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与社会需求之契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英语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一些企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和已聘用的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问卷分析,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实践,提出大学英语学习应该与社会需求契合的见解。
  关键词: 英语学习 英语能力 社会需求
  一、社會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需求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并准确分析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发挥与提升空间,笔者与本科研项目组的成员对西安部分企业进行了员工英语能力问卷调查。
  1.调查的设置
  (1)问卷构成。该调查问卷涉及企业背景信息和对员工英语能力要求两大部分内容。
  (2)调查对象。该调查问卷涉及西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涉外企业共计45家;完成填写问卷者是各企业人事招聘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
  (3)调查形式。一部分在春季各大招聘会上由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完成,另一部分为项目组成员到企业对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完成问卷。
  2.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7%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没有任何英语技能的要求,63%的企业对应聘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技能要求,30%的企业对员工有不同的较具体、较高的要求并作为招聘条件之一。可以看出,半数左右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可以增强求职者的竞争力。对于如何评判毕业生英语水平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企业的要求不同:有20%的企业要求竞争者提供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60%的企业会注重求职面试时展现出来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20%的企业会把应聘者的英语考试成绩和面试时的英语能力运用结合起来择优录用。在被调查的企业中,5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听说即口头交际能力,1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写作能力,18%的企业倾向于录用英语翻译强的毕业生,12%的企业看好求职者的阅读能力。
  可以看出,多数用人单位都比较重视招聘者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也就是英语听说能力。对于大多数职位来说,英语已非专业技能,而是必备的职业素质,自然被企业普遍地采用为招聘考察项目。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担心期末考试挂科,不肯努力学习英语,又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对策: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夯实语音、语法、词汇、听说等基础,多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认同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四级考试的考题考点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三、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契合
  大学生希望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学习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实施紧密结合学生相应专业特征、时代气息,富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倡“教师为用而教,学生为用而学”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研究出一套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的、服务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需求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要把目标定位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要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相应专业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把英语作为自身发展的工具,进行自如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才能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铺平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坚持寻求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突破,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发展。坚持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强调“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忽略输入,而是强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最终的驱动力,提高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工作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相长,顺应教学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既满足“90后”、“00后”“新新人类”大学生的心理要求,又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2]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写作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与发展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式。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写作 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职业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一直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目前就中国的形式而言,大多数高职毕业生都是在生产一线工作,而多数外资企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学习习惯 养成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一年级儿童经过学龄前的教育,认识、情感和意志方面都有明显发展,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逐步形成。在学校和班集体的严格要求下,
摘 要: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微课的引入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微课使用的状况,提出了微课设计原则,提出了具体应用方案,分析了微课使用的价值与不足。  关键词: 微课 高职英语教学 价值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
摘 要: 随着网络科技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通过信息化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设备将英语知识进行结构的分解及重组,使英语知识变成更符合现代化教育和教学的形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输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兴趣和自身对英语教学的适应能力,进而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开启全新的篇章。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
摘 要: 本文主要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电力专业英语翻译特点,探索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电力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为国家电力背景院校培养复合型的电力英语人才献计献策。  关键词: 功能对等 电力英语 翻译  随着国家电网的不断扩大,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与国外的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专业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专业翻译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因此,译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
电化学分析方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是利用物质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测量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是由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新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大学生中,几乎达到人均一部手机的保有量,由此也滋生出一些问题,比如手机焦虑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完善缓解甚至消除大学生的手机焦虑症。  关键词: 手机焦虑症 移动互联网 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