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之我见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林业资源开发规模的逐步扩大,森林保护规定相应完善,森林保护专业性的学习对森林保护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从不同方面完善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森林保护专业学习课程的改革,可以有效地实现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几率,加强森林保护动力,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森林保护专业改革的推动力,本文中作者以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为研究方向,研究森林保护的改革内容。
  【关键词】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个人看法
  1.森林保护学科与森林保护专业
  我国森林保护法于1958年成立,其内容比较松散,保护框架借鉴国际森林保护法,因为我国解放前期长期受到日本侵略与战乱的影响,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乱砍乱伐与地下资源的采集,导致了我国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与战乱的影响,对我国森林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影响。因此保护与恢复森林资源成为了未来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学科的主要目的,强化森林资源的使用效率,帮助森林资源建立科学的维护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发展,森林保护专业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保护森林的主力军。森林保护专业的成立与发展是培养大批森林资源保护人才的基地与摇篮,可以帮助森林建立保护区与保护组织,森林保护专业培养的森林保护人员对森林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森林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森林资源的恢复,通常人们利用学术新型发展动力,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理论保护,从实际行动与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强化。
  2.森林保护专业的困境何在
  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实际对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进行了第三次调整,砍掉约 50% 的专业。在1998年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森林保护专业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取消归入林学专业,停止招收本科生。对于从事森林保护教育工作几十年的我们而言,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甚至认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决策是错误的。记得当时沈瑞祥教授曾以非常激动的语气向学生做“告别讲话”时说: “我和杨旺教授是建立和发展森林保护专业的见证人,我也是森林保护创始人和见证人中唯一在岗见证森林保护专业被取消的人,我深信虽然专业可以被合并而停止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但森林保护学科依然存在,森林保护事业永远取消不了,这好比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医生一样”。
  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以骆有庆教授为代表的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师们充分利用国家教委公布的调整后的专业目录,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名义,实际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随后,西南林业大学等相关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当时我们也很兴奋,认为这是“起死回生”了。但事与愿违,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这种名不符实的招生使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学生质量以及招生和分配等出现种种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困难也越来越大。现在看来这种权宜之计在当时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赢得了认真总结思考的时间,但是无法“死而复生”。痛定思痛,使我们更客观地进一步认识到“专业”是国家根据培养人才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发生变化的真谛。应该充分认识到,1997年森林保护专业被合并到林学专业并不是否定过去建立森林保护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表明现在就不要“森林保护”或“保护森林”了,事实上只要有森林就必然要有森林保护或保护森林。只是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人们对森林的要求或依赖的不断提高,就必需有森林医学的理念和理论为指导,由单一的森林保护向森林保护与森林自卫相结合转变。
  3.森林保护专业出路何在
  1958年建立的森林保护专业是在不断充实和调整中发展的。1961年由于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工作分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感到森林保护所涉及的范围太广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就业,因而决定申请改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取消了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课程。然而改革几年后又感到学生如果只懂得一些病虫害防治知识,在工作中不能适应林区基层生产实际需求而充分发挥作用。大约在1963年,又恢复为“森林保护专业”这个名称。这样改来改去始终没有能得到理想的认识和合理的处理,其结果导致1997年被并入林学专业,而且无奈之下又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名义招生。多少年的反复实践使人们一方面认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必要,另一方面又对如何办好森林保护专业感到茫然。
  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一部分人认为,现在林业生产上病虫害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而且防治形势特别严峻,现在可以利用国家教育委员会将对专业目录进行再次调整的机遇恢复森林保护专业; 但是又感到由于当前气候异变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等原因,由各种原因包括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引起的森林疾病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如果沿用过去的森林保护专业培养学生的模式和标准,确实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何况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已经通过多次专家论证后正式将其合并到了林学专业也不无道理。所以想要恢复必需有非常充足的理由才有可能,难度必然很大,此路似乎难通,甚至不通。
  所以,少部分人认为,可以继续用“改名换姓”或“改名不改姓”的“植物保护”或“保护生物学”的专业名称。也可以利用国家教委即将进行调整后公布的专业目录,将计就计寻找有“保护”字眼的、能与植物或森林有联系的专业名称来招收学生,但实际仍然是培养森林保护的学生。然而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其结果也必然还是理不直,心不安,效果差,路走弯,也难通。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可以迎合“森林健康”的理念,把“森林保护专业”改为“森林保健专业”。然而,“保护”和“保健”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保护、保持森林健康。但遗憾的是“保健”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因此也和“保护”一样,同样不能涵盖保证森林健康的全部内涵和手段,所以也会有和森林保护专业这个名称一样的结果。我们认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发展应该随国家对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人们对森林认识和对森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以确保森林健康。这就不仅要求采用各种措施保护森林,而且还应该采用各种措施保持和提高森林的自卫和自我恢复能力。只有把“森林保护”和“森林自卫”系统完整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持森林健康,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美学景观等多种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沈瑞祥,杨旺,周德群.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3):74-77.
  [2]梅汝鸿,王琦,李燕,等.陈延熙教授为植物病理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纪念先师仙逝二十周年[R].2010.20-24.
  [3]沈瑞祥,杨旺,周德群.再论森林保护与森林医学[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31(2).90-94.
  [4]沈瑞祥,杨旺,周德群.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之管见.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08:76-79.
其他文献
在正常情况下,睾丸组织与流经睾丸的血液之间有一个防护层,医学上称为血睾屏障。这一屏障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睾丸;但是很多药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re is
以单台2 MW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power generator,D-PMSG)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风机、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器等环节的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境内大小兴安岭、张广财岭重叠相连。在全境近70个县(市)中有44个山区和半山区县(市),山区面积约26,3668平方公里。崇山峻岭中,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独特的生境条件,造就了林中、林缘和低温草地上的种类繁多的野生浆果植物。  有草本、木本、藤本,多数可入药。果实大小不等,红、黄、蓝、紫俱全,天然色素含量高、营养丰富。以Vc含量为例,每100克家葡萄含Vc0.015毫克,而每1
小男孩的包皮过长,会影响生殖器的发育,甚至会影响将来结婚生育,还可能会出现很多疾病,最严重的会出现阴茎包皮过长,将包皮往上翻很困难,翻上去后里面藏有一些白色的脏东西.
梗阻性无精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睾丸体积正常(大于15毫升),附睾增大和质地变硬,附睾或者输精管结节,尿道炎或者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前列腺直肠指诊异常.在睾丸体积和内分泌正
当前社会迅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育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萌芽。人才的出现得益于个性的发展;课堂生
实验器材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仅仅把实验器材当作教学工具那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通过引导对实验器材设计思路探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
一、社会背景关注留守儿童及民工子女是当下的一个社会热点。近些年,从全国各地来金华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新金华人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逐渐扩展的,投资的作用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上,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是林业产业发展和结构形成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林业资金是推动林业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林业投资规模和方向将直接影响着林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我国林业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和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换之际,这双重转换也有赖于林业投资的有力支持,为此发
为达到培养小学生创新理念和思维,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革新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结合小学生自身学习特点,运用了分层教学和同课异构教学,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