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非自杀性自伤

来源 :陕西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ao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自杀性自伤(NSSI)在青少年中广泛存在,已成为重要的精神卫生问题,基于中医脏腑理论,探讨脾之功能与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性,认为脾虚是非自杀性自伤的基本病机,随着病程发展可累及营血,亦可伴见阴火上冲,在治疗上分标本两端而治,以补益脾气为本,兼顾营血,标者在补脾胃的基础上以降泄阴火,期望为该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及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Crouse积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实验室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96例入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rouse积分、血清Hcy、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以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为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和气虚血瘀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