了县文化馆,并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创作培训班。在培训班,经过理论的学习和众多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的指点,剪纸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同年在安
期刊
一  夏至临近,渭北一带的麦子黄了。和着布谷鸟的叫声,村子上空飘来阵阵麦香。  村里人都在为麦收做准备。和邻居相比,父亲性急了一些。那几天,他就像等待揭榜的考生一样坐立不安,时不时跑到麦田察看,每次回来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在忙碌的母亲后头絮叨:谁家已经开镰了,谁家麦子都上场了。母亲呢?则以她一贯的沉稳应对:“你急啥?夏至一到,咱就开镰。”夏至麦子自死,这理父亲也懂,可他照旧天天往地里跑。  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