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始森林笔记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鹿


  我从小就一直喜欢白色的动物。
  也许是因为幼年在草原上陪伴我长大的两只牧羊犬是白色的,所以,我一直对白色的动物情有独钟。
  在驯鹿营地的鹿群里,隔几年总会出现一头白色的幼鹿,那是隐藏在鹿群中的白色基因的显现。
  白色,除了极少数地区(南极、北极、阿拉斯加和一些终年积雪不化的冰原)的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季节性的保护色,在自然界里是一种罕见的颜色。很多情况下这种白色个体的产生是因为基因突变,这是一种缺乏黑色素的遗傳缺陷,幼体羸弱,缺少竞争能力,即使能够存活,在群体中也会因为过于醒目而更易受到捕猎者的攻击。所以,白色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更显得罕见而珍贵。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奇迹。
  当一头白色的驯鹿在雨后的丛林中慢慢闪现,像明亮的光,能够照亮昏暗的森林。
  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一头属于自己的白色驯鹿,我不必拥有它,只是知道它生活在北方的森林里就可以了。
  希望这白色的神鹿能够永远生活在北方的山林之中。

盐袋子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器物。
  一般用驼鹿皮制成,上面缀着数条皮绳,每条皮绳上又系着一块驼鹿的蹄甲。
  现在这种器物,即使在使鹿鄂温克人的营地也不常见。因为使鹿鄂温克人已经放下猎枪多年,所以,已经不再能得到驼鹿皮和蹄子。在过去,驼鹿,曾经是使鹿鄂温克人主要的猎获物。森林中的人们通过狩猎这种巨大的野兽获得食物、皮毛,甚至缝衣服的线。
  用驼鹿皮,是因为这种皮质极为坚硬。
  当摇动这个器物的时候,皮绳上的蹄甲就会敲打在驼鹿皮上,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响声。
  这种如同骤雨击打树叶般的响声,在寂静的森林里可以传出很远。
  这种器物叫作盐袋子,用来装盐粒。使鹿鄂温克人用它来召唤森林中的驯鹿。
  驯鹿几乎可以在森林中得到它们需要的一切,但是有一种东西在森林中并不容易找到,那就是盐,它们生存所必需的矿物质。
  所以,原本可以在丛林中自由生活的驯鹿才会眷恋人类的营地,因为在这里可以得到盐。
  每当黄昏,使鹿鄂温克人摇动手中的盐袋,那声响就能穿越丛林,传到很远的地方,循声而来的驯鹿涉过茂密的灌木丛,回到营地,从鄂温克人的手中取食盐粒。
  因此,驯鹿才是驯鹿。鄂温克人也成为真正的使鹿鄂温克人,也就是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盐,是人与驯鹿之间的纽带。
  所以,在驯鹿的眼中,盐袋子是一件神奇的东西。

桦皮盒


  这是使鹿鄂温克人的一种日常用具。
  只是一块从树上剥下的桦树皮(不会对桦树的生长有任何影响,新的树皮很快就会生出),加两块木片,再加一小块皮子,一个桦皮盒就做好了。
  最小的桦皮盒比人的手指大不了多少,最大的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物品。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而我在漫长的旅程中,总会随身携带一个桦皮盒用来装茶叶。有这种盒子,茶叶不会受潮。这也是山上营地的生活给我留下的印迹吧。

鹿套


  这个东西,它的作用相当于马的笼头。
  将它给驯鹿戴上之后,使鹿鄂温克人就可以牵行驯鹿了。
  其实,这也是使鹿鄂温克人饲养驯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装具,一般以兽皮或者棉布制成,上面还会点缀一些漂亮的花纹,这是使鹿鄂温克女性展示自己缝纫手艺的一个重要物件。
  当然,现在这样的驯鹿套几乎已经看不到了。毕竟,现在搬迁营地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用驯鹿来驮运物资,人们已经习惯用汽车或者拖拉机来搬家。曾经可以使役的驯鹿,正在慢慢地退出使鹿鄂温克人的生活。
  跟现在的使鹿鄂温克的孩子谈起他们的父辈曾经骑着驯鹿穿越丛林,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生生不息


  这是森林中随处可见的场景。
  一棵枯死朽烂的树,只剩下一个树桩。但是,这树桩上已经生出苔藓,还有常绿的矮小灌木,俨然一个欣欣向荣的小植物群落。
  这就是森林微观生态系统。
  树木枯死,可以为在树洞中筑巢的鸟类和兽类提供巢穴,啄木鸟、松鼠、冬眠的熊都是受益者。在此时,各种昆虫又会以枯木为食,直到树木倾倒,它们也在加速树木分解的过程。这棵倒下的树,其实也是在为其他树提供足够的空间,获得阳光。而朽烂分解的枯树,又可以化为营养物质,为苔藓和其他灌木提供生长的基础和养分。
  所以,在森林这个生态系统中,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生命从来都是生生不息的,从一个循环进入另一个循环。

乌鸦


  在森林里,乌鸦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如果一天早晨你醒来,远远地听到山谷中有乌鸦兴奋的哇哇的叫声,那么,每个人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早饭之后,只要追随着乌鸦的叫声一直找过去,最终就会发现如下的场面——一具森林中的动物尸体。这具尸体的来源有很多种可能性,或者是被捕猎者捕获的,或者是不小心落入盗猎者的套索或陷阱殒命的,当然,也可能仅仅是自然死亡。这些动物是如何死去的,乌鸦并不在意,因为这只意味着一件事,它们会因此而得到食物。
  而现在,每当我们听到远方的森林中有乌鸦集聚在一起的聒噪,我们总会在第一時间赶去。很有可能那是一只被套索套住的驯鹿在挣扎,把乌鸦吸引过去了。它们极有耐心地在附近等待,直到驯鹿最终倒地,它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将套索上的驯鹿解救下来,以防止它们受到更多的伤害。
  在这一点上,乌鸦倒是一直在帮助我们和驯鹿。

森林中的垃圾


  垃圾,这个我原以为仅仅在城市里才有的问题,在森林中竟然也会存在。
  现在,每年进入森林的外来人越来越多,偷猎者、采摘山货的、旅游者、摄影爱好者……只要是人类活动过的地方,毫无疑问,一定会留下垃圾。其实,如果仅仅是像矿泉水瓶这样的垃圾还好,只要捡回营地里收集在一起再运到山下镇子上的垃圾站就可以了。
  但是,一块普通的废弃电池就会给森林中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可怕的污染。
  而那些被人扔在森林中的方便面包装袋或榨菜袋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那些随手丢弃垃圾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营地里的一头驯鹿突然暴毙,实在找不到任何病因,迫不得已解剖之后发现,它的肠道已经被成团的塑料袋堵塞了。驯鹿喜欢吃含盐的食物,这些方便面的包装袋和装过榨菜的锡纸袋被随便地扔在森林里,驯鹿误食之后,无法排出,最终就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每次我出行,都会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在森林里看到的垃圾带回。
  我也曾经训练自己的猎犬拾捡垃圾,但我很快发现,对于猎犬来说这样很不卫生,就让它放弃了这个工作。它还因此而有些伤感呢。
  进入森林的人,永远不要留下任何垃圾。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大人们退休之后都会干些什么呢?有的人选择练书法,有的人选择读书,而美国的一名核物理学家退休之后却买了块地,打算挖掘恐龙化石。神奇的是他还真的挖到了!而且还是之前没有发现过的恐龙——钉盾龙。  在距今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美国的蒙大拿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强降水,天空中依然布满乌云,远处还能听到隆隆雷声,雨后的平原上到处是积水,一群钉盾龙正静悄悄地趴着休息。钉盾龙迎接降水的方式就是耐心地等待雨过天晴
期刊
神秘的小窗户  在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有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景致:很多老建筑的外墙上,都有一扇很小的窗户,那小小的窗口估计只有小猫小狗可以从中穿过。那么,这些小窗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难道真是宠物的秘密通道吗?  其实,这些小窗户跟宠物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它们是卖酒的窗口。几个世纪以来,当地的居民想买酒了,就敲敲这些开在酒窖墙上的小窗户,里面的人听到了,会递出酿好的美酒,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种直接
期刊
早在公元前8000年,非洲和东南亚就开始栽培山药了。而山药在其他国家迅速“安家落户”则是在奴隶贸易时期。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之间穿梭的葡萄牙商人,是山药得以在全世界传播的关键。在远航中,他们发现了携带山药的好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和矿物质,而且耐存储。  随着山药的广泛传播,这种作物也成为了多国人民喜爱的食物。另外,用山药的块茎调理身体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尤其是在我国,应用得更为广泛。那
期刊
上一期我们欣赏了“泥瓦匠”乌鸫的作品,还见识了白头鹎深藏于竹林中的巢。那么,今天将要登场的是哪些建筑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倒悬的“纸艺”作品——胡蜂巢  上海植物园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有一次,我和永林到植物园游玩,无意中发现这个种满树木和花草的公园不但是一座植物大观园,同时还是一座“大自然建筑博物馆”呢!其中,最显眼的要数两件巨型“展品”——两只胡蜂巢。当我把悬挂在枝头的两只胡蜂巢指给永林看时
期刊
秋天是什么颜色?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联想到银杏叶的颜色——进入秋天,银杏叶开始变黄,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银杏树林仿佛变成了金色的童话世界。  在欣赏漫天黄叶远飞的美景时,许多人也会注意到从树上掉下来的“小臭球”。这些“小臭球”叫作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我想,很多人开始关注银杏,大概就是从银杏叶和这些“小臭球”开始的。但银杏的特别之处可远远不止这些呢。  早在两亿多年前,银杏曾和恐龙一起称霸地球,可谓树
期刊
Q:“蜻蜓点水”是在喝水还是在吸引异性呢?  A:是在产卵。蜻蜓会分几次把卵产在水中,卵发育成稚虫后,以蚊子的幼虫孑(jié)孓(jué)為食。蜻蜓稚虫的学名叫作水虿(chài)。不过,也有些蜻蜓产卵时是不“点水”的,而是将卵注入水中的植物茎内;还有些蜻蜓在池塘或溪流上方飞行的时候,将卵撒落水中。  Q:蜻蜓为什么喜欢飞舞在晚霞中?  A:每到黄昏时分,常能看见一群群的蜻蜓在霞光中飞舞,它们在干什
期刊
期刊
蜻是蜻,蜓是蜓  入夏了,各种蜻蜓渐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蜻蜓”是我们对蜻蜓目昆虫的一个统称。蜻蜓目是一类非常古老的昆虫,早在石炭纪就出现了,比恐龙的出现还要早上1亿年呢!  全世界约有6500种蜻蜓,中国约有其中的600多种。这类昆虫具有發达的前后翅,长着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口器相当于人类的嘴巴),头部圆圆的,中、后胸合并为一,称为“合胸”,腹部细长。  要想弄清晚霞中的是哪一种红蜻蜓,我们首先
期刊
在冰雪覆盖的北极世界,一只北极熊正站在岸边全神贯注地盯着冰面。一只海豹的脑袋微微露了出来,只见北极熊以闪电般的速度一掌拍下去,随即咬住海豹的脖子,再用尽全身力气将海豹从几米深的冰洞里拖出,准备饱餐一顿。  这是不久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的纪录片《北极,北极!》中的场景。看完影片,我对遥远的北极以及神秘的因纽特人充满了好奇。于是,我搬出了家里的地球仪,仔细观察起北极的位置来。这是一块白色的区域,
期刊
说到海洋,我们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以及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南极洲的企鹅,到赤道附近种类丰富的海洋鱼类,再到北冰洋的北极熊。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生活所需的能源。但如今,人类所深深依赖的海洋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微塑料污染。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与以往的石油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的污染不同,微塑料污染很难被察觉,但实际上,微塑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