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哥哥张国荣还在世上,你能想到两年之后他会进入花甲之年吗?
“词神”林夕,你能想到永远一身棉质衬衫的他已经53岁了吗?
这是不是很残酷?
更多人会说林夕跟陈奕迅的相知,跟王菲的缘分,跟杨千嬅的情份,可是,你也未必能够想到,林夕和张国荣之间的那份惺惺相惜。
1986年,当时的林夕才25岁,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大好年华。这一年,有了他给张国荣填的第一首词——《妄想》。
太妄想,她不会爱得勉强

太妄想,她不惯思量
太妄想,她讨厌痛哭怪像
太妄想,我视觉已失常
只是林夕后来给的评价是“现在回来听,不如不要听”。彼时不成熟的林夕完全不懂得怎么写一首可以叫喊的歌,甚至他后来才琢磨过来,“妄”字的鼻音是压根就不适合去叫喊的。
没料到的是,第二年年底,张国荣再次邀来林夕,这次填的词还入选了1988年香港电台 “十大中文金曲”,这首歌叫《无需要太多》,原版是马兆骏的那首《我要的不多》。那时的林夕,终于成熟,至少能够了解什么是真感情。
之后,又有了电影里用到的插曲和主题曲,比如《追》、《红颜白发》和《眉来眼去》。
那时候,林夕参加张国荣的生日派对,现在已经贵为“夕爷”的林夕说,自己这样的小孩后辈,没资格走近他,只能远远地说一声生日快乐。
小心翼翼的卑微,如同张爱玲的低到尘土里,是爱,却也源于对方的光芒太过强烈。
毕竟有些人,是天生的巨星风范。
一直到1996年的专辑《红》,这是阔别乐坛多年的张国荣在《宠爱》之后,推出的全新粤语大碟。
林夕包办了整张唱片的词作。林夕说,他完全没有想到,《怪你过分美丽》会受到那么多人的热捧。他说,既然黄霑和倪匡都用过同一个词“眉目如画”来形容张国荣,那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写一个更重量级的《怪你过分美丽》呢?
还有一首《左右手》,为哥哥赢得了太多奖项,甚至被认为是林夕写给哥哥的宣示其性取向之作。林夕后来出面辟谣:“这首歌他事前没同我讨论过,是我自己想写用一只手拥抱,一只手告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当然,让林夕觉得这辈子最光荣的一件事,不是成为一代词神,不是得过多少歌词奖,不是跟黄耀明玩过暧昧,而是为张国荣写了一首《我》。
《我》的国语版和粤语版,都收录在2000年张国荣的专辑《大热》里。
张国荣问林夕:“喂,你有没有看过一出戏,叫《假凤虚凰》啊?”
林夕说:“看过,怎么啦?”
张国荣坚定地说:“开头第一句我都想好了,就是‘I am what I am’”。
“这样啊,好,你等我来啦。”
张国荣反问,“那你知不知道写什么啊?”
就是这样一首命题作文,林夕说,不管是当时写还是现在听,都会觉得自己和张国荣像一对伙伴一样在握手。
“I am what I am”,不向无关之人妥协,自在地保持着纤尘不染。
张国荣是优雅的贵公子,也是演唱会上长发披肩难辨雌雄的妖娆歌者。
甚至,Leslie在英文里,是一个男女通用的英文名,张国荣把原先的英文名Bobby改成它是一种有意的暗示吗?
张国荣更偏爱国语版的《我》,在2000年的演唱会上,他每场都要唱两遍《我》,中场唱一遍,临结束再唱一遍。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因为懂得,方能感同身受;
散聚有时,却也风光无限。
音乐推荐:
最划时代的唱片《Leslie(Monica )》
如果说《风继续吹》让哥哥成功上位,这张专辑则让哥哥成为一代偶像巨星,并奠定了自己区别于当时所有歌手的划时代的不羁风情。在那个保守的K歌时代,哥哥几声并不太激烈的呼号,已经足以惊天动地。何况,除了《Monica》,这张专辑中的《H2O》和《蓝色忧郁》也一直是哥哥演唱会上劲歌热舞的保留曲目。
最自我的唱片《红》
这是哥哥重返歌坛后发行的第一张全新创作的粤语唱片。从这张唱片开始,原先那个偶像巨星不见了,换上了一个追求自我风格的艺术青年。于是,我们听到的是一些颓靡的音色和几分沉重的氛围,以及哥哥借C.Y.Kong的电子合成器和林夕的笔杆子为自己勾勒的真实轮廓。
最经典的唱片《大热》
点题主打快歌《大热》及慢歌《我》,感觉都很“演唱会”。而歌曲《我》更点明是“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的压轴主题曲,也是张国荣在这张专辑中最喜爱的一首歌,歌曲更由哥哥亲自作曲、由他的御用填词人林夕谱上歌词。另一首歌曲《大热》是专辑的同名主打歌,由张国荣作曲,节奏强劲的舞曲风格突出了“大而热的爱情”感受。
“词神”林夕,你能想到永远一身棉质衬衫的他已经53岁了吗?
这是不是很残酷?
更多人会说林夕跟陈奕迅的相知,跟王菲的缘分,跟杨千嬅的情份,可是,你也未必能够想到,林夕和张国荣之间的那份惺惺相惜。
1986年,当时的林夕才25岁,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大好年华。这一年,有了他给张国荣填的第一首词——《妄想》。
太妄想,她不会爱得勉强

太妄想,她不惯思量
太妄想,她讨厌痛哭怪像
太妄想,我视觉已失常
只是林夕后来给的评价是“现在回来听,不如不要听”。彼时不成熟的林夕完全不懂得怎么写一首可以叫喊的歌,甚至他后来才琢磨过来,“妄”字的鼻音是压根就不适合去叫喊的。
没料到的是,第二年年底,张国荣再次邀来林夕,这次填的词还入选了1988年香港电台 “十大中文金曲”,这首歌叫《无需要太多》,原版是马兆骏的那首《我要的不多》。那时的林夕,终于成熟,至少能够了解什么是真感情。
之后,又有了电影里用到的插曲和主题曲,比如《追》、《红颜白发》和《眉来眼去》。
那时候,林夕参加张国荣的生日派对,现在已经贵为“夕爷”的林夕说,自己这样的小孩后辈,没资格走近他,只能远远地说一声生日快乐。
小心翼翼的卑微,如同张爱玲的低到尘土里,是爱,却也源于对方的光芒太过强烈。
毕竟有些人,是天生的巨星风范。
一直到1996年的专辑《红》,这是阔别乐坛多年的张国荣在《宠爱》之后,推出的全新粤语大碟。
林夕包办了整张唱片的词作。林夕说,他完全没有想到,《怪你过分美丽》会受到那么多人的热捧。他说,既然黄霑和倪匡都用过同一个词“眉目如画”来形容张国荣,那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写一个更重量级的《怪你过分美丽》呢?
还有一首《左右手》,为哥哥赢得了太多奖项,甚至被认为是林夕写给哥哥的宣示其性取向之作。林夕后来出面辟谣:“这首歌他事前没同我讨论过,是我自己想写用一只手拥抱,一只手告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当然,让林夕觉得这辈子最光荣的一件事,不是成为一代词神,不是得过多少歌词奖,不是跟黄耀明玩过暧昧,而是为张国荣写了一首《我》。
《我》的国语版和粤语版,都收录在2000年张国荣的专辑《大热》里。
张国荣问林夕:“喂,你有没有看过一出戏,叫《假凤虚凰》啊?”
林夕说:“看过,怎么啦?”
张国荣坚定地说:“开头第一句我都想好了,就是‘I am what I am’”。
“这样啊,好,你等我来啦。”
张国荣反问,“那你知不知道写什么啊?”
就是这样一首命题作文,林夕说,不管是当时写还是现在听,都会觉得自己和张国荣像一对伙伴一样在握手。
“I am what I am”,不向无关之人妥协,自在地保持着纤尘不染。
张国荣是优雅的贵公子,也是演唱会上长发披肩难辨雌雄的妖娆歌者。
甚至,Leslie在英文里,是一个男女通用的英文名,张国荣把原先的英文名Bobby改成它是一种有意的暗示吗?
张国荣更偏爱国语版的《我》,在2000年的演唱会上,他每场都要唱两遍《我》,中场唱一遍,临结束再唱一遍。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因为懂得,方能感同身受;
散聚有时,却也风光无限。
音乐推荐:
最划时代的唱片《Leslie(Monica )》
如果说《风继续吹》让哥哥成功上位,这张专辑则让哥哥成为一代偶像巨星,并奠定了自己区别于当时所有歌手的划时代的不羁风情。在那个保守的K歌时代,哥哥几声并不太激烈的呼号,已经足以惊天动地。何况,除了《Monica》,这张专辑中的《H2O》和《蓝色忧郁》也一直是哥哥演唱会上劲歌热舞的保留曲目。
最自我的唱片《红》
这是哥哥重返歌坛后发行的第一张全新创作的粤语唱片。从这张唱片开始,原先那个偶像巨星不见了,换上了一个追求自我风格的艺术青年。于是,我们听到的是一些颓靡的音色和几分沉重的氛围,以及哥哥借C.Y.Kong的电子合成器和林夕的笔杆子为自己勾勒的真实轮廓。
最经典的唱片《大热》
点题主打快歌《大热》及慢歌《我》,感觉都很“演唱会”。而歌曲《我》更点明是“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的压轴主题曲,也是张国荣在这张专辑中最喜爱的一首歌,歌曲更由哥哥亲自作曲、由他的御用填词人林夕谱上歌词。另一首歌曲《大热》是专辑的同名主打歌,由张国荣作曲,节奏强劲的舞曲风格突出了“大而热的爱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