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体与疫病防治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驼体内发现的纳米抗体相比于传统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稳定性强、抗原结合能力强、易于在微生物表达系统中表达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阶段,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人或动物疫病种类繁多,在特定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快速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养殖业发展。论文针对纳米抗体的结构、特性及其在疫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和展望,为其研究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乡村人口流失、“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乡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公共设施、环境治理概况,总结全省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瓶颈,为政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宜居;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环境整治  中图分类号 TU 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以乐久村为研究对象,开展特色农产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调查并对其污染源进行评价。采集当地种植点的水稻和土壤共39个样本,同时采集灌溉水源水样7个,进行重金属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同时对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土壤检测结果为清洁无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稻米处于安全无污染水平。土壤和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在限量标准内,其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
榆林市某陕北白绒山羊场多只绒山羊发生严重腹泻,羔羊尤为严重,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了查明腹泻病原,对采集的90份腹泻样品进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
中兽医对机体的理解是以各种功能间的关系为主,西兽医则是以可见的解剖学结构之间的物理连接为基础。心、肝、脾、肺、肾虽然是中西兽医学共用的机体器官名称,但在两套医学体系中的概念却大不相同。如果根据中兽医理论和西兽医解剖、组织学的相关原理,将机体分为“实职功能”系统和“联络转运”系统,建立一个二元模型,则可在中兽医的五脏和具有特定功能的西兽医解剖、组织结构之间构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希望这个机体的二元模型有利于中西兽医学之间互参互用,各展其长。
因体制机制因素,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弱于农业高校。应当借鉴高校体制改革的优点,按照稳中求进思路,推进省级农业科学院改革。在给予稳定的财政保障中,放活省级农业科学院人事权、参与市场经济的自主权。同时要结合国家政策和“三农”发展趋势,强化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动能。在强化区域农业战略科技力量中,推动共建适应生态区划的农业科研机构。深化农业社会科学、农业工业化等领域研究,促进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链与地区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更好的创新能力服务“四个面向”要求,助力区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分析2018年-2020年广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致母猪子宫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情况,采集患子宫内膜炎母猪的子宫化脓性分泌物样品177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动物试验、PCR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72株能引起小鼠发病与死亡,具有致病性;分离的72株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荚膜5型(52.8%)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对阿莫西林、氨节西林、青霉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8.3%〜95.
探讨猪瘟病毒(CSFV)感染猪睾丸上皮细胞系(ST)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分别收集CSFV感染4、8、12、16、24、48 h的ST细胞,建立正常对照组和CSFV感染各试验组。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NF-kB通路相关炎性因子CHUK、IKBKB、NFKBIA、RelA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在核中的表达。NFKBZAJKBKB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显著(P<0.05);RelA基因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
为了解我国猫杯状病毒(FCV)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3月从京津地区4家宠物医院收集并检测眼鼻肛拭子297份,FCV、猫疱疹病毒1型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5.49%、30.98%
摘要 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收尾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开展的交汇时期,对山西省Z村脱贫农户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家庭规模、收入结构、基础设施状况、发展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脱贫农户的脱贫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提高脱贫农户脱贫稳定性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Z村的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林地面积、“两不愁、三保障”等均处于较好的水平;②脱贫农户的收入结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存
近年来由于兽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源尤其是食品动物中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水平逐渐增高,并可在人、动物和环境中传播。尽管国内外已有动物源细菌耐药菌株的大量报道,但是聚焦局部地区仍缺少系统的总结。因此,论文针对四川地区动物源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总结,介绍以上3种细菌的耐药水平、分布及重要耐药基因的传播特征,以期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预警,为省级层面开展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