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10年1—8月)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企业在工业文明时代建立了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商业模式,导致大气中碳浓度飙升,全球气候加速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期刊
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农产品市场和粮食安全形势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突出困难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相继受到人民币升值、企业生产成本上涨、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为:
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未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期待的结果,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以往“衰退越深,复苏越快”的规律,在此次复苏过程中并未显现,相反,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缓慢,美国家庭借债过多,促使家庭储蓄意愿上升,国内需求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经济表象反映了美国经济更深层次的问题——金融制度和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而这些弊病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
期刊
随着各国政府政策效果的显现、市场的回暖、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以及企业库存增长和出口扩大,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较预期强劲,增长率达到5.2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3.2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8%。进入下半年,各国政府政策退出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而危机所造成的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消费和私人投资恢复乏力,
201O年5月28—30日“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标志着“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正式启动。
目前,虽然我国仍维持规模较大的货物贸易总额,但我国各种产品贸易盈余状况差别较大。未来,推进典型大额逆差产业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性。
期刊
2008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起进入“寒冬”,这是第一次出现中国经济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周期性运行的同步下行。何时进入谷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何战胜严寒,迎接经济下一个周期的“春天”,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很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