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分析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问题的预防中应用针药并结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筛选126例产妇,抓阄分成一般组和特色组各6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针药+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产妇产后缺乳预防情况。结果 特色组产妇泌乳开始的时间明显比一般组早,乳房充盈Ⅰ级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比一般组高(p<0.05)。特色组产后24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与一般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产后48h、72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比一般组高(p<0.05)。结论 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气血亏虚型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问题,能够改善乳汁分泌及乳房充盈情况,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率,对产妇及新生儿来说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关键词:针药;中医特色护理;气血亏虚;产后缺乳

引言: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获取营养的最佳渠道和方式,有益于新生儿健康,能够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但是,部分产妇受到体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产后泌乳迟缓或者缺乳等问题,无法及时、充足的为新生儿提供母乳喂养,导致产妇压力增加,影响家庭和谐,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及婴儿身心健康。为了预防产后缺乳,本文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依据研究需求及相关条件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气血亏虚型产妇中选择126例,均为单胎妊娠、足月分娩,产妇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的程序及方法,同意参与,配合良好,排除剖宫产、乳房疾病、乳房整形术、乙肝等不适宜母乳喂养的疾病、畸形新生儿、临床资料不全、无母乳喂养意愿等因素。通过抓阄将产妇分组,一般组63例,年龄22-35岁,平均(28.49±2.46)岁,孕周37-40周,平均(39.12±1.98)周,40例初产妇,23例为经产妇。特色组63例,年龄23-36岁,平均(29.13±2.50)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7±1.93)周,39例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分组合理。

1.2方法

一般组予以常规护理:①产前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宣传册、录像、口头说明等方式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正确方式,比如喂奶的频率、喂奶的姿势、乳房的清洁与保护等等,对产妇的疑问耐心解答,保证每位产妇均能听懂、学会相关知识,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1]。②产后护理:婴儿娩出半小时内,护士指导产妇用正确姿势喂养新生儿初乳,先用一侧乳房喂养,吸空后,再换另一侧乳房喂养,喂养时间约30min。如果乳房未被婴儿吸空,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排空乳汁。同时,饮食方面,要为产妇提供营养丰富、容易吸收、利于开奶的食物。此外,注意产房内环境的护理,比如卫生要洁净、屋内要安静,让产妇能够好好休息,保持平和的心态。

特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①针刺:将刺针(毫针,大小:0.35mm×25mm)进行消毒,选择膻中穴,以平刺的手法入针8mm,选择下、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关元穴以及气海穴,以直刺的手法入针10mm,选择双侧少泽穴,以浅刺的手法入针1mm,得气后,予以提插捻转补法,留针时间为0.5h,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7d[2]。②中药内服:选择中药剂“养血生乳汤”,取黄芪30g,党参20g,熟地黄、王不留行及麦冬各15g,白术12g,当归、穿山甲各10g,加水煎煮,取药液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从产妇产后第2d开始,每日用药1剂,连续7d。③药膳:结合产妇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药膳调理方案,比如当归炖猪蹄等[3]。此外,还可以多食用鳝鱼、红枣、花生、乳鸽等补气养血的食物。

1.3指标观察

泌乳开始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充盈度:乳汁充足,喂养后婴儿可安心入睡,为Ⅰ级;喂养后,婴儿出现咂嘴唇等动作,仍有吸允欲望,为II级;喂养后,婴儿吸允欲望强烈,哭闹,为Ⅲ级。血清泌乳素水平:应用IMMULITE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对产妇产后这一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为24h、48h、72h三个阶段。

1.4统计分析

审核数据确认无误并分类,用SPSS20.0统计,时间、水平均以(`x±s)表示,t检验,率以(%),x2检验,在p<0.05时,判断差异显著。

2、结果

2.1泌乳情况:相比一般组,特色组泌乳开始的更快,乳房充盈Ⅰ级率更高,喂养成功率也更高(p<0.05)。见表1。

2.2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24h,两组指标差异较小(P>0.05),产后48h及72h,特色组指标要明显优于一般组(p<0.05)。见表2。

3、讨论

产后泌乳会受到产妇激素水平、情绪、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中医角度分析,缺乳的主因是气血亏虚。常规护理对产后缺乳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没有对机体进行科学的调理,因此效果不太理想。针刺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调气通乳、益肾补气的效果。中药剂中黄芪可起到补气作用,当归可以补血,党参也有补气血之功,还有白术能够健脾,熟地黄、麦冬等可以滋阴,综合配伍,能够补气养血、通络下乳。另外,中医中还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因此通过食疗也可以起到均衡营养、促进泌乳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能够良好的预防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有效改善产妇气血,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垚, 傅金英.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临床体会[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6).

[2]孫小慧, 李志远, 杨梦环,等. 产后缺乳辨治经验[J]. 陕西中医, 2020, 41(1):3.

[3]许丹虹, 陶莉莉, 俞楚仪,等.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有效性的Meta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v.15(05):43-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对血清HBsAg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的高血清总间接红素新生儿80例和高直接胆红素成年患者80例,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HBsAg测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高速离心和蓝光照射等处理,观察其复测结果有无变化。结果:成人组血清HBsAg检测均为阴性,无假阳性或假阴性。新生儿组中10例血清HBsAg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其中2例经高速离心后检测结果为阴性,6例经高速离心和蓝光照射后转阴,另外2例上述处理后测定
期刊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乳前牙应用透明冠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龋齿患儿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80例,对这80例龋齿患儿以随机分组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采取去腐直接复合树脂填充进行治疗,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40例患儿,另外一组则采取透明冠技术复合树脂进行填充治疗,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该组同样有40例患儿;之后对两组患儿的修复成功情况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牙齿修复成功概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病理干预中,常规艾灸干预基础上增加使用温灸刮痧干预措施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限定本院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阶段在院行治疗干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计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常规干预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样本,温灸刮痧配合艾灸干预的59例患者为纳入干预组,分析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有效、显效总占比高于对照组同项数据,(P<0.05);干预组治疗前VAS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随着时间延长,组间数据差异越来越大,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P
期刊
摘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及手术因素往往会留置各种管道,所以也很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现象,由此也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极大不便,更为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防范策略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研究,基于此本文特针对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把关的原因及防护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原因与对策;综述非计划性拔管具体所指的就是导管意外脱落或病人在未经医护人员许可的前提下私自将导管拔除,同时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治疗或护理工作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对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67例研究样本(即: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入院的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循证组(n=35,循证护理)和对照组(n=32,常规护理),观察术后恢复疗效,对比满意度、VAS分值及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后,循证组住院(15.62±3.41)d,比对照组短,骨折(4.51±1.20)月愈合,术后(12.30±2.55)d下床,比对照组早,满意度(95.18±4.57)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2.86%,VAS(3.01±1.24
期刊
摘要:现阶段的护理服务相较于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动,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完成了人性化的转变。礼仪是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此护理礼仪教学在现阶段得到了更高的重视,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提升护理礼仪教学的效率成为了各方争相热议的话题。体验式教学就是护理礼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尝试,因为护理礼仪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具体的体现,所以体验式教学有着极高的适配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具体流程以及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具体开展途径。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护理礼仪教学;应用引言: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
期刊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射频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免疫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随机在我院抽选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入院时间的范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射频治疗,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免疫炎症相关指标和氧化应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实验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封闭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挑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利用一般护理方式干预,研究组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六小时、十二小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方式有助于减少患者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推动
期刊
摘要:现阶段的护理服务相较于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动,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完成了人性化的转变。礼仪是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此护理礼仪教学在现阶段得到了更高的重视,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提升护理礼仪教学的效率成为了各方争相热议的话题。体验式教学就是护理礼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尝试,因为护理礼仪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具体的体现,所以体验式教学有着极高的适配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具体流程以及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具体开展途径。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护理礼仪教学;应用引言: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
期刊
摘要:目的 试论突出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期间的应用价值。方式 随机划分100例患者为2组(对照组50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与基础性照拂;观察组50例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对比。结果 心理状态改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表1:1.2研究所用方式对照组: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基础上不给予特殊干预。观察组:①为使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达到预期目的,护理人员应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即运用观察法、交流法来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并明确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内、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