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克莉斯蒂安·努斯莱因-芙尔哈德

来源 :自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努斯莱因.芙尔哈德因为“发现极为重要的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遗传机制”,与美国的两位生物学家维绍斯和刘易斯共享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本文叙述了1995年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努斯莱因·芙尔哈德和埃里克·维绍斯,如何在不受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坚持用果蝇为主要观测物,发展发育生物学。在这过程中,作为女性的努斯莱因.芙尔哈德,在德国相当严重歧视妇女科学家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几乎无法想象的困难,走向成功。本文还简略介绍了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其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时间单向性之根源,综述各种运动方程的时间反演性质。讨论时间单向性的增熵解释及其局限性。以信息损耗原理解释时间单向性
尊敬的编辑:您好!《自然杂志》是我大学里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喜欢的杂志,特别是其中的科技进展、科学人文、科学人物、自然科学史等栏目我很爱看。在贵刊2006年第28卷第1期“科
三位科学家的计算机模拟显示:类地行星能够侄巨行星向母恒星旋进时的尾流内很快地形成,他们估计在已经发现的拥有巨行星的近200颗恒星中,1/3以上可能存在含水的地球大小的行星。
近年来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效应、无标度特性和超家族的发现,大大地激起了国内外研究复杂网络的热潮.本文简介了若干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整个复杂网络研究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2005年7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撞探测器"一举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创下了太空打靶的世界新纪录,为世人所瞩目.本文对空间科学在导弹、卫星和探测器等发射研究的历史作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于了光学研究领域里的两项原创性工作: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R.J.Glauber 1925~)提出的"相干性量子理论",以及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
编者按:爱因斯坦在1905年连续发表5篇重要论文,为建立相对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1905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国际物理学会将100年后的2005年确定为国
中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二个下夸克组成的,而当其中的一个下夸克转变为一个上夸克时,中子便转变为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带正电的质子了。中子转变成质子的速率决定着两
在我们极其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里,知悉某些物理量能用很高的精确度来测量和预言,是一件人欣慰的事。精确测量作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方面永远吸引着我。使用更好的测量工具,人
2006年即将结束,随着本年度各项诺贝尔奖最终出炉,国际科学界多少显得有些平淡。其实,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其中亦不乏亮点。国际热核计划联合实验协定的正式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