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浪地球》对未来可能之《地球宪法》的借鉴意义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浪地球》是一本包罗法律、哲学、历史、物理、天文等多学科的经典书籍,其意义绝不仅局限于娱乐。以《流浪地球》为研究蓝本,以假设未来地球拥有一个全人类之长期共同目标为研究基础,以未来可能之《地球宪法》为研究对象,本文从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三个方面浅析《流浪地球》对未来可能之《地球宪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宪法;《流浪地球》;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
  首先,以下论述必须建立在一个大胆的想法的基础上,即如果未来地球拥有一个全人类之长期共同目标,或抵抗危险或追求发展,如抵抗像新冠肺炎这种全球疫情、抵抗外星侵略、全人类大迁徙等等,该如何团结全球之力量和资源以达到这些目标。
  若要团结全球之力量资源,放之小框架上,须实现类似1918-1921年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是一个国家的格局过小;放之大框架上,要实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的实现必然要有法律保障,而立法首先当立宪法,从而为其他法律提供立法基礎,为实现人类共同目标提供最高行为准则。《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全人类为躲避太阳氦爆炸“气化”地球而耗费巨大资源带着整个地球逃出太阳系的故事,故事中人类实现了高度的全球化,其中的某些细节和一部《流浪地球法》涉及的法律现象耐人寻味。下面我将浅析《流浪地球》对未来可能之《地球宪法》的借鉴意义:
  一、基本原则—生命权不平等
  《流浪地球》原著中,当地下城受到岩浆渗入灾难需撤离居民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人们已按年龄排起了长长的队。最靠近电梯口的是由机器人保育员抱着的婴儿,然后是幼儿园的孩子,再往后是小学生……”从这段描述中可知,流浪地球社会与现在相比人权方面已经有较大改动。在这场灾难撤离过程中,是严格强制按照年龄排的队伍,即默认给生命划分了界限。虽然生命权不平等不符合当世的法律和价值观,但是却与《流浪地球》的大背景相适应,地球流浪工程资源消耗是巨大的,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极大化利用。所以在撤离过程中,需要突破一定的道德束缚,考虑到年龄越小,潜力越大,对世界潜在贡献越大,从而付出的资源回报率越高,所以按照年龄排起了“生命的队伍”,从法理上来说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即法律尤其注重效益。所以为了全人类之共同利益,未来可能之《地球宪法》也许会体现类似的“凄美的法律”。
  二、基本制度—是否取消私有制和货币
  《流浪地球》中对地球的政治制度没有太多描述,只提到地球联合政府,应该只是现在的联合国的权力加强版。《流浪地球》中真正耐人寻味是经济制度,《流浪地球法》第三十条对车辆征用作出规定,“征用”一词说明仍然存在私有制,但是在流浪地球社会,我认为最理想的经济制度应该是取消私有制实施公有制,原因有二:
  (一)公有制下,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不再有私有制的那种小而散的资源散落,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规模效益,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可以为了人类利益做到不计代价的生产。[1]
  (二)公有制可以促进人类团结。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共同占有产品,从而为消灭剥削奠定了基础,消灭剥削即消除了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全人类的大团结。
  至于流浪地球社会未全部实现公有制,可能是考虑到效率的因素,因为公有制虽然能保证高度的公平但是不能保证效率,平均分配会产生“干多干少都一样”“鼓励懒惰”的恶果,从而降低人类的生产积极性。
  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取消婚姻、过度计划生育
  《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爸爸对妈妈说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人,想要离开并且厌倦了就会回来,而妈妈没有阻拦反而支持他去。这个现象说明在流浪地球社会婚姻的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在那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生存,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注意力分散,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爱情婚姻这类东西也变的可有可无,所以为了适应人类的伦理观念的转变可以考虑取消婚姻制度。
  “婚姻”的取消势必会引起一些法律的变化。例如,根据我国现行《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按照中国继承法来看,如果取消婚姻,“配偶”等说法便不存在,子女中所区分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概念也不需要作区分,由此产生的继承关系细则也需随之改变。
  《流浪地球》中为了节省资源,实施了过度的计划生育政策即每三对夫妻只有一对夫妻享有生育权(抽签决定),书中没有说享有生育权的夫妻可以生几个小孩,按照节约原则假设每对有生育权的夫妻只能生一个小孩,并假设地球开始有70亿人,那么经过四百年也就是大概十三代人,那么四百年后地球只剩7000000000*(1/6)^13=0.54个人,[2] 人类只剩不到一个人,这是典型的算数漏洞,所以过度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合理的,相反流浪地球社会应该鼓励生育,原因有三:
  (一)按照上文所述,流浪地球社会的婚姻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相应地,生育观念也会变得非常淡薄,所以不必担心人类的过度生育。而且风险忧患也是影响生育观念的重要因素。[3]
  (二)无论科技发展如何,流浪地球这样的大工程所需的人力都是巨量的。
  (三)人口是有规模效应的,规模越大,创新力是越强的,如日本现在老龄化严重,导致创新力下降。
  综上所述,《流浪地球》应该引发人们对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性法律设立的广泛思考。从短期来看,譬如面对新冠肺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通力合作振兴”,而全球除中国外,应对新冠肺炎的举措和效果差强人意,如果有一套强硬的法律如《地球宪法》来保障全球合作抗击疫情,新冠肺炎一定会被有效控制。从长期来看,《流浪地球》其中涉及的有关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将来的某一天,地球需要一部《地球宪法》的时候,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明扬,张晓倩,《理论与当代》[J],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04):10-11.
  [2]梁建章,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N],流浪地球的生育政策犯了方向性错误.
  [3]王京华,王炳芹,李娜,《人口与计划生育》[J],《群众生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2009(10):30.
其他文献
摘要:戏剧演出先于剧本诞生,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剧本出现之后,却夺取了几乎所有戏剧研究的关注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剧本崇拜。究其根本,剧本崇拜是对文字的崇拜,是对物质载体的崇拜。  关键词:戏剧;剧本崇拜;剧场崇拜  赵宪章教授在他的《文学成像之起源与可能》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语言回归到它的原初表意也就凝结为一种倾向性张力,这种倾向性张力就是书写文本对于在场的期待,期待重返话语活动的原初在场。
期刊
《唐风·蟋蟀》是唯一一首单独描写蟋蟀的文章,全文为: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全诗只描写了“蟋蟀”这一意象,而诗中寓意也特别明显,无论是对一年即将结束,时光飞
期刊
摘要:释儒道三家信仰在明清的民间界限模糊,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间信仰。《红楼梦》的背景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本文通过解析《红楼梦》中角色的信仰的调适与冲突过程,将信仰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和简述,分析信仰的实质以及信仰的社会功能,透过信仰与社会的关系新的角度浅析《红楼梦》。  关键词:红楼梦;信仰与社会;信仰冲突与调适  一.《红楼梦》中信仰的内容及其实质  “《红楼梦》中既有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
期刊
摘要:《枯树赋》作为一篇六朝名赋,它的主要特点是全篇运用象征的手法发掘树的文化内涵,用典是庾信赋的典型特征,在《枯树赋》中,作者不仅用典而且典故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枯树赋》中,作者的情感与赋中枯树形态的变化合二为一,枯树意象也对后世作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庾信;枯樹意象;枯树赋  一、枯树意象的形成  (一)枯树意象形成的源流  树木意象形成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中的象辞:
期刊
平面装饰画《人与自然》35×50cm2020年  设计说明:  装饰画《人与自然》  作品思路取材于我们的日常的设计生活,是我观察身边的人与自然所得出的创作灵感。画面是由人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和生物进行刻画,画面的中心是人脸,我把头发用大自然的叶子,还运用了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刻画,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符合主题。我将画面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用黑色填充,中间部分进行刻画运用各种线条与纹样进行刻画,则最后
期刊
《玉米地》
期刊
摘要:《人民公敌》不同场景下人物行为、对话与情境呈现出复杂多样世界观。以该戏剧场景演进与具体内容为切入点,从五幕式剧作结构、人物性格分析与戏剧内涵思想三层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全面客观呈现出《人民公敌》的深刻意涵。  关键词:复杂世界观;人民公敌;场景;内容  作为素有“现代戏剧之父”美称的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呈现佳作《人民公敌》,其剧情可用一句话便能概括:“身为市长和医生的兄弟俩,围绕
期刊
黑白装饰画《人类欠大自然一笔债》35×50cm2020年  設计说明:  综合材料装饰画《人类欠大自然一笔债》  作品中以一个人的上半身,头部承载废弃的房屋,废弃的生活用品,森林为主要元素,表达了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的各种事物资源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幅作品在手绘技巧上主要采用了点线面的构成方式,生态的恶化,环境的污染,废墟的森林,描绘了人类欠大自然一笔债,
期刊
平面裝饰画《神兽》35×50cm2020年  设计说明:  装饰画《神兽》  作品是作者幻想中神兽的样子,神兽是由一只鹿慢慢变化,才呈现出现在的样子,通过点、线、面、肌理的手法对神兽进行填充,最终呈现出这幅作品。
期刊
摘要:《一本好书》为受众带来了一场读书的盛宴,首创360度场景设计、明星演绎等方式拉近了经典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主动读书的动力,实现了节目的初衷,是对低碳艺术作品较好的诠释。 节目中的文化性、真实性,使得这档节目具有低碳艺术文本的特征,观众在观赏节目时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更具低碳性。  关键词:低碳艺术 ;《一本好书》  低碳文化是指一切有利于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它可以起到缓解焦虑与压力、净化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