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方剂用药特点及成因分析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方剂学的形成,其辨证论治的治病模式,以及临床治病方剂的组方、配伍及遣药方法,为后世中医学所继承。在经历了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继承与发展之后,方剂学发展至唐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临床方剂用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拟就唐时方剂出现的新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做一初步的探析。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本文对103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这几个指标的代谢变化进行了现察,并对其中23例肝活检患者中这些指标与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入院患者。治疗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5~12岁;单侧2例,双侧12例;体温38~39℃。2例,40%以上4例;对照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14岁;单侧2例,双侧8例;体温38
社会公共安全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而对全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是激发全民爱国热情、依靠全民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项基础工程。我国现有的公共安全教育
带状疱疹,中医称“蛇盘疮”、“缠腰火毒”。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内伤,致肝经湿热蕴结,或脾湿郁久化火热,兼感外界毒邪,蕴积肌肤所发。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红斑成簇水疱群,沿单侧周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常规予鲑降钙素肌注,口服钙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
朱元璋义子论欧炀一、小引我国古代的武将有收养义子(也称养子)、为己所用的习惯,这种风气在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无论是元朝的将领,还是义军的统帅和将领,都喜欢收养义子
始于30年代初的上海地区田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它涉及当代一大批名人学者,也是长江流域古文化研究的发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以餐后腹部胀满隐痛、嗳气、恶心、纳呆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