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身心之困?成就健康成长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切实解决的一大重点问题,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造成“学困”的原因有身体或心理两方面,据此,教师可通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良好的健康学习习惯,助其远离身体原因造成的“困境”;通过引导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和高尚健康的品德成长,助其远离心理原因造成的“困境”。具有身体与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也是教育工作者需关注的,应通过融合教育助其远离“困境”。
  关键词:学困生;健康卫生;健康学习;健康心理;健康品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清除身体“困境”,夯实健康根基


  1.健康卫生的脱困策略
  健康良好的身体状态,是一个人发展、成长的根基。而有的学生的“困”,表现在行为邋遢随便,比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猛抽几下鼻涕,或者抽屉里面满是纸屑,又或者垃圾乱扔等,让其他同学“敬而远之”,导致了自己在集体中不受欢迎、难以参与集体活动的“困境”。这些“困境”,归根结底是身体素质较差、卫生习惯不好引起的,针对这种类型的“困境”,应采取既有集体普及知识,也有个别辅导的做法。在集体普及知识的工作中,笔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种体育活动和卫生习惯专项活动。其一,开展冬季长跑、定向越野、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篮球、羽毛球、一分钟跳绳等多种有益身心的体育项目,保证师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得到提升,某些学生到处擤鼻涕等坏毛病自然得到了根治。其二,积极开展丰富的卫生教育活动,有定期视力检测、爱牙护牙行动(六龄齿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宣传)、高年级青春期教育、自护自救教育等,有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卫生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卫生习惯,使得这方面的“学困生”自然也有所改进。在个别辅导的工作中,笔者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不仅将卫生习惯的意义给其讲清楚,并对其卫生习惯进行了量化,如不乱扔垃圾、抽屉的纸屑及时处理、不买零食、早晚刷牙等。堅持下来,学生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改掉了,实现了健康“脱困”。
  2.健康学习的脱困策略
  身体的健康除了具有健康的身体状态和卫生习惯,还包括健康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有的学生的“困”,正在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扼杀了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导致学习一直跟不上,从而成为“学困生”。针对处于这样“困境”的学生,教师应通过个别辅导和组织各类活动,引导其逐步消灭不良的学习习惯,确立学习上的主人地位,从而摆脱学习上的“困境”。针对此类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可帮助其根据学习的现状、个性特点等因素科学地制订学习目标,通过课堂的鼓励与赏识,增加其主动学习的意愿,并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其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二、排除心理“困境” 促进健康发展


  1.健康心理的脱困策略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自卑、孤僻、任性、嫉妒、焦虑、社交困难、逆反心理甚至犯罪、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对比而言,在学校的学生中,也有小部分学生有这些不良心理的苗头或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生长于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等家庭问题,在心理行为上表现出孤僻、自卑,有的学生是备受宠溺的独生子女,因而有任性、嫉妒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上的“困境”,应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开展辅导工作。
  比如说,笔者所在的学校既有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活动,也有具有针对性的个案辅导。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活动有学生心理体检、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等,如每年的心理体检,都会采取学生自评、家长代测和教师代测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用以评估学生行为和情绪,并据此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除此以外,针对心理弱势的“学困生”,心理教师、班主任每周至少要利用一节课在心理咨询室或办公室等安静场所对学生开展个别辅导,通过会谈、绘画、游戏等方式,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评估、辅导,提高心理弱势学生的心理素质。“点面结合”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心理弱势的学生走出“困境”,引导其心理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健康品德的脱困策略
  健康的身体和高尚的品德,是人们从古至今都热切追求的。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是人生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一直以来学校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环。但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出现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有些学生不懂感恩、不懂团结、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甚至道德观扭曲,针对这些品德上的“困境”,笔者认为,既需要营造健康的品德环境,也要对此类“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教育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通过开展全方位、综合性的品德修养活动,为学生营造高尚健康的品德环境。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为例,既有“日行一善 ,日进一步”“好事每天记”、敬师活动、爱心义卖、追寻街道历史等系列德育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德育体验,也有家长开放日、家委会选举、社区联动、幼小衔接、友好学校联谊等活动,极大拓宽了学校的德育平台,还聘请校外专家担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指导,让学生品德修养不断提升。对于不良品德表现尤为显著的“学困生”,笔者坚持个别化的正面教育,先摸清“困境”的成因,诸如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联动任课教师、家长等多方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活动和学校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加自我提高、自我转化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实现品德往高尚、健康的方向自我发展。

三、关注特殊“困境”,发展融合教育


  对于身体、心理方面都有发展障碍的残障人士而言,尽最大努力促使其融入社会,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接纳。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进融合教育,帮助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针对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困境”。
  在健康建设方面,学校根据特殊学生缺陷程度的不同,开展了健康生活和健康学习的教学。其一通过康复训练、行为矫正、缺陷补偿等,促进特教学生肢体协调性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习得一定的健康生活能力,养成一定的健康生活习惯。其二为每个学生制订IEP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一学年为单位,制订学生的中长期目标,按照全人教育理念,重新制订学生的集体化教学课程和个别化教学课程,实施个别化教育,逐步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在心理建设方面,学校一方面利用资源教室和沙盘治疗室,基于对个案生理、家庭、认知、强化物等分析调查,对特殊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关怀、辅导、心理咨询和矫治;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普通班的教学,逐步帮助特殊学生树立自信,形成一定的沟通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结语


  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困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尽力帮助学生从身体上和心理上消除困难,远离“困境”,迈上健康成长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章定炉.阳光教育:关注后进生心理需求[J].教育,2014(35):62.
  [2]马艳云,刘祖艳.小学学困生转化的实验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19-21,2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农村小学开展实践活动有很多优势,如何利用这些环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议题。文章以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小学开展的“荔枝酿酒”实践活动的实际经验为例,就其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思路进行了简单的剖析,期望可以為农村小学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活动;荔枝酿酒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在农村小学开展科
期刊
摘 要:即兴发言广泛应用于会议、推介会、发布会等场合。法国释意学派理论将翻译分为三个步骤: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及表达,“脱壳”可以指导即兴发言口译的完成。  关键词:汉英口译;即兴发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即兴发言的语言风格研究。  Giuliana Ardito(1999)认为,即兴发言句子中断、句式松散、成分残缺、逻辑过渡不明显。Shlesing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学生欺师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引起足够关注。文章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分析师生冲突之学生欺师现象,探寻其原因,尝试提出对策,即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适当的自我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创造角色体验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给予学生需要的关怀。作者的建议仅供参考,力求减少师生冲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学生欺师;师生冲突;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影响着孩子的头脑发育,阅读也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总之,阅读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的出现把人们引入新的交流模式之中。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如何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家长把目光从手机转移到孩子身上呢?文章作者接触到了“基于‘互联网+’的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文科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策略研究”,随即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工作,并通过问卷调查、实践、
期刊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亦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而生物课堂教学的文本蓝图则是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去做融合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一、对融合生物学学科核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复杂的问题,以极限的计算为例,探讨了如何从幂级数理论中挖掘有效信息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利用的能力,拓宽了学生对关联知识点的认知度和区分度。  关键词:有效信息;区分度;认知度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作文评价的有效性、使自己的批改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决定作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处理这一环节对整个作文教学起促进发展作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有效性;人文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一、作文评价的现状  1.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从而抑制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期刊
摘 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改革势头下,轻负高质的有效教学逐渐为广大初中社会教师所追求。初中社会有效教学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围绕课堂活动设计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主完成学习。  关键词:有效教学;历史与社会;三部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一、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虽然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及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
期刊
摘 要:当前,我们迎来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有崇高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深刻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进度和程度。因此,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开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显得至关重要。在践行中国梦的大潮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寻找理想信念教育在学校、社会、网络和大学生自身方面的路径创新。毋庸置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的创新和拓展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
期刊
摘 要:体育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体系高度契合。文章以足球教学为例,阐述了在体育课程中以不同的策略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素养,如注重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规范常规训练使学生懂得健康生活,开展比赛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体育课程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