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不简便,该谁说了算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数学的检测中,笔者对几所学校四年级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并重点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解答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题目的内容如下:
  为了保护环境,减轻废电池对人类的危害,四(1)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收集废电池比赛。全班一共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
  学生的解答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174+159+226=233+226=459
  情况二:174+159+226=333+226=559
  情况三:174+159+226=(174+226)+159=400+159=559
  显然,情况一是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出现计算错误;情况二也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正确;情况三是学生根据题目数据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的。
  统计结果显示,出现情况一的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3%,出现情况二的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68%,出现情况三的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29%。也就是说,解答这个题目时,按顺序进行计算的学生人数是简便运算人数的2.4倍之多。这个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2 现象分析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被社会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习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我们不能认为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是错误的,但为什么学生在实际计算时仍然习惯按照运算顺序计算?为什么这样的的比例如此之高?为什么学生学习了运算定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而不简算?……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从表面看,是学生的简算意识不强,而从深处分析,问题出自课堂、源于教学、存在于教师的教学观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统一。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教师的教”,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对简便计算产生一种畏惧感,导致“望而生畏”。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有关加法和乘法的几个运算定律,并能灵活的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在独立教学一个个定律时,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能应用所学的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但是,需要运用各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问题便暴露出来了。
  2.1 学生对简便运算有抵触情绪。学生学习了运算定律,但不知什么时候用,用什么定律,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没学运算定律还好,学了之后反到成了他们的学习障碍,比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什么时候用a×(b+c)=ab+ac,什么时候用ab+ac=a×(b+c),学生理解不透,计算时便乱用一气,极易造成错误,学生便认为不如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计算更省事,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要想积极主动地进行简算,就无从谈起了。
  2.2 简便运算的思维定势。通过问卷调查,有72%的学生在看到题目是“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神机妙算”等要求时,马上出现思维定势,顿时脑子“开窍”,便会“自觉”地进行简便运算,然而这种“自觉”的含金量严重不足,不是来源于内心对简算的需求,而是迫于题目的“提醒”和“压力”下不得不这么做。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思维有一种依赖,有简便运算的要求我才考虑简便运算,如没有要求,即使能简便计算的也不会主动考虑简便计算,这种思维定势来源于客观,而非主观。
  2.3 师生角色定位紊乱。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连减和连除的性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数学模型,但对于这些模型的构建,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我”为中心,教学中,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缺少对模型构建过程中思维障碍和思维冲突的思考和设置,而是急于将这些定律或性质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这些知识,机械的套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相互割裂,形成两张皮。
  3 对策及方法
  3.1 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简算意识。简便计算不仅要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及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通过简便运算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在的简洁美,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切忌让学生形成“简便计算就是凑整”的错误思想。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学生参与模型的形成过程,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强化对模型的认识,其次,深刻体会运用运算定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简便简便,简单方便,这一点,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就能实现,只有通过学生的参与、分析、对照、比较,这种感受发自学生的心灵深处,体会到“这样计算真简便!”从内心接受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他们才乐于观察和思考,才会主动地去思维。再次,还应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从小养成估算或按运算顺序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的良好习惯。这些良好的数学素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3.2 加强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感是有效的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培养数感能提高简便计算中的习题感悟能力。其一,可通过对一些特殊数据的记忆,如2×5=10,25×4=100,125×8=1000,…,使学生在计算时看到8,就能想到125,看到25,就想到4,等等;其二,教师还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对比性的练习,如一部分学生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一部分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深化学生的内心感悟;其三,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灵活简算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教学《连减的简便计算》一课时,一位老师就依次出示了四道题目:423-254-46,545-145-167,362-187-162,673-36+64,虽然都是连减运算,但是,前三题的简算思路都不相同,而第4题,则重点考察了学生抗干扰的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应该是实际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应用意识很重要,是学生开展简便计算学习的核心要素。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去感知,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设情境,感受简便运算带来的快捷,学生的头脑自然会留下深深的烙印,这样的简便计算不仅仅是为了执行一种指令,而是出于解题策略选择上的需求,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不需要强调简便运算的情况下自主地分析、选择。
  3.3 掌握技巧,成为解题的需要。如果说简算运算的意识是核心,则技巧就是关键。要形成进行简便计算的技巧,需在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对问题障碍的细致研究,更需要学生的全员参与、经历和反思,这不是一天、两天或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很长一段时间,经常性的通过各种途径,如口算比赛,我是简算小能手,神机妙算我最棒等方式,培养学生简算的技能和技巧,使之成为一种需要,成为学生进行计算必经的首要通道。
  简便运算作为数与代数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要让简算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意愿和需求,教师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要舍得退居幕后,要舍得将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的主动探索下,化被动简便为主动简便,真正实现简便不简便,学生说了算。
其他文献
有效课堂指的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进行积极而主动的思考,并且在课堂学习中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力求语文教学的形象性、有效性、深刻性与整体性等。  1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存在的障碍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填鸭式
期刊
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一个在学生中有威信的老师,他的教育效果是深刻的、持久的,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因为具有很高威信的老师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威信。但是,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呢?我认为“爱”是换取学生信任的法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把爱的阳光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在课堂上,我宽严结合,以微笑面
期刊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的教育,特别是不能有效地利用历史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舍本求末的教学现状实在是令人痛心。下面我将结合我十几年初中历史教学的
期刊
数学分类思想,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如基本知识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求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层次上的数学教育。所谓数学分类讨论方法,就是将数学对
期刊
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内省活动,是对施教者及其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要想使课堂有汩汩而来的“源头活水”,就应该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成为自觉的反思者,从而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在三尺讲台上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下面本人结合两个具体教学案例,谈一点关于初中思品课教学反思的认识。  案例一
期刊
【摘 要】 多年前的艺术展,那时主要的艺术形式还局限在传统绘画,而现在,摄影终于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登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大舞台。观念摄影就是伴随这种艺术界发展现状而出现的最好总结和表达。  【关键词】 观念摄影 当代艺术 艺术收藏  多年前的艺术展,那时主要的艺术形式还局限在传统绘画,而现在,摄影终于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登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大舞台。观念摄影就是伴随这种艺术界发展现状而出现的最好总结
期刊
技工学校是一类面向企业,实践性极强的职业教育学校,肩负着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任。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倡导走校企合作之路,希望校企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共赢。  1 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1 不对等问题。一些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一方是有积极性
期刊
【摘 要】 音乐教育改革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趋势,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丰富学生文化素养和业余生活,提高学生思维力和记忆力,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和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关开展音乐多元化教育的口号此起彼伏,然而大多数却只流于理论,真正落实于实践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经常会遇到
期刊
【摘 要】 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见到,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断在加大公益广告上的投入,从另一个侧面上已经显示出我国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公益广告是以人民大众的公共利益为受众群体的,这就需要一种公益观念的传递,途径就是借助相应的影响资料的传播,来实现呼吁公众对某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通过影像资料的积极的导向功能,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衡量和检讨
期刊
英语写作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不了解,甚至头脑里觉得英语写作只是九年级的事情,理解为是中考的最后一道考题,在低年级教学中不训练和渗透,造成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指导出现严重脱节现象。我所任教过的几所农村学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写作技能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现就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几点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