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对受众的情绪影响研究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当意见领袖的情绪倾向于激烈时,网民评论的情绪值更高,意见领袖与网民情绪的极性具有相关性,意见领袖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主导型的。本文以“教师聚餐事件”为例,探究意见领袖与受众情绪的相关性。
  【关键词】意见领袖 受众情绪 微博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传者为中心的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使命主要是行使新闻事实“告知”受众的职能,新媒体在承接传统媒体传播的基础功能之外,更加发挥自身的“互动”优势,推动“受众”向“用户”角色的转变。本文以“教师聚餐事件”为例,探究意见领袖与受众情绪的相关性。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网络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这个人人手中都有话筒的自媒体时代,新媒体更容易为受众赋予一种选择权、表达权,从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微博已经成为网民各类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之一。意见领袖与受众的互动成为舆论导向的重要呈现形式。
  2016年10月中旬,一张“教师聚餐被通报”的报纸翻拍图在网上流传,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一中南校区高二年级的24名教职工,因为在周五下午“学校放假”后聚餐饮酒,“给广大教师抹了黑”,被县纪委通报批评。该通报一时间引起舆论热议。广大网民纷纷对县纪委的做法表示质疑。本文根据教职工教师节AA制聚餐这一事件,探讨研究基于微博这一平台意见领袖对受众情绪影响的问题。
  此次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案例具体探析新媒体微博领域当中的意见领袖对受众的情绪影响,了解意见领袖向受众“输送”意见的机制以及受众情绪表现情况,为新媒体舆论理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假设
  (一)意见领袖的情绪对网民情绪产生主导型作用。
  (二)意见领袖与网民情绪强度具有相关性。即当意见领袖的情绪倾向于激烈时,对网民评论的赋值更高。
  (三)意见领袖与网民情绪极性具有相关性。即当意见领袖的情绪为正面时,网民评论亦为正面;当意见领袖情绪为负面时,网民评论亦为负面。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教师聚餐被通报”事件在网络世界中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意见领袖对议题的产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对受众情绪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以此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意见领袖对受众的情绪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受众情绪属性划分
  由于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在意见领袖的关注和传播下立刻引起广泛热议,评论所表现的态度以负面态度为主。依据评论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属性分为愤怒、讽刺、失望、同情、质疑、惊讶、担忧、支持、理性和无情绪(本文对此类情绪属性不作分析),其中将愤怒、讽刺、失望、同情、质疑、惊讶、担忧归为“反对”立场。具体划分标准如表一。
  (二)原创微博分析
  对已经分好类的文本依据语势估计它的情绪程度而进行赋值,以5分制原则估值,将评论数量和情绪分值两个指标作为分析样本。案例样本的提取是选择选定的时间段内,先通过搜索软件锁定微博用户,输入关键词进行高级搜索,借助人工排查和软件辅助,搜索确定微博用户留言评论量最高的两个意见领袖@五岳散人和@书香满心,统计评论数量,制定统计图表,依靠图表进行分析归纳。
  1、@书香满心原创微博分析
  @书香满心是微博舆情场中曝光此事件的意见领袖,@书香满心在2016年10月10日14时20分发布以下内容:“学校放假,24位老师,共消费1390元,平均每人50多元,AA。对该县纪委这个处理大家怎么看?”,并配有题为《关于对屯留一中南校区部分教师聚餐饮酒问题的通报》报纸新闻截图。
  笔者摘取了@书香满心这一微博从2016年10月10日14:20发布起至2016年10月18日00:00,共计2283条评论,转发分享4025次,经人工筛选1649条评论,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编码,得到以下图表(表二)。其中,愤怒(402条,占比24%)、讽刺(343条,占比21%)、失望(303条,占比18%)、質疑(229条,占比14%),只有116条评论是持支持纪委作出相关处分的态度,占比7%,2%的评论是无情绪态度,2%的评论是理性属性,惊讶属性占比2%。由此可见,此条微博内容在网民群体中所传达的舆论情绪属性还是以负面情绪为主。
  博主@书香满心所发布的微博内容并没有传达明显的情绪,摘取几个关键词,配上一条疑问句,外配一张报纸新闻截图,干净利索,却完整地概括了事件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虽然@书香满心并没有表明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但微博文本内容摘取关键词的做法已经基本上对事件进行了定性,并且再加一条疑问句诱发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件并非子虚乌有,另加有图为证。一般情况下,在这种@书香满心框架下的预设下,基本上已经就能确定评论区下微博用户的负面情绪表达了。
  2.@五岳散人原创微博分析
  博主@五岳散人在事件爆发后的2016年10月13日发布一条内容: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24名教师,假日到酒店AA制聚餐饮酒,被中共屯留县纪律监察委员会全县通报批评。评论如下:该管不管、不该管瞎管,让人有一种分配右派名额、一定要抓出来几个的感觉。转发量260个、评论量326条、点赞数高于@书香满心的727个。
  经过和博主@书香满心评论一样的筛选方法,人工遴选了282条评论,博主@五岳散人概括了整个事件,没有配图,但却加了一条评论,赋予了强烈个人意见和情绪,并将这种意见和情绪感染了网友,从而评论区里的网民情绪平均值基本上都是高于2分,排名靠前的情绪属性是失望(79)、讽刺(74)、质疑(59)、愤怒(42),其他情绪数量只是个位数或刚突破两位数,具体情况见表三。
  博主@五岳散人不是在议题的萌芽期进入到整个大的舆论场景中来,而是在议题的高潮后半期中加入进来的,因此,在各大媒体和其他意见领袖早已相继参与进来后,它的评论数量相对来说较少体现出来。@五岳散人本身的意见是显性的,有意地将一条虽然正确但负面的意见推送给网民,并且契合了广大网友对此事件的看法,引起了一定的共鸣效果,但归根结底还是事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此事件最终由上级部门市纪委否定了县纪委对聚餐教师的通报批评,这也印证了负面情绪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四、研究发现
  (一)意见领袖的情绪强度对网民情绪有影响作用,当意见领袖的情绪倾向于激烈时,网民评论的情绪值更高
  显然,博主@书香满心的博文没有明显的情绪表露,以一个问句将话语权留给了网民,而博主@五岳散人则是直接表达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态度,从中可以明确看出其对纪委做法的不满。通过分析两者的数据,不难看出,@书香满心博文下方的评论中,激烈的情绪(以讽刺、愤怒为主)分值分别为1.9和1.99,相比较@五岳散人下方评论分值的2.07和2.64,@五岳散人的讽刺值和愤怒值更高,也显示了网民的情绪更为激烈。
  (二)意见领袖与网民情绪的极性具有相关性
  由于@书香满心在博文中并没有鲜明的情绪表达,所以与网民不容易产生共鸣,疑问式的语句削弱了受众的不满情绪,对于刚发生的事件,网民不了解事情经过,根据博主发布的内容表达出的情绪更多的是就事件中纪委的做法表示失望和担忧;而@五岳散人随后发布的博文表现出的讽刺态度则与已经清楚整个事件的大多数不满纪委做法的网民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依赖,这也就导致了讽刺情绪在@五岳散人的评论中的比例达到26%,高于@书香满心的21%。再加上@书香满心的博文可以算是理性的情绪,其博文下网民评论中,理性情绪占比2%,高于@五岳散人在博文有明显的情绪表露(讽刺、愤怒)的情况下其网民理性情绪占比的0.3%。
  (三)意见领袖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主导型的
  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意见领袖情绪对网民有影响,但无法说明其作用是主导型的。由于@书香满心的情绪是讽刺、愤怒的态度,但其评论的网友中的情绪讽刺和愤怒两种情绪加起来的比例是45%,与其相同的还不过半,依然有很多网友在微博上流露不同的情绪,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可能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希望后者在研究中解决这样的问题。
  五、研究总结
  感情的宣泄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意见领袖话语表达的一大趋势,情感共鸣是微博情绪表达的基础。本文基于“教师AA制聚餐事件”研究得出意见领袖作为粉丝数量庞大的信息中介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网民受众的情绪表达。由于微博的匿名性會使人们在发言的时候弱化自身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而微博的交互性、开放性又极大地方便了意见的交流。
  在新闻事件中,当微博意见领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推动信息公开、事件不断发展时,会带领广大受众逐步引导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使其得到重视或解决。相反,如果意见领袖不能正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滥用自身的话语权,不断散布不符合事实的信息甚至是谣传,煽动受众的负面情绪,则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重视意见领袖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促使意见领袖发挥社会责任感,从而避免由于舆论导致危机事件的恶化。
  参考文献:
  [1]雷宏振、丁婉娟.意见领袖的信息特征对受众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情景模拟的行为实验[J].现代情报,2015(9):28-33.
  [2]曾繁旭、黄广生.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J].开放时代,2012(4):115-131.
  作者简介:孙地祥,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新媒体;辛蓝霄,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编辑:孟凌霄
其他文献
【內容提要】2017年接连发生多起中国留学生海外失踪事件,引起国内外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其中在美国交流学习的女硕士章莹颖失踪事件影响最大,案件真相至今扑朔迷离。章莹颖失踪事件不仅透露了中美司法理念与行事方式的差异,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华人华侨与国内网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本文通过梳理章莹颖失踪事件中的媒体报道与网民言论,旨在从留学生群体、媒体和政府三方面给予同类事件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章莹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力越发凸显。“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这些都给张家口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张家口地区网络舆情发展及应对处在大众聚光灯下,应对舆情事件一旦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张家口的地区安定和经济发展及城市形象,甚至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研究张
期刊
不久前出版的《新华文摘》2017年第13期《读书与传媒》专栏全文转载了《新闻论坛》2017年第1期《名家说事》栏目中的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撰写的《人工智能会取代记者吗?》的文章。这是继2015年之后,《新闻论坛》所刊发的文章第二次被《新华文摘》转载。  2015年第7期《新华文摘》杂志《论点摘编》专栏摘要转载了《新闻论坛》刊发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撰写的《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新闻业发
期刊
【内容提要】在地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过程中,需要在学术研究、地域文化和旅游之间达到良性的互动与协作,为地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打下深厚基础。本文以甘肃省丝路文化推广为例,结合甘肃文化传播中的文旅结合模式现状,深入探讨学术研究、地域文化、旅游间的复杂三维关系。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旅结合模式 优化  甘肃的丝路文化自建设至今,传播的重心和推广的方式不断进行修正,在当下,建立鲜明的地域文化形象尤为重要,
期刊
【内容提要】文章主要针对“微语境”下传统新闻编辑的转型以及思考进行分析,结合当下传统新闻编辑的转型现状为根据,从传统新闻编辑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关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传统新闻编辑的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微语境” 传统新闻编辑 转型思考  互联网的发展对媒体行业以及新闻编辑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以及运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新型的新闻发展形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在众多自媒体中,“罗辑思维”以其独特的营销方式,做出了自媒体营销成功的示范。作为自媒体运营成功的典型案例,“罗辑思維”自创立之日起就在不断尝试和创新,其创立独特的社会化营销、社群经济、众筹模式和会员制度模式等,正是其创意营销手段的体现。本文就“罗辑思维”独特的营销策略,浅析自媒体营销策略以及自媒体未来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罗辑思
期刊
当下,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为传统纸媒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些悲观的观点认为,传统媒体已走到穷途末路,更甚者提出,最后一张报纸扔到垃圾桶的日子已经不远。实事求是地讲,靠日报读取新闻的读者日益减少了,但这并不能表明,报纸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或者没有生存空间了。笔者认为,移动端和PC端已成为广大受众了解世界第一选择的今天,报纸失去的只不过是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反之,在真真假假难以辨清的舆论环境中,纸媒尤其是
期刊
【内容提要】蒙古语媒体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古族进行母语传播的阵地,一方面有進行本民族经济、文化等信息传播的任务,另一方面有为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以及与国外搭起传播桥梁的作用。这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蒙古语媒体扮演与国内外特别是与我国北疆相邻国家“草原丝绸之路”信息的传播者角色上。与地理位置枢纽相比,内蒙古在信息传播上也具有枢纽地位。蒙古语媒体对于诠释“草原丝绸之路”并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有着
期刊
【内容提要】社交网络是过世用户生前自我呈现的场所,也逐渐成为其身后给亲友缅怀的空间。本文描述了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向逝者留言的网络缅怀现象。基于对已逝用户微博账号下留言的内容分析发现,处理逝者过世信息、纪念逝者和与逝者保持联结是用户哀思表达的三大主题。随着逝者离去时间的推移,留言主题和数量呈现出不同变化,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面对生命离去的哀痛过程。当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填补了国内在网络
期刊
7月25日,由内蒙古日报社和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以“融通、聚变、创新”为主题的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媒体融合高峰论坛暨融媒体走进内蒙古看70年发展大型采访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来自全国21家省级党报的社长总编辑们共同探讨了新媒體环境下,党媒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发展新趋势。《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内蒙古日报》,以及浙江大学、腾讯新闻等嘉宾围绕准确把握党报网站角色定位、党报深度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