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重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教育方法
  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从理论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研究,就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教学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重视,使得语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主动性不能有效发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思想观念上没有及时转变,这些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很大阻碍[1],如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应用,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不重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
  1.2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将审美教育渗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比较有利。审美教育的融入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的提高,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意味着必须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比较有利,通过审美教育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美感。
  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将改变能力本位及知识本位的现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2],也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和谐发展的需求。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探究
  将审美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审美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语言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汉语言能力是有效的,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体验汉语言的美。老师在审美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进行感受,领会语言的美,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描绘,展开想象,对语言文字的美加以体会。
  第二,为达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老师要注重审美情境的创设。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让学生在审美情境中感受,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诸多美的情境,老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应用,让学生感受这些美,将学生带进这一美的情境中[3],促进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法,老师要详细研读语文教材,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教学目标审美情境。通过对音乐的应用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和教材相关的内容加以呈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美。
  第三,在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时,老师要设计适度的问题。审美教学不能漫无目的地实施,要注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然后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审美教育。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评判能力及感知能力都比较有限,老师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局限性。在审美教学的内容选择过程中,要和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适度地进行审美教育,选取对学生理解比较有利的一面实施审美教育。
  第四,审美教育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老师在审美教育中可让学生朗诵语文课文朗诵,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美的描述。让学生对一些明文名句进行反复朗诵,注重朗诵的情感表达及节奏感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中美的传达理解。理解文章中思想情感的传达,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4]。不仅如此,在审美教育中,为让学生对美有直观的感受,老师还可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对植物及动物的生存状态进行观察,体会到生命的美,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结语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重视,才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审美教学中,会有诸多障碍,老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注重对教学问题的突破,实现审美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生.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7).
  [2]宋宝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审美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6(06).
  [3]侍新元.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8).
  [4]李冀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学刊,2013(21).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母语汉语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成为赢得世界尊重的一张名片。反观语文教学,却对语言文字的关注颇有欠缺。坚守语文本位,应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内化与表达,拓宽语言学习渠道。  关键词: 语言学习 语文素养 语言内化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泱泱中华几千载,悠久文明薪火传。母语汉语以独特的韵味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成为赢得世界尊重的一张名片。  反观语
摘 要: 语文是一门知识涵盖量大的学科。探究语文知识必须找准视点,才能让探究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文章从激发兴趣、精选材料、自主探究、研读文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实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探究 自主意识阅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应当被大力推广,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减少过
摘 要: 新课程下,教师越来越重视朗读,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在课堂上变换各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要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无痕地落实朗读方法的指导,促使小学生在语文朗读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朗读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课堂,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是一个激情涌动的课堂,是学生心灵对话的课堂,是学生自由展示的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幸福课堂 整合 简单 展现  “幸福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机灵、开放、互动的,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又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存在价值的课堂,是师生生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有机统一。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一、幸福的课堂是整合的课堂  语文课堂百花齐放
摘 要: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以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本文就体验式阅读教学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体验式阅读教学 有效构建  一、体验性阅读教学的概况  所谓体验式阅读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某种方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体验式的阅读教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