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文平:身临其境解说女英雄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以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状态的方式,拍摄录制了一期表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民族女英雄柳德米拉的感人故事,本期《档案》栏目的主持人关文平穿上苏联红军时的军装,拿起柳德米拉那时用的狙击步枪,声情并茂地解说道:在苏德战争刚爆发时,25岁的柳德米拉就参加了第一批狙击志愿训练,之后被分配到红军第25步兵师。仅14个月时间,她就狙杀了309名敌军,其中包括36名德军狙击手,后因受伤被迫离开了前线,并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和金星勋章。二战结束后她在苏联海军供职,并晋升海军少将军衔。《档案》栏目真情、实景的制作方式得到了极好的收视效果。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主持人关文平。
  外表漂亮、内心刚毅的狙击手
  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大约有80万苏联女兵上了战场,其中有2000多人成了狙击手,她们有着女性所特有的耐心以及细致。数据显示。苏联女狙击手一共歼灭12万名德军。
  关文平介绍说:本期《档案》节目录制播出的主人公是外表漂亮、内心刚毅的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她1916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喜欢拿弹弓玩,多年下来,弹弓打鸟极其精准。长大后,常常参加一家俱乐部的射击运动。进入基辅大学读书时,热爱射击的她还专门选修了狙击课程,并很快练得一手好枪法。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24岁的柳德米拉正在基辅大学研读历史。她随即报名参军,加入苏联红军第25步兵师,红军军官本来想让帕夫里琴科担任战地护士,但她明确拒绝,终于成为2000名女狙击手中的一员。1941年8月,第25步兵师奉命保卫在巴亚耶夫卡附近的高地,她开始了专职狙击手生涯,负责掩护部队的隐蔽机动,另外对于暴露目标的敌方军官和通信兵进行狙击。在附近的一个村落,帕夫里琴科取得最初的战果,她使用一支带瞄准镜的莫辛那甘7.62毫米狙击步枪,击毙两名敌军。
  被女英雄事迹所感动
  此后两个半月,她随军在敖德萨作战,其间击毙187个德军。德军攻占敖德萨之后,苏军撤往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帕夫里琴科在此战斗了8个月。到1942年5月,她累计击毙257名德军士兵。在黑海之滨重镇塞瓦斯托波尔的激战中,随着扳机一次次扣动,敌人一个个应声倒下,她的狙杀人数已达到惊人的309个,其中包括36名敌军狙击手。这个数字不但震惊了苏军,甚至连德国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关文平说:“我在准备这期节目,看有关资料时被柳德米拉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德军架着扩音器朝苏军阵地大喊:‘柳德米拉,到我们这边来,给你大官和巧克力,否则我们把你抓住了撕成309块’。这让德国人气急败坏的柳德米拉就是苏军传奇的女狙击手,她在1年的战斗中总共狙杀的德军,给敌方造成了极大的恐惧。”
  情景真切 军装合体
  要说《档案》栏目做这种军事和历史题材的节目并不少。关文平说:“以前也做过很多关于二战题材的节目,或者是关于战争题材的,这次制作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还是头一次,录制这样的题材和以往有所差别,节目要求讲述人要穿那个时期的军装,更能融入到这种讲述的场景中去。为此,节目组还多次专门找到拍电影和影视剧的剧组,去借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穿的军装。当我了解到录制节目采取这种方式的时候,我非常感兴趣,这个节目是要按照纪录片的感觉拍,这样刻画人物更加有带入感。后来我发现当期的导演确实给我们借来了当时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军装,正好符合我的身材,尺码非常合适。因为导演知道我以前主持过《军情解码》,对军事类的选题比较感兴趣,所以他专门跟我做了沟通,跟我大概讲述了这期《档案》节目的拍摄构想,我们一拍即合。”
  解说节目圆我一身戎装梦想
  关文平在录制之前也专门试穿了借来的军装,果然特别合适。导演说:“你别说关文平穿上军装还真的挺像军人的。”关文平说:“毕竟以前上过警校,而且我从小就有穿一身戎装的梦想,就一直想当兵,但是没有机会真正的入伍、扛枪走上战场。所以当时我穿上这身军装,我顿时对这期节目的录制很期待也很有信心,让我兴趣倍加的还有我觉得穿上那个年代的军装,讲述当时的人物,这样的拍摄方式对于观众来说会更加有现场感和吸引力,这对于讲述人本身来说,也有一种进入当时历史场景的真实感。为此,节目的道具组、制片组也特别用心的在精心筹备,包括对当时的战场、丛林、军用帐篷、狙击步枪等等,都制作了逼真的道具,我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观众从现场拍摄到视频播出,都可以感受到我们努力的结果。或者叫还原场景、重塑当时的现场状态,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展现二战时苏联的这位女英雄,一个大名鼎鼎的女狙击手。”
  记忆犹新的一段笔记
  在解说本期《档案》时,主持人关文平专门把下面这一段记录在他的笔记之中:1942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柳德米拉不幸被德军迫击炮弹炸伤。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下令安排柳德米拉乘潜艇撤离塞瓦斯托波尔。柳德米拉伤愈后,苏联政府没有再安排她上战场,首先安排她代表苏联出访美国。她通过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说服美国政治家和民众支持同盟国开辟第二战场,从而减轻祖国承受的压力。她一场场精彩的演讲,在美国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一年半后,盟军果然在诺曼底海滩发起了反攻。克里姆林营对她的表现非常满意,提拔她为少校。柳德米拉结束出国访问回到苏联后,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她继续为红军训练和培养狙击手,直到二战结束。后来她进入黑海舰队工作,并升为海军少将。1974年10月10日,柳德米拉不幸逝世,年仅58岁。她的墓碑上镌刻着她生前喜爱的诗句:“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那样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原野。”1976年,苏联以柳德米拉为人物主题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纪念这位曾经扬名战场、震慑敌胆的女英雄。
  解读英雄 激励自己
  关文平说:“从柳德米拉这个英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青年人励志的感人故事。柳德米拉最后成为了一位有家国情怀的伟大的女战士。可是,柳德米拉最早想当一名教師,或者是做一个很普通的职员,但是后来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国家命运使然,让她成为了一名战士,拿起了枪,然后,她看到了战友们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很多的亲历和现实激励了她,让她重新认识自己,拿起枪保卫祖国,为自己的战友去浴血奋战。我觉得对于我们当下的年轻人来讲确实是一种激励,也可以说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奉献给祖国。我做完这期节目,觉得给我更多的是这种个人感受。”
其他文献
北京电视台世界杯前方报道组一行十三人,一迈进俄罗斯世界杯的氛围中,就开始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状态。而通过电视荧屏,观众也看到了前方报道团每天发回来的一期又一期,精彩新鲜同时又充满轻松欢乐的节目。  “到达俄罗斯莫斯科之后,北京电视台世界杯报道团队迅速对世界杯展开了全方位的报道。虽然条件有限,甚至将‘厨房’改造成‘机房’,但大家热情高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制作了如《北京人在俄罗斯》《老斯基带带我
期刊
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故事  上周,本报记者受邀观看了《我不是药神》首映场。片中对于生命与人性的刻画,的确令人触动。许多观众在走出影院时,都眼眶红润。徐峥表示,“最触动我的地方是这个人物的转变,他原本是一个很失败的人,不愿意负责任。最初也只是为了挣一笔钱,才成为药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当他看到生命的脆弱,他渐渐学会了承担,到最后勇敢站出来,渐渐成长为一个英雄。我相信所有观众看到最后那一幕,都会有所触动
期刊
《面具》植根于解放前夕的特殊历史阶段,潜伏在哈尔滨十年的国民党特务李春秋(祖峰饰)于平淡生活中被上级唤醒,除了要如履薄冰般执行泯灭人性的残酷任务,他还不得不承受来自同事丁战国(侯勇饰)的怀疑与试探、面对来自妻子(梅婷饰)的不解与争执,一度陷入灵魂黑夜。但在爱与正义的感召下,在亲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血腥后,李春秋毅然弃暗投明,绝地反击,与共产党合力摧毁“黑虎计划”。  “李春秋是老鼠丁战国是猫”  剧
期刊
由甄子丹、陈乔恩、喻亢、骆明劼、汤君慈、汤君耀、李靖筠、刘朝健、林秋楠等主演的全新动作电影《大师兄》将于8月17日全国上映。这一次,甄子丹不仅是主演,他还是该片的出品人及监制。  电影《大师兄》讲述了一名退伍特种兵,在曾经的校长推荐之下,回到母校教书当老师,却遇见一群比当年的自己还要调皮的学生。采访时,甄子丹透露,“我在片中饰演一个老师,要和学生们斗智斗勇,当然也要保护他们,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武打元
期刊
世界杯举行期间,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两档小栏目——魏翊东主持的《老斯基带带我》和王速主持的《北京人在俄罗斯》,而作为节目的随队摄像,李杜也在俄罗斯一边忙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忙里偷闲地感受着世界杯的氛围。  “本届世界杯,感觉到俄罗斯准备得相当充分,无论是安保、交通、志愿者,以及后勤保障等等,做得都相当不错。”李杜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世界杯各个主办城市的安保措施非常严格,“比起以往自己参加的任
期刊
由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与演员周迅携手制作的表演文化传承系列特别节目《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第二季已于6月6日起正式登陸CCTV-6电影频道晚十点档。继舒淇、宋佳、王宝强、王砚辉四位表演者后,第五位表演者陈建斌于近日出现在荧屏之上,与周迅探讨表演的真实。  谈话剧表演——是演员和观众的双向试探  活跃在大银幕小荧屏上二十余年,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
期刊
从演多年,杜志国出演的角色大多是正统、严肃的正面形象,连他自己都说,“原来给观众感觉,除了战士就是警察,除了当兵的就是公安”,而这次,杜志国刚一出场便亮明身份:军统特务高层魏一平。作为李春秋的上级,杜志国直言两人既是上下级也是老师与学生,“更准确说我应该是他的教父”。  实力出演“反派教父”  说到自己饰演的魏一平,杜志国进一步解释道:“我沒有像他们那么复杂,我很明确,从南京到哈尔滨,下了火车马上
期刊
7月6日21:05,社会民生类节目《向前一步》在北京卫视持续热播。本期节目中,华康里文物腾退工程中未搬迁的居民之一刘女士来到节目现场,经过数个小时的沟通,成功调解了刘女士顾虑的所有问题。而刘女士也最终在8.5平方米承租房与90平方米产权房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成功踏过“分歧线”,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  节目现场明白算账  拒搬迁只为母子情深  华康里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二层建筑,也是北京迈向现代化城
期刊
40集年代谍战大戏《面具》日前登陆北京卫视品质居畅。扎实的剧本、复杂的人物、真实的人性复刻、浓郁的年代质感,使得《面具》在众多国产谍战剧中独树一帜。在哈尔滨潜伏十年的国民党特工李春秋(祖峰饰)于年关前夕被上级突然唤醒,要求他执行“黑虎计划”。已过上幸福平凡生活的李春秋落人内外交困的窘境在特务身份和亲人间辗转挣扎。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他最终看清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血腥残酷,在共产党人的感召下
期刊
这阵容没谁了  由于和伟担任艺术总监,天毅执导,陈亚洲担任总编剧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剧《猎毒人》日前登陆东方卫视。该剧由于和伟、张丹峰、吴秀波、徐峥等出演,讲述了智商卓群的化学工程师吕云鹏,因亲人被毒贩杀害,为查找凶手下落,只身前往西南边陲。在当地禁毒干警的保驾护航下,他化身制毒师潜伏到贩毒最前线,与形形色色毒贩斗智斗勇,最终配合警方将贩毒团伙连根拔起的故事。  于和伟遭遇“家庭突变”  于和伟在剧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