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养神法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桐城县,有一个著名的人文景点——六尺巷。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可以看出故事的主人翁的心胸是多么开阔。
  在清代,有一位大学士,名字叫张英,这位大学士的家就在桐城这个地方。有一天他接到一封家书,说的是家里盖房子,邻居家也要盖房子,并且把墙砌得挨着自家房子了,希望张英动用他的权力,让这户人家往后让。张英看了这封千里迢迢寄来的家书,心里不是滋味,就回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我们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现在还巍然耸立,可是当年修建长城的秦始皇却早就灰飞烟灭了。意思就是说何必要为了这一堵墙来拼命呢?让他三尺又何妨?
  他家里的人接到这封书信之后,非常惭愧,也醒悟过来了,就主动向后让了三尺。隔壁那户人家也受感动了,也主动让了三尺。这样这条巷的宽度就有了六尺,后人把它叫做“六尺巷”。 要达到心胸的开阔,首先就是要能忍让,要宽容。
  在我的家乡——安徽的徽州,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市,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那里有一所房子,为了让路,墙角主动往后切掉一块,并在上面刻了五个字:“作退一步想”。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不会为私利狗苟蝇营,他的精神是快乐的,身体是健康的。
  
  心灵纯净
  
  《黄帝内经》调神的方法重点讲了四心:心地善良、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情快乐。这样,在精神调养方面就全面了。
  当今社会,我们过多地关注物质生活,多少人俗务缠身,多少人追名逐利。由于心灵被污染,所以忙乱、烦恼、焦虑、孤独、忧闷,总觉得心太累!
  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是心灵纯净!心灵的清浊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决定我们的幸福指数!纯净的心灵不仅能造就高雅的气质,更重要的是能获得精神的自由、人生的幸福!
  《黄帝内经》说的“恬淡虚无”实际上分两个层次,“恬淡”说明心态的平和,少私寡欲;而“虚无”则是更高一个层次,是心灵纯净、没有杂质的层次。这与孔子的“仁爱”、老子的“虚无”,释迦牟尼的“虚空”境界是一致的。心灵纯净不仅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源头,更是人生最美妙、最高明的境界。
  
  动功的“五心养生法”
  
  “五心养生法”除了调神层面的“五心”——心地善良、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情快乐、心灵纯净外,还有动功的“五心”和静功的“五心”。 这里先介绍动功的五心法。就是取人体的五个中心穴位进行按摩。
  一是头心,在头的正中间,即百会穴。
  要经常用掌心按摩它,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最高处。
  二是胸的中心,叫膻中穴,也叫气海。捶打它可以驱散邪气,驱散心中的闷气,抑郁之气,当然,还能排泄毒气。俗话说“捶胸顿足”,就是这个道理。可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稍微留一点空,然后捶打这个穴位。现代科学发现,人老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所以经常捶打这里,还可以延年益寿,效果特别好。
  三是腹的中心,就是在下丹田的位置,下丹田乃生命的先天之本,要护养好。每天早晨晚上按摩,少则两次,多可四次。顺时针六十下,逆时针六十下,让下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四是手心,手心就是劳宫穴的位置。是心包经上的穴位。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五是脚心,也就是涌泉穴。准确地说,涌泉穴在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劳宫穴与涌泉穴这两个穴位要互相交叉按摩。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互相按摩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可以治失眠。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促进睡眠。按摩的时候一定要心静,心中不要有杂念,只想着劳宫穴和涌泉穴的位置发热,这就是心肾的精气在交接、交合。
  
  静功的“五心养生法”
  
  静功的“五心”,是指意守这五个穴位的修炼方法。
  静功要以站桩为主。站的时候要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微微地弯曲;两手举起,劳宫穴相对,觉得两个劳宫穴之间的热气在流动。两手微微往外拉,就像牛皮筋一样,感到有一点牵拉的力量了,往里收也是一样,觉得在压一个气球;慢慢感觉到劳宫穴之间的气越来越热。 这时开始把意念集中在头顶,然后进行意想,意想的过程是从上到下,上下贯通。先是头心,也就是百会穴,意想百会穴的上方有太阳、月亮,日月之光、天地之气都汇集在百会穴,你会觉得百会穴微微发热、越来越热。
  接着,这道光往下行,到胸的中心,这是第二个心,就是中丹田气海穴。行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中丹田发热,中丹田被日月之光所照耀,继续吸收天地之精气、日月之灵气,中丹田越来越热。接着往下行,到下腹的中心,也就是下丹田。 意念至此,下丹田也开始发热,并越来越热。然后这股热流再继续往下行,到脚心的涌泉穴,通过涌泉穴把这股气流送往地下,一直射入地下,越射越深。
  这时全身都被日月之光、天地之气所照耀,全身被照得发亮,像被清洗了一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洗心”。
  这个光把全身都照透了,把一切污气、浊气都洗净了,达到心地光明的境界了。这不仅对养生而且对心灵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五心养生的方法一定要结合起来。精神上的“五个心”是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去做的。在动功与静功之间,要先做动功的五心的练,再做静功的五心的练。
其他文献
意疗,又称精神疗法,是医学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疗主要运用在中医的形神疾病的治疗方面,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由于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    “意疗”是战胜疾病的利器  时年94岁,人称“国学大师,当代屈原”的文怀沙,一生坎坷,博学多才。文怀沙文革时失去自由,又患肝癌,经专家诊断已到晚期,文老疼痛难禁,朋友劝慰,文公说:“疼痛说明我还活着,是好事,要庆幸!”于是变呻吟为吟哦,慷慨激越……文老疼痛时
期刊
现在,企业从追求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方面考虑,对于科技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甚至是更为苛刻的要求。但科技产品性能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大能耗的产生。性能与能耗,似乎天生是
精神疾患,即通常所说的“心病”。“心病还得心药治”,中国古人善用心药,这里辑录几则“心药”方,方中用“药”出神入化,功效奇特。对于现代人的多发、高发“心病”,或许有针对性——    四味养生汤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手书过一帖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四味养生汤”:“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淡食以当肉。”从健身养性的角度来看,此方告诫人们应淡泊名利,面对现实,自寻生活乐趣,松弛紧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善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一个人心中充满善意,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摆脱困难,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快乐,而
期刊
4×0系列卫星接收机备有RS-232串行接口,以便于和电脑相接,进行软件升级.不过,在朋友们实际操作时,常常会出现无法升级的现象,这一方面可能是软件的操作错误,另外一方面也涉
真正的快乐不是外界给予的,只有自己创造的快乐,才是深层的、永久的、稳固的,才能使人终身受益。可见,快乐是智者的人生观。那么,怎样创造并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健康愉快地过好每一天呢?不妨从以下“八不”中汲取养料,修养身心。  ※ 不怀旧  岁月不住地转换着年轮,昔日多少英雄的丰功伟绩,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和事虽然值得回忆,值得留恋,但毕竟一日难再晨,生活不能总是沉浸在那些残
期刊
中医心理养生疗法分动态调整法(形意合一)和静态调整法(意识存照法)二种方法。法简义深,简单易练,且不分老幼。    动态调整疗法  又称意气合一法,是通过特定要领的规定动作锻炼,以达到舒通经络,调和气血,安定心神,增补精气神三宝的目的。  【要求】动作柔缓舒展,圆活流利,手眼身法,呼吸意念,默契配合,气息调匀、气血流畅,以微意引气后升前降;升清降浊,并能促进机体各系统、各部位的协调统一,保持脏腑组
期刊
心理压力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必然存在。从大的方面来说,诸如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的或人为的灾难,都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来说,如面临考试或考核、自己或亲友生病等,也会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意外的冲击和干扰,成为“心理压力”的来源。  近年来,人们对于心理压力来源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发现现代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以下5个方面:    ◎ 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  比如变迁新
期刊
顺时养生、顾护阳气  顺应自然养生,是中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防病保健准则。《灵枢·本神篇》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我多年来睡眠坚持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使体内的阴阳之气与自然阴阳的消长相适应。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期,此时应注意保暖顾护阳气。背部是督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