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传承黄勤记 南京首创鸡汁回卤干

来源 :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urev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老门东的小吃聚集地,有一家老南京人耳熟能详的老店——黄勤记。与别家不同,黄勤记店里除了饮料和啤酒之外,只卖三样小吃:鸡汁回卤干、凉粉和五香鸡蛋老卤干,甚至连小吃的价格也都相同,一律十元。您可别小看这三样小吃,它们全都在“南京秦淮小吃创新大赛”中摘得了“金鼎奖”的桂冠,黄勤记凉粉2014年还受邀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上亮相了一把。
  黄勤记的老板就是黄勤,过去被叫做“个体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然而,幸运的是遇到了盛世,手艺人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尊重,名气也是越来越大,生意更是一天比一天火爆。然而很多人并不明白,今天的火爆是黄勤家五代人一个多世纪的起早贪黑、躲避战火、艰苦奋斗,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
  太平天国战乱之后,
  黄勤的太爷爷逃往南京开荒种菜卖豆腐
  “从前我太爷爷在肥东、肥西可是一个大家族,然而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战乱之后家族逐渐衰落。太爷爷携家带口逃往南京,在中华门门西的万竹园开荒种菜,收获的黄豆磨成豆腐。全家人主要靠卖菜、卖豆腐吃饭。”
  “太爷爷去世后,我爷爷带着父亲,继续做着卖菜、卖豆腐的营生。问题是做好的豆腐常常卖不出去,爷爷不得已将卖剩下的豆腐用油炸一下继续卖。最可怕的是,1937年日寇冲破中华门,烧、杀、抢、掠、奸,无恶不作,30万同胞死于日寇屠刀之下,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爷爷和父亲一大家躲进金陵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才得以幸免。”
  “解放后,父亲开始掌管这份只能养家糊口的家业。那是1958年,我家的菜地被征收,全家人都指着父亲的一副担子吃饭。那年我才10岁就跟着父亲起早贪黑地干。最苦的是,小小年纪就担起磨黄豆、做豆腐果的活儿。尤其是磨磨子特别的累,因为年纪毕竟太小。”
  说到这里,黄勤走到院子墙角指着地上平躺着的两个磨盘说,这就是我当年用的磨子。黄勤怕我没见过磨磨子,非要把一个磨盘非常费力地搬到另一个磨盘上,并指着上爿磨孔说,这就是放黄豆的孔。另外在上爿磨的侧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孔,是装磨柄的地方。
  撑船、打铁、磨豆腐是三件最苦的事,这句话是对大人、成年人说的,而对于他一个才10岁的孩子来说,可谓苦不堪言。黄勤告诉我:“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磨豆子,下午要帮父亲抬炉子抬锅,然后跟着父亲的担子到新桥摆摊售卖回卤干儿,晚上一直要卖到9-10点钟才能回家。”
  解放后,到处摆摊“打游击”,
  鸡汁回卤干儿坚强活到现在
  改革开放之前,做小生意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三劳释放人员”,一种是“下放户”。“三劳释放人员”社会地位低下,找不到工作,只有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而“下放户”刚回城也是一无所有,自食其力成为唯一的选择。问题是,对于一个身无分文的“下放户”来说,自食其力谈何容易。
  黄勤1969年底下放,1979年回城,为了吃饭重操就业,每天到新桥摆摊,叫卖回卤干儿。问题是常常被“城管”,那时叫“市管会”撵得到处跑。后来干脆放弃新桥,转向客流量更大的夫子庙。然而去了之后才知道,夫子庙同样没有“安身立命”之地。
  “一开始我在夫子庙永安商场门口旁边摆摊,后来跑到贡院西街的日杂公司门口叫卖。后来好不容易在第一医院旁边、青年商场北大门找到一块地方,呆了没有多长时间,1988年因为要建地下商场又不得不在夫子庙的各个角落‘打游击’。直到2000年租下永和园旁边的小门面,才算真正有了自己店。”
  2007年,当我第一次见到“黄勤记凉粉店”时,我怎么都不敢相信,看上去只有大约几个平方,很不起眼的店面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勤记凉粉店”。然而尽管就几个平方,但对于黄勤一家来说就是天,就是地,就是一座“宫殿”,因为“流浪”35年之后終于有了安安稳稳做生意的地方。
  问题是好景不长,2013年因修建科举博物馆拆迁至秦淮小吃城。2017年又因为种种原因,黄勤记凉粉退出秦淮小吃城。而现在的老门东店极有可能是他们最后的“立锥之地”。
  美食传承的双重意义
  相当多的美食包括小吃往往在战乱中消失。幸存的鸡汁回卤干儿因为主人的艰难困苦、维持生计活到现在。因为生下来就处在贫困线上的黄勤,不劳动就没法活下去;不做鸡汁回卤干儿就无法拿钱去买米烧饭糊口。
  美食作家小象冒冒说,一种手艺因为市场需求生发甚至创新;一个人因为没有工作或是为了吃饱肚子“逼上梁山”,最终经营着自己的小买卖。是命运和时代背景给了他们手艺,而他们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做得好吃,能卖出钱来。
  黄勤的爷爷最早是卖油炸干儿的。后来发现卖不完的冷了不好吃,于是老板黄勤的父亲“黄胖子”就把剩下冷的油炸干儿放在老卤里头回煮,从此有了叫回卤干儿的小吃。为了起鲜那时仅仅放一些黄豆芽。
  “从我接手之后,果断把回卤干儿改成了鸡汁回卤干儿,在南京属首创。因为仅仅有黄豆芽,味道还不够鲜香。为此我把卤改成了鸡汤。一般是头天用一只鸡放在锅里炖,等到第二天沉底之后,在上面再放一只鸡,这样基本上是一天两只鸡。此外,鸡汤里面还要放开洋、干贝、银鱼干、水发笋子、平菇甚至梭子蟹”,黄勤说道,“如此一来,回卤干儿的味道更加鲜香,更加受欢迎,名气也越来越大。”
  美食作家小象冒冒说,南京不少手艺人很少自称自己是“手艺人”,如果你问他们,“做什么的?”“小生意。做点吃的”。朴实又稳健的回答,再一打眼,一双眼扎扎实实的盯着活计,好像叫你不得不信赖他。一双巧手,费尽心思做好吃食;一张巧嘴,迎来送往各方食客,外加一颗笃定的心,不过如此。生活稳稳地流转,对于这座城市,他们是有功的。
其他文献
渔家傲 陈麻婆  万福桥边陈麻婆,一锅豆腐天下传。  麻辣鲜香巧调拌,百余年,  深得人心名佳馔。  虽是廉价水豆腐,精烹细作胜鱼丸。  主人虽丑名不恶,看菜谱,  众肴之中称桂冠。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增加,中国的饮食文化市场日渐繁荣、兴盛,专业化饮食业异彩纷呈,综合性饮食店种类繁多,档次齐备。烹调技术也突飞猛进,对中国烹饪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到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和
期刊
居根银,18岁开始在苏州临顿路面馆学习制作苏式汤包,1956年应时任南京市市长彭冲的邀请,任南京鸡鸣酒家苏式汤包主厨,一干就是40余载。徐建萍,居根银的4女儿(随母姓),1981年起随父亲学习制作苏式汤包20年。鸡鸣酒家拆迁关闭之后,徐建萍与家人一道在南京热河南路39号开店,并取名“徐建萍汤包”。如今,徐建萍汤包在南京已经开设了多家分店,第9家店——侯家桥店也即将开业。  徐建萍湯包,肉馅汁多,味
期刊
谢霆锋在《十二道锋味》里说:“女人就像好吃的舒芙蕾,看起来很容易搞定,其实常常捉摸不定。”舒芙蕾是源自法国的甜点美食,烤好的舒芙蕾要分秒必争地品尝,赏味期限只有五分钟,却让人愿意等上半小时去品尝这云朵一般的味道。  松饼跟舒芙蕾看似泾渭分明,但其实都是由蛋、糖、面粉、奶油所组合而成。松饼松软绵密、舒芙蕾轻盈可口,将舒芙蕾蓬松的秘密“打发蛋白霜”加在松饼面糊中,半煎半蒸后,蓬松软绵的舒芙蕾松饼就完成
期刊
米饭,作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乡愁。丰盛的宴席中少了一碗饱满软糯的米饭,总觉得胃里不踏实。更有国人远赴日本,只为购买据说能烹饪出香糯米饭的电饭煲,足见大家的“米饭情结”。双立人旗下的法国STAUB珐宝珐琅铸铁锅具系列全新利器——饭釜锅,设计灵感源于日式传统铁釜,天然铸铁传热均匀,令每一碗米饭都更具“锅气”,为中国家庭提供了米饭烹煮新方案。  突破传统,匠心之作  法国STAUB珐宝饭
期刊
位于老门东南京味道巷内的瞻园面馆始创于1937年,如今该店的店主是陆师傅。上世纪90年代,在南京吃货界流行炸鸡腿炸鹌鹑之时,陆师傅带着妻子来到南京一家夜市打工。与夜市相邻的,是天津李师傅的凉果摊。由于李师傅老家有事,回天津之前把手艺教给了陆师傅。  1996年,陆师傅开始在南京夫子庙解放电影院门口变压器下摆摊卖凉果,因为味道不错,很多路过游客和周边居民购买品尝。不过由于凉果制作要花近5个小时,一般
期刊
SOFTREE冰淇淋是富有营养价值的全乳脂冰淇淋,馥郁奶香,柔润口感,七彩香脆蛋筒,层层旋转出最高颜值的冰淇淋。  据科学研究,纯正的牛乳脂配方加快了冰淇淋的融化。为将冰淇淋的纯正口味、口感完美地呈现给每一位顾客,SOFTREE反复试验,将完美的口味保留至3分钟。经证实,当客人拿到冰淇淋三分钟后,SOFTREE冰淇淋可以说是几近融化状态。应了那句老话,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  1.疯狂的蜂蜜冰淇
期刊
黄品棠生于中国台湾,成长在单亲家庭的他从小便知生活的不易,体谅父亲做两份工作的辛苦,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提出自己学做菜照顾两个弟弟。当时黄品棠不到10岁,十天左右的时间跟父亲学会了做简单的菜,当时有个著名的美食节目,黄品棠放学后打开电视机跟着节目边学边做笔记,对厨艺的兴趣便由此产生。14岁的黄品棠尽管学习成绩斐然,但是为了能让弟弟读书,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只身去日本学习厨艺。  在日本做学徒
期刊
佛手柑为枸橼的变种。除模样不同外,性状都几乎无二。枸橼属芸香科,因其有浓郁清新之味,亦名香橼。《南方草木状》中记枸橼,子肉甚厚,白如芦菔,女工竞雕镂花草,渍以蜂蜜。  一些古书中会将佛手柑与枸橼视为一物,犯了缪误。倒是明弘治间的《八闽通志》中记福州府土产:“香橼,树有刺,叶大而微厚,实大者尺余,黄色,皮厚而香,可食,瓢微酸而苦。又有一种色味皆如香橼,形似人手,名佛指香橼,又名佛手柑,亦名花柑。”,
期刊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菲律宾是触手可及的避寒度假胜地,尤其适合向往热带风光,又不想长途飞行跨越半球的游客前往,可尽享精彩纷呈的假期时光。  拥有7000多座岛屿的菲律宾,除了以大家熟知的海滩度假胜地而著名,每座岛屿都拥有独特的原始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不同旅行体验:与鲸鲨同游、潜水一窥美丽的海底世界、火山徒步、造访热带雨林、或流连于古老的水稻梯田等。不论是追求浪漫度假体验、欢度家
期刊
还记得在抖音上很火的牛蛙美食吗?热气腾腾的牛蛙上桌,满眼都是雪白肥美的蛙肉,牛蛙着实是一年四季不能错过的美味,为蛙消得人憔悴。  【网红炭火蛙锅达人推荐】  老城区抖音版炭火蛙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沪上最火的炭火牛蛙一夜之间席卷了金陵城。牛蛙也成了抖音上的吉祥物,一发必火。光有三层霸道炭火牛蛙锅并不稀奇,难得的是这家店竟然几乎承包了抖音上所有的网红美食。这家的香辣牛蛙算是我吃到现在水准偏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