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一、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感觉到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很广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课件。
  对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各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
  2、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3、屏幕显示。
  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和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价格昂贵,如今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较小,这对于一个50人以上的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4、课件匮乏。
  由于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
  
  二、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初试
  
  我在校期间开始接触多媒体电脑,当时我接触的体育方面的软件多是游戏性质的,但多媒体电脑游戏不同于普通的电子游戏,它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且画面生动、逼真。我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由于没有专门的篮球赛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往往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彩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图解法教学不直观且繁琐,与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总结几次对篮球战术配合教学失败的教训,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我采用了由广东一家电脑公司制作的“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三、对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探索
  
  为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我首先请教师大体育系的专家、教授提出了课件设计编写创意程序;然后聘请一名高级程序员专门从事编程工作,将编制出的软件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工直至定型。经过逐步的实践,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运动生理。
  展示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吸氧量、心率等,将抽象的生理反应制成课件。此时,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后出现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发热等生理现象的科学认识与理解。
  2、模拟裁判。
  将球类的比赛场面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键盘对画面中出现的犯规情况进行裁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脑会对裁判员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球类裁判法的了解。
  3、体育常识教学。
  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选择他们了解、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我们研制的“体育常识” 课件汇集了35项基本常识,通过文字显示,并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克服了以往体育常识教学中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可激发学生左右大脑半球同时工作,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记忆为主动接收。 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取代教师,但能大大优化课堂结构。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体育教学领域潜力很大,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就能够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聋生由于受听力障碍的影响,阅读上存在着较大困难,这就导致他们在阅读面前呈现一种惰性状态,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阅读往往是因为应付老师的检查或提问而去读,并不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渴求。针对此情况,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从聋生以目代口的认知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图像色彩鲜艳、动画生动逼真等独特优势,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教师引导下的、聋生高度参与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
期刊
摘 要: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发散思维,是创新作文的第一重要环节。在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发散思维的广泛性、新颖性、独创性三个角度进行探索,对学生实施训练,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发散思维 创新 广泛性 新颖性 独创性    写文章,实质上是一个创作过程,既是对生活认识并表现的过程,从学生认识生活的角度说,也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生活自身尽管是无限广阔的,然而学生自身生活却有很大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应该“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作为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使学生解决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复杂运算,还可以成为辅助学生思维探索工具,使过去只能通过表象和想像领悟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可见,易为学生接受与处理。《几何画板》强大的即时编辑功能、动画功能和函数功能使这一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期刊
摘 要:时代的发展呼唤着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师不仅要从事教学的实际工作,而且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要明确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目的,确定英语教学改革方向;要编写英语校本教材,推动英语教学改革;要改革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改革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关键词:职业高中 英语教学 课程改革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及校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协作学习需要的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而wiki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的交流与知识建构提供高效的平台。笔者在此论述了Wiki在学习者协作学习互动中的应用,阐述了Wiki在学习者知识建构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Wiki 协作知识建构 Web2.0 网络教学    一、什么是Wiki    1、Wiki简介。Wiki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多人协同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由多
期刊
一个物体有它自身的形状,一名教师有他自树的形象。物体的千姿百态,来源于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的智慧;教师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自身“长”、“宽”、“高”的有机组合。    一、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专长    所谓专长,就是说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管你是小学、中学教师,也不论你能力大小,只要你是一名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精通、创造属于自己的专长。你可以凭爱心让学生体会你的奉献精神,可以以责任让同事
期刊
摘 要: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前提。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素质教育 校园网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Internet
期刊
课程标准中强调了“习”,这对降低小学生的习作难度、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很有帮助。真实的生活是小学生习作的永恒主题,但是,当小学生在写作时,总会听到学生说:“最不喜欢上作文课!”有的学生甚至一写作文就会抓耳挠腮,什么也写不出来,可见这已是厌烦。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当成好伙伴呢?    一、走进大自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来说“米”是关键。根据学生喜欢活动的天性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节省课堂有效教学时间,展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形象逼真的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