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时代的选择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投资”,金融界解释为:“投资价值提升的大概率事件”。“价值投资”表明中国艺术品收藏在全民共享的基础之上,出现对象选择与群体意识的升级与分化,更值得注意的是,存资本冲力与审美话语权的角逐中,赏鉴性收藏进入一个价值投资时代。在价值时代,拍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市场占有份额还是高价拍品的成交比重,是综合性的天量还是分级化的专拍,是立足本地域还是跨地域拓展,这一切构成群雄并起的拍卖业在当下的迫切选择,而市场形态的多元、学术系统的独立以及资本投入的多级化,都是拍卖行在未来需要面对的现实和挑战,,本文作者温桂华女士,北京内地老牌拍行翰海拍卖公司董事长,中国拍卖协会艺委会副主任,文物博物馆专业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文物艺术品流通和拍卖工作,在中国拍卖界颇具影响力。从她的角度和高度,温桂华认为以全新的视野梳理中国拍卖业在十五年间的历程,这对文物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整个行业在清晰地把握未来选择之前,显得尤为重要。
  09秋拍,预期会出现一个走热的行情,成交结果超出预期。
  2009年,国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接近十万亿的信贷注入经济体。在流动性支持下,中国经济率先回暖。与此同时,流动性引发的资产价格上涨,连锁地影响艺术品的评值标准和成交。
  据媒体的市场调查统计:2009春拍的行情延续2008秋季的下降趋势,成交总额同比减少56亿元,降幅超过45%;环比08秋季成交缩量7亿元,降幅接近10%。进入09秋季,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出现逆转,09秋季的成交相比上年同期,增长70%,超过楼市的41%涨幅。
  楼市的炒作,除了投机资本与银行资本两重供给利润,还有通涨预期和中国人传统的恒产观念。09秋季的艺术品行情的上涨,参与资本有股市、房地产的利润输入,也有基金、藏家、行家以及消费的资金。与股市、楼市上涨不同的是,艺术品的上涨,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
  首先,艺术品市场不再是个鉴藏兼及保值的市场,而是一个由大资本引领行情的投资市场:其二,竞买焦点集中于“价值投资”,在市场领域,“收藏”二字为“典藏”取而代之。
  秋拍的取向是高端和经典,即名家代表作与曾经影响、改变或见证历史的经典性的非名家创作,亦即系统性的历史题材。
  “价值投资”,金融界解释为:“投资价值提升的大概率事件”。在行情上涨的大趋势下会出现普涨,一般行家满足于流通性利润,而大资本是巨额财富的膨胀。数年前已有行内人士预言,大资本旦参与拍卖的竞买,目标是千万级标的。这一选择,在一个正常的拍卖场上,跨过了真伪与争议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千万级作品在一个行情启动之初,无疑会产生吸引公众关注的轰动性事件。从概率上计算,事件本身的轰动效果,将使之内存的原有价值得到最大化的显现和提升。
  有鉴于此,可以判断出资本的投资对象和投资冲动,并不在意行情,而是以超行情的姿态竞买、投资可以预见和发掘的内在价值。
  行内人士将“价值投资”独立地明确,表明中国艺术品收藏在全民共享的基础之上,出现对象选择与群体意识的升级与分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冲力与审美话语权的角逐中,赏鉴性收藏进入个价值投资时代。
  在价值时代,拍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市场占有份额还是高价拍品的成交比重,是综合性的天量还是分级化的专拍,是立足本地域还是跨地域拓展,这一切构成群雄并起的拍卖业在当下的迫切选择。在清晰地把握未来选择之前,重新梳理一下中国拍卖业在十五年间的经历,尤为重要。
  
  透明行情与开放市场的形成
  
  十五年间,中国拍卖业在创新与同质化竞争中,经历了澄明行情、拓展市场和价值投资三个时期。其间不存在清晰的过渡,只是在波段行情中存在着孕育的因素与共生的现象。以回顾的眼光看,三个阶段的过渡,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适应性调整所发生的成熟演化。
  拍卖的出现,为民间收藏尤其是重要文物的流通,提供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平台。由公私及海内外人士、机构共同参与的拍卖,通过透明的成交价格,渐次清晰并稳定上升地呈现出文物的多元价值和交易行情。受市场效应和媒体传播的影响,赏玩型收藏渐而被保值、增值的投资取而代之,从而吸引金融、房地产的赢利资本进入。
  2004年,全国拍卖业取得60亿的年度成交额以及持续地创造成交纪录,有效地鼓动了全民收藏的高潮,收藏群体的扩大,使中国的拍卖从行情时代进入市场时代。
  多元化板块、国际性交易以及全领域市场,切实地以一种覆盖性的吸纳力,整合、提升艺术品的价格和行情,为收藏、投资艺术品提供系统而开阔的文化感知与价格参照。更为重要的是,专项收藏群体的成熟和扩大,推动板块“轮涨”,根本性地保障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繁荣。
  
  震荡盘整促成价值投资
  
  从2003年秋季始,艺术品拍卖行情沿续“后非典行情”持续走高,高热度自然会引发高频繁的换手,击鼓传花的效能,使行情呈漩涡状盘升。
  这一流通性增值未能吸引规模化资金进入,以实化漩涡内部的空洞和泡沫。06春季,涨幅最大的近现代书画的成交价率先回落,其下探的跌势持续至07秋季。
  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主要来自海外的当代艺术的拉升行情,戛然而止。市场过热与流通性泛滥导致的行情震荡,使艺术品的保值投资,觉悟地进入价值投资。
  流通性的盘整与金融海啸的重挫,有效地挤压市场泡沫。无论审美性典藏或价值性投资,均以历史线索为选择坐标。09春季,价值投资成为一种觉醒性的选择和强烈的竞买意志,集中地出现在古代书画和油画的拍卖场上,如果以金融家的眼光看:落槌价产生的轰动,现实地取得“投资价值提升的大概率事件”的效能。
  及至09秋拍,价值投资已成共识之势。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宫廷艺术、经典油画等品类的拍卖均出现审美与历史的增值较量,二者平分秋色地接连创出天价,乃至冲破亿元纪录。
  天价成就的天量成交额,不仅预示着未来行情的上升潜能,并确定地显现中国艺术品交易重心回归本土。更为重要的是,真正的价值时代的来临。
  
  价值时代的选择
  
  经历9年的行情时代、4年的市场时代的孕育,价值时代以迅猛之势拉开序幕。身处其中的我们,兴奋之中多少会有一些茫然。在行情时代我们精力集中地摸索和积累,在市场时代我们竭尽全力地创新与竞争,在价值时代来临的关口,我们面对的是超经验的选择。
  中国拍卖业造就的上升行情与市场繁荣,成为艺术品收藏迅速换庄的推力。继承收藏与创作收藏的数量,已经骤减为一种估值最高的稀缺资源。更大压力来自于拍卖业内部的竞争。竞争刺激和推动着拍卖公司的创新和完善,中国拍卖业在短短十年间成为国际一流的艺术交易平台,竞争是最大的激励因素,毋庸讳言的是,竞争将中国拍卖业推入一个高成本时代。
  在资本冲力与审美话语权的角逐中,中国拍卖 业究竟如何平衡而恰当地组合、引导、利用资源,是之持续发展的要点。
  
  选择市场形态
  
  拍卖公司的选择适应价值时代的要点,首先应该量力地选择适合自身竞争力和资源优势的市场形态,即继续包罗万象的“大拍”,还是品类化地经营单一板块,是专于高端或中低端,还是分级化地兼有并施。
  参与人群的类别和数量,对于市场交易的活络与拍卖成交绩效有着关键作用,然而,选择同质化的经营和竞争,并不是建立品牌价值与竞争优势的唯途径。全球性征集、多集图录印制、覆盖式宣传、高端化客服、馆藏级展示等等,在竞争的背后,是巨额资金的投放。在这样一个高成本竞争中,更多的是需要依据自身的优势资源,选择适应生存与发展的市场形态。
  超过7000万的收藏群体,以之兴趣、审美和财富观念,构成一个收藏品类丰富的多元市场。是在大板块中分羹还是独辟板块收获,是跟随行情还是建立品类行情、是专于高端或中低端还是包罗万象,一切需要对自我竞争力的清晰判断。
  
  学术实力的选择
  
  在价值投资时代,供养拍卖公司生机的基础,除资本之外,学术实力尤为重要。
  在西方艺术品的投资体系中,增值机制与市场共生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化评估系统。艺评人与史学家,其文化与历史的阐述和发掘,作为种“看不见的成本”,实质地为投资增值提供着一个昂贵的价码。
  经验告诉拍卖公司,自身学术实力的培育与社会资源的利用,不仅关乎鉴定水准与品牌形象,更是实现征集、成交、再征集的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当下的问题是,拍卖公司对于社会化学术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众人皆知,艺术市场的持续走热,直接而强烈地带动学术研究的兴盛,大量的拍卖资本投入考古、美术、工艺、鉴定等理论研究和出版领域,功不可没地促成学术界在整理、发掘和研究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中取得成果。
  进入价值时代,学术研究和学术系统,将更加重要地成为拍卖业的生产力。对于学术资源的利用,在现实功利之外,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本,公益性地赞助社会化的学术研究、出版和展览,切实而非功利的投入,有助于中国学术体系完整,从而使之以独立的、非功利的、接近价值实质和真相的理论,权威地影响艺术品的价值提升,进而间接支撑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建立本土资源的品类市场
  
  在传统意义上,艺术品增值取决于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建立在美学认同的普遍度上,更多的情形是由时间换取的“历史地位”。随着收藏沉淀周期越趋缩短,内在价值更多地依靠流通的呈现和增值。
  有见于收藏群体的日益庞大,收藏兴趣的多元,拍卖市场应该更广泛地与艺术品市场对接,征集和容纳新的品类,尤其居于传统工艺发源地的拍卖公司,应该且有能力地利用祖地文化遗产,举办具有特色和资源优势的拍卖,从而获得竞争和生存优势。
  
  最大化聚合市场进入资本
  
  没有人可以预估艺术品未来的投资价值,所以交易本身完成的是一种现实价值,股市专家称为实质价值,通俗地说,落槌价。在这过程中,参与竞买的人群,决定着实质价值的高低。
  当下的情形是,大资本以天价创造着纪录,并间接地影响和带动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涨势。未来也许是大资本居于主导,但目前市场仍是一个多元力量角逐的市场。
  金融资本已经大张旗鼓地进场攻城拔寨,基金等机构在市场谨慎地选择筹码,由藏家、行家、商家构成的散户集团,在顶端艺术品的竞买之中,与前面二者仍保持着平分秋色的实力。毫无疑问,市场无形的手,是唯一主导未来的力量。但是,拍卖公司最为清楚市场发出的信号源。因此,自然并责任地成为艺术品市场资源的组合者以及提升价值和价格的推手。
  在价值投资时代,拍卖业会出现怎样的裂变或消长,现在预测为时尚早,但是,我们拥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尽管竞争越趋激烈,市场形态的多元、学术系统的独立以及资本投入的多级化,均是未来我们完善拍卖业所面对的现实。
其他文献
澳门收藏家萧春源先生,敏学好古,于兴办实业之余,广事收藏,尤嗜历代古印。十余年间,遍游四方,所得以百千计,既富且精。数年前曾于香江古玩肆中觅得宋代影青龟纽瓷印一方,因其罕觐,特为摄影制版,印入其农历丙子年私人贺岁卡中。  此印瓷质龟纽,通高3.7厘米,印面纵4.6厘米、横4.75厘米。印台四周施青白色影青釉,胎质细腻。龟背花纹与龟脚趾均用刀刻表现,造型生动。印面阴刻楷书“沙随程迥”四字,其中“随”
期刊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这条“大道”本来发展得很好,但是曾经一度被遮蔽,遮蔽得不清楚。到近30年来,慢慢又清晰了。然而不管历史如何发展,陆俨少先生一直坚守着这条传统的山水画大道。所以我觉得大道澄清是对陆俨少先生艺术实践的概括,高洁隽永则是我对陆先生艺术的评价。事实上陆先生的艺术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高洁隽永,比如说,他也有浑厚华滋,也有出奇制胜,有很险峻的一面等等。但是我更愿意强调陆先生高洁隽永这面,因为
期刊
第一件流入欧洲的中国艺术品是什么,如今已无法考证,中国艺术品从15世纪就开始在欧洲流行,成为皇家贵族收藏欣赏的对象,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正是通过“拍卖”,将一船船的中国货品从茶叶到瓷器贩卖进欧洲(甚至迄至今日,英式拍卖的主要模式都沿袭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创作出的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拍卖方式)  欧洲人是如何逐渐把中国艺术纳入进他们自己的收藏文化,并开始对物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研究?在这样研究的背景下,诞生出
期刊
第一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于2005年6月20-2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由中国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支持,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论坛论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历史和现状、行业协会管理职能、国内艺术品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国际地位。  时隔四年,12月中旬,2009金牛岁尾,“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再次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论坛的举办时机恰好处于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初,雪铁龙公司的“东方探险之旅”在全球,尤其是在法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我有幸收藏到一本《黄色之旅》的法文毛边初版本,最为难得的是,这本书上有雪铁龙公司创始人安德列·雪铁龙先生的亲笔签赠手迹,而且是送给当时的北平俱乐部。  1932年2月12日一队满是尘土的雪铁龙汽车行驶在北京的马路上,车轮卷起了一溜黄尘。车上的“老外”兴奋地和围观的老百姓打招呼,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原来他们刚刚经过31
期刊
近年一直在增温的古籍拍卖,在09年的春拍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秋拍更是人气鼎盛,比春拍尤过之,可谓盛况空前。藏书界人士普遍认为,古籍的价值回归还处于初级阶段,远远未到“顶”,是一匹黑马,因而受到中长线投资者的看好,最近又传出一些基金投资者,大举进军古籍市场,更激起了古籍拍卖的水涨船高。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11月、12月的秋拍,有至少15家拍卖机构开设古籍专场,除了嘉德、翰海、嘉泰、中国
期刊
康有为(19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出生于一个以理学传家的名宦之家,幼有神童之目,熟习儒经,涉猎群书,“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之后,自号长素。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1879年到香港游历,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看到“西人治国有法度”,开始改变视外国为“夷狄”的传统观念,易号明夷。1898年主持新政,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但告失败,后易号更生。此
期刊
两任“敏求精舍”主席    在华人收藏圈,数十年来,香港“敏求精舍”立足于雄厚的财力、高端的藏品以及低调出世的作风、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极其严格的会员审核制,从而保证它的高品位与精英性,成就了长盛不哀的顶级收藏组织,堪称世界华人收藏团体之楷模。  曾任两届敏求精舍主席的利荣森,是敏求的创办成员之一。1963年,利荣森与其燕京学长胡春惠先生及其他藏友创立敏求精舍,并出仔多年义务秘书,后更两度任主席。
期刊
我们总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你看到流星时,立即许下心愿,那么你的心愿便能实现。星星不知何时地成为了人们梦想、运气以及幸福的象征。或许正因为许多宗教将恒星和行星视为男神和女神,星辰才拥有了能够影响地球上人类和事件的力量。这思想事实上在古巴比伦就被人们演化为一种精致的伪科学理论。作为众神象征和标志的星辰图案,也是古代艺术的一大特色。被认为是金星化身的美素不达米亚的母亲神伊西塔以八角星的形象出现,这或许
期刊
当代中国艺术经历30年的发展,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视觉及精神资源。基于30年不同时期的语境,我们如何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艺术进行历史分析和判断?什么是分析当代中国艺术的历史标准?在全球艺术史的写作中,中国艺术及艺术家的位置究竟是什么?当代中国艺术在全球艺术史中的位置又是如何?这一议题早已不仅仅是中国艺术界要研究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语境下的课题。2009年12月11日,广东美术馆推出“方力钧:时间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