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主有效的合作学习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改革实践与创新的产物,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明确了小组合作的深层含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概念,也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课前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缓解学习紧张性
   一节课的开始决定了整节课的学习基调,因此课前对学习氛围的调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运用适当的时间,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设计,放松学生们的精神,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开始期待此次的课堂学习,使课堂学习氛围立刻变得轻松愉快,充满乐趣。因此通过这一点,可总结出,在上课前,一定要制订合适的教学导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开始学习,积极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本堂课充满了期待,有了好的开始,
  才会更好地为后面的课堂服务。
   二、明确小组成员任务,激发个人存在感,通过集体力量发挥最大效能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小组成员间的互补原则进行合理的调配划分,小组成员划分为5人一组,小组的组成确定了人员的分布。根据本组的人员组成情况确定该小组中的分配任务,整合小组资源,并通过各项标准进行小组间的评分。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完全的发挥,小组意识、集体思想瞬间迸发。每个小组的个体成员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此时的小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只有通过大家集体的力量,才能够争取得到更高的分数。在这里引用的是心理学中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机制达到心理愿望,这在无形中激发了所有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集体归属感
   通过对组名、组徽、组歌的确定与解释,并将其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增强小组成员间的集体归属感。在共同目的的促使下,小组成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小组内部的集体讨论,共同策划确定小组的组名、组徽、组歌等相关内容。如此一来,看上去像是很容易达成的,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呢,我为此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
   共同目标:组织商议组名、组歌、组徽,并通过才艺进行展示。
   A组:A组的同学们首先定了一个整体的方向,即以阳光为主旨,然后将组名、组徽、组歌的确定与策划全部往事先制订的“阳光”方向上靠拢,将组名设置为阳光小组,组徽为太阳,组歌为种太阳。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达成了共同目标。
   B组:由于没有主线的贯串,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目标的可行性不高。组名、组徽、组歌的确定与策划完全没有相关性,造成小组成员在解释时的困难,由此还造成了一定的内部矛盾,不利于发挥集体的合作能力。
   由此可見,通过小组之间的任务划分与目标主线的划定进行研究与设计解决,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与质量。在这里,面对如此多的内容,还需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来完成,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小组成员内若有个人主义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此时的小组合作尤为重要,通过不同成员完成不同的任务,达到高速有效。
   四、贯串分数激励制,增强责任感和奋进心
   将分数激励贯串于整个课堂中举足轻重。由于分数的激励,使小组成员精神高度集中,节奏的紧凑更没有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课堂外的内容,同时更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每个成员都会挖掘出自身的潜质,为了小组的利益,努力做到最好。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小组的失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人更有责任感和奋进心。
   通过实践与反馈,我认真地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进行了反思。优点之处显而易见,但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会比较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小组合作改革之初会面临许多困惑和各类不同情况的发生。在教学中,还是要视情况作出调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导者。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从而实现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以及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一直是新时期每个数学教师的理念,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文化
期刊
车流、人群、声浪、它们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裹挟着我,让我坠落。我站在这熙熙攘攘的街头,只是看风景。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看那些神色焦急的人,看那些一路小跑的人,看那边走边打电话,吼得脖子上青筋暴跳的人。他们慢不下来了。间或有人从我身旁走过,对我露出好奇、不解、鄙夷的眼神,我竟有了鲁迅笔下狂人的感觉,这些人嘴里念叨的,心里所想的,身体所做的,只不过不是“吃人”,而是“快点,再快点”。于是看
期刊
伴随着时光中的点点滴滴,集聚起了我们逐渐走向成熟的心智。蓦然回首,是那一瞬间,我们悄然长大!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一个炎热的午后,我正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开心地嬉闹着,窗外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太阳光的炽热。虽然感觉凉爽了许多,但是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确实让我有了丝丝恐惧。雨来的又紧又急。不一会儿,便雷电交加,豆粒大的雨点啪啪地落了下来。终于挨到了放学,然而,窗外的雨却似乎从未停歇过
期刊
亲爱的爸爸:   您好!   爸爸,您经常尽心尽力地指导我,但有时也在无意中伤到过我。   记得有一次,我考得并不理想。刺眼的红叉将我的最后一道心底防线彻底摧垮,我小心翼翼地将红叉比红钩多的卷子递给您,您当场就把我批评了一顿。虽说您只批评了几分钟,但在我的心里却像有几个世纪一样长。我希望您能心平气和地对我说,这样我们会沟通得更好,您这样是在毁坏我们的信任和沟通的桥梁。   您还将我的课余时
期刊
近年来,大淑村矿党委在坚持以严治矿的同时,把“亲情关爱”融入企业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之中,实现了以严治矿与亲情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安全管理,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   一、实施亲情管理的必要性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需要。煤工的人身安全能得到保证,就是员工家庭最大的幸福。该矿党委通过创新亲情化管理手段,提醒广大员工在为自身安全考虑的同时,更应该为家人考虑,告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就是拿全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强调所有学生都应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强调学生应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尤其着重指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如何积淀人文精神,我粗浅谈谈三个认识:   一、积累   积淀人文精神,积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怎么积累?通过学习来积累,人文精神的积淀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产生。人正是通过接受教育来
期刊
基础教育中,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还是很欠缺。因此,在高中的作文教学中必需拾起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训练。然思维的种类繁多,本文做不到一一涉及。因此笔者就高中作文教学中形象思维的作用及运用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何为“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意象为主要思维工具,以指导创造物化形象的实践为主要目的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的过程有初级、过渡、高级三
期刊
《湖心亭看雪》一个“痴”字写尽了张岱的疏狂与孤独、堅守与辛酸、无奈与抗争。   明朝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张岱的痴狂。   张岱号陶庵,陶,快乐的样子。庵,是圆顶覆盖的小屋,隐居者居住的地方,有点儿与世隔绝、异常简陋的意思。明亡后终不肯苟于清廷为官,始终高昂着头颅。张岱晚号六休居士,六休即为眼、耳、鼻、舌、身、意不贪恋声、色、香、味、触、法,这就是低到尘埃里的疏狂。要知道崇祯五年的张岱是“拥毳衣炉火
期刊
有一次上课讲到夸张这种辞格时,有学生问我:“老师,夸张究竟夸饰到什么程度最好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索。细想,学生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   下面我想试着从夸张形成的心理过程进行解释。   同样的客观物理世界,在不同的人心中,在不同的心境下,就产生了与客观世界不同的心理反应,当二者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相差很远,不至于让人产生混淆)时,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夸张辞格。   比如,当一个人正
期刊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