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不得劲”现象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mm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去外地学校考察交流太极拳社团时,听到一些学员说起自己在太极拳练习中感觉“不得劲”,这里所说的“不得劲”是指不顺畅、不舒适、提不起兴趣等练拳感受。其实每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过程中都会反复出现“不得劲”的现象,反复的时间周期有时短一些,有时则会长一些。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分析原因,正确面对,并高度重视。
  第一,择师不明,练法不当
  迈好太极拳习练的第一步,对我们今后学好太极拳至关重要,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因此选择怎样的师傅把我们领进太极之门,就显得非常关键。只有在一开始奠定好太极拳的入门基石,太极爱好者才有能力完成后面的自学、自悟、自修,进而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就,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现在一些学校,为了开设社团活动,随意地请一位会打太极拳的人,也不了解这会打的“师傅”自己打得好不好,懂不懂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一来二去,不但没有向社团学生传授太极拳精髓,反而使学生养成了不少坏习气,以后想改也改不了,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学生甚至把身体某些部位练坏了,特别是膝关节练坏的还真大有人在。即使有的太极拳老师个人技术很高,但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一样教不出出类拔萃的徒弟。在这些“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练拳,不是感觉索然无味,就是练得关节疼痛,当然是越练越“不得劲”。
  因此,作为学校,选择校外辅导员一定要慎之又慎。宁可选择打拳水平看上去一般,但是徒弟打拳个个有模有样的师傅,因为我们选的是教练,不是运动员。最好能请到那些不仅有技术含量,而且有学术含量的校外辅导员老师,因为太极拳本身是个复合学科,除了技击,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内涵,比如阴阳辩证哲学、医学、力学、人体解剖学等等,乃至养生学、佛学。如果遇上了博古通今、文武双全的太极大师,那自然是三生有幸,在这样的大师指导下习练太极拳,孩子们必定有学不完的理法,哪里还会有“不得劲”的时候?
  第二,身体不舒,心生厌倦
  当今社会,节奏快,诱惑多,很多人都像是被“上了发条”,除了工作就是应酬。别说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坚持,就是能隔三差五静下心来习练太极拳的人也实在是少之又少,更何况在长期的习练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及身体疾病问题。因此,一些学员在遇到病痛后,或者没有体会到太极拳带来的明显益处时,往往会在心里产生厌倦感,这样就失去了坚持的动力,练着练着就感觉“不得劲”,半途而废也就在所难免。
  笔者从事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已近十年,吸收学员有两个规定:一是决定向本人学太极拳前的两个星期,每天早晨,不管晴天还是雨天,按时到指定地点看本人打拳半小时以上;二是看了两个星期后,确认本人打的太极拳是值得学习的。作出这两个规定的目的是考验学员有没有学太极拳的恒心和毅力,人品好不好。对于太极拳爱好来说,拳架习练是长期、艰苦而又寂寞的过程,太极文化的领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登峰造极,先有苦才有甜,在一场场放弃与坚持的选择中,经历一次次蜕变后坚持下来的,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缺少的不是个人体质和领悟能力,而是人品和毅力。不学拳能够坚持看两星期的人,不仅喜欢,甚至是痴迷了。两星期后,确认你拳打得好的人,一般不会朝三暮四。有这样的人品和毅力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时时处处寻找太极拳带给自身的变化和乐趣,一定不会心生厌倦,能自始至终学好太极拳。
  第三,偶遇瓶颈,有待质变
  太极拳论有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可见着熟、懂劲、神明,是太极拳修练的三个层次,而且必须经过经年累月的苦练才能贯通。从事太极拳普及推广的人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初学者满怀信心地来学太极拳,三、四天下来会发出感叹“看看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做起来很轻松简单的动作,自己学起来竟然这么不协调?”说明要想做到“着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懂劲、神明” 层次的修练了。太极拳修练到不同的阶段,会自然而然出现“不得劲”现象。一是初学时动作生硬,不自然、不协调,无法做到重心移动与四肢动作的一致性,这就是“着熟”阶段的瓶颈;二是盘拳走架三五年后,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在做某一招式时突然感觉有那么一丝不畅通,但又说不清,道路不明,这是“悟劲”阶段的瓶颈;三是在外人看来动作已经如行云流水,自己感觉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舒适无比,但难免为外界的一动或内心的一念左右行拳时的气息,以致无法一气呵成,即无法体现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拳人合一的太极整劲,这就是“神明”阶段的瓶颈。
  对于这三个瓶颈的突破,除了自身的勤学苦练和天赋外,也有一些机缘的成分。“着熟”阶段瓶颈的突破没有捷径,唯有时间和量的积累,拳谚曰:“太极十年不出门。”古代专业学拳的人,整天泡在练功场上况且要经过十年才能出去走江湖,更不用说我们现代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拳方式了,如果不天天坚持,估计一辈子也别想“着熟”了。“懂劲、悟劲”阶段的突破有人说要通过推手的练习才能成功,笔者认为推手练习只能“放大、强化”劲,而真要“懂劲”还得认真盘拳架。太极名家郝为真先生生前说自己习练太极拳时有三个层次的意境,其中第二阶段“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如泅者浮游于水中,能自如运动。”郝先生不愧是大家,不用推手也能懂劲,只是把盘拳走架的劲“放大、强化”到了水中,说明我们练拳者既要能“听”到空气的阻力,又要能利用空气的浮力,这样才能自如运动,连空气的阻力和浮力都能“听懂”,就不怕“听”不出人的用力了。
  笔者“悟劲”阶段的突破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因外婆去世,连续熬夜,身体劳累,拳友跟往常一样想把我用劲发出,可我无心接力,一听对方来劲,我即引之、化之,拳友大概被逼急了,用全力向我发放,我以脊椎为轴,向右微转,左手一捋,左臂一挤,拳友一个踉跄跌倒在斜前方的水地里,弄得一身污泥。此后,我就只听对手劲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劲力撤回时的快慢,即“听”懂空气的阻力和浮力,也算得上步入了“懂劲”的阶段。至于“神明”阶段,笔者自己也尚未突破,不敢妄加戏说,但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增强定力、放空自我,如果能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境界,就不会被外界和内心的一动一念所左右了。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的生态课堂,实现优质高效教学,我们必须以生态的视野,从人的认知领域,生命权域出发,彰显生命的本色,凸现课堂丰富的人文关怀。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教育实践,就如何在“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生态课堂下行之有效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讨
期刊
故事是孩子的最爱,从听故事的活动中,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爱的能力。而亲子阅读日记就是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故事后,记录下阅读过程或感受的文章。可以是亲子间就故事中的对话、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书的情景、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问题……把这些记录下来,加上各自的心理活动就差不多了。亲子阅读是我园的一个特色活动,家长和孩子是亲子阅读的实践者,老师是亲子阅读的指导员。亲子阅读的深入开展离不开老师不断的悉心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大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在这种形势下,综合考虑环保、经济、社会及化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具有全新理念的“绿色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化学的理想是把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染预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但学生对在生活中、化学实验中所造成的污染没有充分的防备意识,更没有想过如何防止这些生活中、化学实验中的污染。因此需要在课堂中结合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自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既能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又能对自身能力表示自我肯定。对于幼儿来说,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是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前提,更是建立完美人格的基础,因此,培养幼儿自信心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众多研究发现,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并勇于在活动中试错、锻炼;相反,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往往孤独、不善于表现,不敢尝试参与各种活动。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
期刊
一、目标呈现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初步感知平移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找出平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
期刊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幼儿 良好情绪 情绪调控  据观察,在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幼
期刊
[摘 要] 由于物理课程的学习难度较高,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为了保证物理教学质量,急需要对物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有着优良的教学效果,两者结合一定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帮助。本文就将论述思维导图在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应用,希望会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些许支持。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实践教学 应用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是一种极简单却
期刊
[摘 要]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汉语言的精华,也是我们小学生丰富而宝贵的词汇库。低年级成语教学时应联系课文实际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纽带。  [关键词] 低年级 成语教学 感知 理解 运用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词汇积累是个大工程。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汉语言的精华,也是我们小学生丰富而宝
期刊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初一学生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第一,在知识目标上,《标准》规定,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应“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我们要了解历史人物,就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因为历史人物的活动一定要由历史事件来表现,历史事件必定是历史人物做出的;要了
期刊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致力于园本课程的建构,因而,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了大家研究与实践的课题。而开发利用园本课程资源是指寻找一切与儿童生活相联系且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能够恰当地加以利用。它对于创建幼儿园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园本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来源于园外广阔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和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
期刊